騰訊百度快手齊上陣,為什麼還是幹不掉今日頭條?

騰訊百度快手齊上陣,為什麼還是幹不掉今日頭條?

可是,今日頭條似乎還是越戰越強,並沒有被打壓下去的跡象,這又是為什麼呢?老冀這裡純粹從商業競爭的角度,試著做個解讀。

騰訊百度快手齊上陣,為什麼還是幹不掉今日頭條?

咱們現在說中國互聯網最新崛起的三小巨頭TMD(今日頭條、美團點評、滴滴出行),其實今日頭條和另外兩家是非常不一樣的,那兩家更多的都是O2O模式,與線下結合得非常緊密,需要做大量的地推去連接餐飲店、酒店、出租車公司、汽車廠商。今日頭條不需要,它做的就是內容分發平臺,媒體、自媒體、網紅在上面發佈內容,然後通過算法將內容推送給用戶就可以了,其實就是個線上的內容和流量的生意而已。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內容和媒體業務一向都是被互聯網巨頭忽視的業務。自從BAT崛起之後,門戶網站衰落,各大互聯網公司的媒體業務就都成了邊緣業務——幾乎所有互聯網公司的媒體部門都是待遇最差、最不受待見的部門。

AT兩大巨頭也是如此,騰訊負責內容的OMG是最弱勢的部門,阿里大部分的內容業務如優酷、UC等都是收購過來的,並不太重視。過去幾年裡,AT兩大巨頭將很大的精力都放在了爭奪線下流量方面,在互聯網出行、外賣、共享單車等領域大打出手。打來打去,最後TMD當中的美團點評和滴滴出行都站隊騰訊,並且在騰訊大量線上流量和用戶的補貼下壯大起來。

趁著這個市場縫隙,並沒有站隊BAT任何一家的今日頭條卻從夾縫中成長起來了。

抓住了內容這個牛鼻子,又發展了自己的核心技術,難怪今日頭條如此抗打。

騰訊百度快手齊上陣,為什麼還是幹不掉今日頭條?

如今,今日頭條在內容領域一路打下去,先搞定了圖文內容,接著又把短視頻拿下,直播也已經不在話下,下一步也許會直接進攻長視頻了。在今日頭條看來,凡是跟內容相關的領域都要拿下,只有佔領用戶足夠長的內容消費時間,才能構建足夠強大的競爭壁壘。

從今日頭條的崛起來看,其實中國互聯網的創業機會還是挺多的。就是這麼個看起來很傳統的媒體平臺和內容分發領域,竟然還能夠再崛起一家今日頭條這種量級的巨頭。

因此,關鍵還是一看定位,二看團隊,三看技術,三者如果都有了,再加上抗擊打能力足夠強,就仍然有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