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辩不赢敌国使臣,皇帝:找个文盲对付他,结果辩倒敌使

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很多很有辩才的大臣。其中,比较著名的可能就是苏秦、张仪。他们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为自己的国家争得了,一些利益。没有费一丝一毫的兵力,可以说是这方面很厉害的人物。到了宋代的时候。赵匡胤却出其不意,用一个文盲去当使者,结果却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大臣们辩不赢敌国使臣,皇帝:找个文盲对付他,结果辩倒敌使

当时宋代想要攻打南方的南唐,李后主就派出了徐铉这个人,来出使北宋。因为徐铉这个人十分的有学问,名气很大,宋代就没有人敢主动请缨和他对战。赵匡胤就很郁闷,于是他就让自己的宰相,找了十个侍者过来。这十个侍者都是目不识丁的奴才。丞相把他们十个人的名字写在纸上,赵匡胤就随便勾选了一个去和徐铉谈判。被选中的这个人心里就在犯嘀咕,我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皇上会派我去完成这件大事情?最后他把徐铉接到了,徐铉这个大学者,一看对方来人了,就想表现一下自己的才能。于是就引经据典,议论时政,滔滔不绝的讲了很久。不过看着旁边儿来接他的这个人,一点表情也没有,心里就打了退堂鼓,莫非这个人有一些很大的来头才能如此稳重。就在接下来的几个行程当中,徐铉一直在跟这个侍者讲,但是这个侍者还是那一副表情。经过这几天的沉淀,是谁也不想再说话了,也没有再继续发表他的言论。很多有学问的大臣都辩不赢的徐铉,就这样被一个普通的侍者给打败了。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南唐被宋军所破。当时,宋军打到长江的时候,李后主竟然还在和自己的大臣们饮酒作乐,这样的君主怎么会治理好国家呢。

大臣们辩不赢敌国使臣,皇帝:找个文盲对付他,结果辩倒敌使

当然,其实这也是一个偶然的情况,徐铉是南唐名气很大的一个学者,他少年成名,在十岁的时候就能写得一手好文章。甚至于后来徐玄寒参与修订了“说文解字”,还有“文苑英华”这两部书。当时他还和两位姓徐的人并称为“三徐”。所以在文学上是有很大的成就的所以李后主才会派他来,参加这场辩论。不过即使你学问再高,碰到一个什么也不懂的人,那你就没有办法来施展了。

大臣们辩不赢敌国使臣,皇帝:找个文盲对付他,结果辩倒敌使

从这方面也能看出,赵匡胤这个人的确是读足智多谋。

大臣们辩不赢敌国使臣,皇帝:找个文盲对付他,结果辩倒敌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