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2018年的高考生,我有七句锦囊送你

1

高考能决定人的命运吗?

高考只是中国绝大部分学生有限人生中必须经历的一个最大挑战而已,和你以后将要经历的人生相比,高考不是最容易的,但也不会是最难的,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因素很多,高考结果顶多算是其中之一。

高三学生以为人生最最可怕事情的高考;大学毕业生以为人生最最可怕的事情是找工作,职场新人以为人生最最可怕的事情是买房结婚。其实父母得让孩子明白人生的不同阶段要面对不同的挑战,高考不是终点,是另一个起点。

高考成绩不好,你也没出局,你的未来,路一样才刚刚开始,别以为自己已经输光了底牌。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能坚持到最后的人才完整。

我们太多父母让孩子觉得高考决定自己一生命运,在中国的高三学生中,很多人越接近高考,越心理恐慌,因为所有的人都告诉他,如果你上不了大学(或者是好大学),你的未来就是梦!

有的家长父母不服气,会说:人生的路很长,可是关键的只有那么几步,高考当然就是现在最关键的一步,能走错吗?

我们现在社会太功利,家长也功利,读书时喜欢用分数去衡量一个人的潜力,工作后喜欢用金钱去衡量一个人的潜力。

不管怎样,人的命运是自己所有时期选择的不断累积,不是某一次选择的结果。

希望所有的家长父母都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不把高考在战略上看得太重,也希望所有的考生都清楚,特别是落榜生,只是高考落榜而已,不是人生从此暗淡无光。

高考分数不能决定你的命运,但可以决定你读书要花多少钱。

比方说,一流大学拥有相对最低的学费,最多奖学金和助学金体系。

2

没有上一本线,我能通过关系上一本大学吗?

很多家长知道自己孩子成绩不好,就想花钱走关系上一个好大学。

比如没有上投档线,例如只有二本的分数,想通过关系搞到一本,行不行?

一般而言,如果有人说行,这一定是遇到骗子了。这种门路对99.99%家长而言,不要指望。

道理很简单,如果你不是很有钱,如果你不是很有背景,好门路是不会留给你的,你竞争得过那些很有钱很有门路的家庭吗?

今天的高考录取规则是,你的分数必须上线,才能调档被学校招生人员看到,招生人员是严格按照从高到低录取的,肯定会出现有的学生报考的多,录取少的情况。

但也会出现有的学校报考志愿不够,可以有降分再次填报志愿补录的机会,不过学校牌子往往不好;

有的学校知道自己生源不好,可以比规定投档分数线下降10分录取。

原来有的城市大学有本市生源建设生指标,可以降10~20分录取。

及时了解这些当地或当时的招生政策,是可以有一点机动选择余地的。

高考分数上线不代表肯定有书读,分数没上线也不代表没有大学的书读,你可以读自考。

3

什么是大学?

什么是大学,好象这不应该是一个问题。

有人说大学必须有好的硬件,好的软件,结果中国大学一个比一个“大”!

其实在发达国家最知名的大学都不是靠面积大出名的,世界顶级大学不是因为有高楼,而是因为有大师,有大师处,就有大学。

当年老北大硬件和现在能比吗?谁都晓得五四时期的北大多辉煌!当年的西南联大为躲避日本人轰炸,连教室都没有,但为国家培养了多少人才!

在中国,树粗的大学,说明他有年头,有年头的大学,往往有大师;在中国,硬件好的大学,说明他有钱,有钱的大学,往往能请到好老师。

去大学里认识大师,大格局的人,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我觉得这才是大学之大的价值。

4

读大学为什么?

很多人说读大学的目的很简单,中国社会认文凭,不是为混张文凭,用这块敲门砖去就业吗?

有的学生告诉我在大学要好好玩,把高中没过瘾的项目都弥补上。

有的家长告诉我说现在的孩子都是“穷人家孩子富养了”,打小就没吃苦,你以为我们不清楚不送这些独生子女读大学做白领,让他做工人,当兵,做服务生,父母心里不情愿,小孩自己也做不来。

有的高中老师也清楚,这些孩子除了会读书,也许书都不会读,其实什么都不会。老板只要能帮老板赚钱听话的人。你不进入大学历练四年,学点本事,找到在社会做人的一点感觉,直接去就业,哪有单位要呢?

有用人单位主管给我说,中国大学生,不管是什么学校毕业的,不管是什么文凭,由于过度扩招,质量下滑很大。现在是想要的大学生没有,不想要的大学生一年有500万!

其实读大学,拿文凭,学本事,练交际都是必须的,但这还远远不够,假如花费那么长时间和那么多金钱,只是为了拿一个贬值的文凭,这大学读得没价值。

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五四”运动最有价值的不仅仅是提出“民主和科学”,而是希望每一个青年都能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在王国维纪念碑上提出的这句话,应该值得我们每个青年人深思。你的孩子可以不去上大学也生活得很好,但你的孩子将来的幸福,一定取决与他有没有独立的判断能力。

将来进了大学,是就业,考研,公务员,出国,还有专业取舍,爱情伴侣,做父母的可以提供建议,但无一不需要孩子的自我判断能力。

你获得文凭这张纸不能说明什么,如果没获得这张纸肯定能说明问题。要学会独立思考,自主行动,摆脱依赖,实现自我,这比得文凭更难。

5

好大学不如好专业?

假如有两种选择:

A、好不容易挤进一个所谓好大学,但读了一个相对难就业的专业。

B、读了一个不出名的学校,但学的东西对路,适用社会,好就业。

你选择哪个?这可不容易轻易决定。

人生的任何选择,本质上是一种概率,不是一种结果。你选的路,你好好努力,就会增加你最后成功的概率。

说到选专业,和你将来做这个方向,也是一种概率。

我毕业后,了解和统计了很多朋友的工作,也了解很多其它人经历,我发现:

l 基本上高三学生根本就没真正了解他报读的专业,那是他自己想象中的专业。

l 至少30%的学生是“被录取”的,不是被他报考的专业录取,是被调剂来的。

l 很多专业名称很好听,实际上很难就业,不过是看上去很美而已。

l 绝大部分大学新生在入校前,不知道进校可以提申请就可以换专业的事情。

l 我觉得很大部分人现在从事专业不是他大学所读专业,甚至连行业都不搭界。

l 工作后专业是什么不重要,在大学期间有无培养独立自我学习能力最关键。

做这个统计我是想告诉各位家长,好专业当然是好事情,但一个人的未来不是靠一个好专业去保障的,这不是根本,我在大学当老师,听到很多学生以不喜欢这个专业为借口不好好学习,荒废学业虚度青春,深感痛惜。

6

如何正确的理解专业?

普通人家给孩子选专业,我觉得逻辑是:

第一原则:毕业后好找工作;

第二原则:家里有行业人脉;

第三原则:符合自己的爱好;

大部分人是按这个顺序思考的,但是很多人以为专业一定要自己喜欢,我觉得这是误区。

什么是专业?专业是将来到社会让你可以拥有生存的一技之长的东西,不等于是你的爱好。

要知道,对这个社会上95%的人来讲,把自己的爱好当工作都是一种奢望,比较现实的选择是爱上你这份工作,越做做好,越做越专业,最后你找到职业成就感,认可了你的专业。

不要依据所谓“爱好”选报专业,没有经过考验的爱好不是真爱好。

所谓“好”专业,是指将来最可能利用你家庭人脉资源的专业。

没有背景的人,选择一门有相当艰苦技术含量的专业,将来总可以靠它吃饭。

7

高考完怎么办?

高考结束,孩子有了一个悠长的假期,很多家长安排孩子去旅游,都很好。

我有三个建议:

【1】建议孩子抓紧学一样未来在大学一定用得上的技能,比如演讲沟通表达、比如OFFICE(Word/PPT/Excel)技能、比如独立生活能力......

【2】建议孩子在暑假学习一样才艺,不管是朗读、写字还是音乐,多一样技能,在大学就多一样沟通的渠道。

【3】建议孩子在暑假多看一些好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