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为何能成功拿下暑期档古装首发?

《扶摇》为何能成功拿下暑期档古装首发?

2018,无疑是国产古装剧的水逆之年。

荧幕上,2018的上半场鲜有看到古装剧的身影;电视节上,第24届上海电视节不但关于古装剧的展销寥寥无几,摘得“白玉兰奖”的也仅有一部《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

然而,这一波的严管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中国影视圈的跟风浮躁已然是不争的事实,总局的每一次出手无一例外的都是某一类型剧已然到了乱象成灾的地步,但这并不代表着总局与平台对该类型剧一棍打死的极端封杀,而是对其品质、对其导向,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

《扶摇》为何能成功拿下暑期档古装首发?

作为今年古装电视剧暑期档的首发,6月18日,《扶摇》台网同步正式开播。那么,《扶摇》为什么可以率先播出呢?

本次上海电视节“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论坛上,柠萌影业创始人&总裁苏晓介绍了柠萌系列作品在讲好中国故事之上的理解与探索,旗下出品的《好先生》在十几个国家播出,《小别离》被翻译成多国语言,目前正在蒙古热播,而《择天记》在Youtube上播出后,已经被喜欢的观众自发翻译成十三国语言。而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还要根植于向国人讲好中国故事之道,创作过程中“讲导向、正能量、现实主义”的这根弦需要时刻紧绷。

除了主创的意识、团队的护航外,理解本剧能够顺利在暑期档台网联播拿下暑期档首发,还要更多地回归到剧集本身。

人设的正能量

《扶摇》为何能成功拿下暑期档古装首发?

扶摇是《扶摇》本剧的女主。

她本是一个出身底层的平凡少女,幼时投于太渊玄元剑派门下,因地位低下饱受师门鄙弃。生而平凡却不甘于平凡的扶摇为打破命运枷锁,在畋斗赛初露锋芒后选择走出玄元山,开始踏上寻找自我和维护正义的五洲历险之旅。在途中她与长孙无极相爱相伴,合力平息了太渊内乱,为守护百姓安宁孤身守城勇往直前,逐渐揭开自己的身世秘密。

从小说到电视剧,为了让扶摇这个角色更合乎“讲导向、正能量、现实主义”,剧方做了两大重要调整:

一. 弱化玛丽苏套路。近些年,大女主戏成为古装剧中份额极高的一种类型,看似宏大的世界观中实则老生常谈地包裹着千篇一律的“所有男性都爱我”的玛丽苏套路,而在《扶摇》中,剧方则有意识地规避这种拘泥于情爱纠葛的大女主套路,弱化“众人只爱女主”的情节,而走出这个不断给女性观众制造不切实际的虚拟幻像,便是贴近现实主义的第一步;

二. 强化普通人属性。和绝大多数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一样,扶摇既出身寒门,又没有异禀的天赋。观众将在剧中看到的,是一个倔强的、要强的、不轻易屈服的人物的成长之路。虽然,《扶摇》为古装题材,但从主人公扶摇的个人成长、独立意识之中,却能看到当下的现实主义色彩——这种色彩,甚至是超乎于性别之分的,是一个阶层流通不固化的良性社会中,具有普世色彩的精神力量。

题材的正能量

《扶摇》之所以能够成为今年暑期档率先实现台网同播的古装剧,第二个重要因素便是这个故事从微观层面到宏观层面,都是一个足够正能量的剧作题材。

《扶摇》为何能成功拿下暑期档古装首发?

首先,关于个人。

诚如上文所言,《扶摇》展现的是平凡人如何在艰难险阻中自我发觉、自我成长。所以,这部剧首先是一个有自我、有抱负、有信念、有灵魂的人物的个人成长史。

其次,关于关系。

相较于近年我们所看到的许多古装剧把过多笔墨放在多重男女关系的爱恨纠葛上,《扶摇》所展示的是男主与女主相互成就、相濡以沫的故事。在这段关系中,扶摇从一个平凡女子变成一代女英,长孙无极也从天权国太子蜕变成一位心怀天下的君王。

什么是该在中国荧幕上发扬的正能量的情感关系呢?

绝不是关于男性或者女性你争我夺的一地鸡毛、关于争风吃醋的小家之气,一段健康的、向上的、正能量的情感关系,应该是彼此给彼此予以臂膀与力量,彼此带着彼此扶摇而上,互相成就更好的自我与对方、互相给予更广的世界与眼界。所以,这又是一部关于正能量爱情关系的成长史。

《扶摇》为何能成功拿下暑期档古装首发?

再次,关于理想。

《扶摇》之所以显得格局开阔、宏大,便是在个人与关系之外,还有一层讲导向、正能量的理想追求。

如果说不服输,越要打压越要变强,是扶摇一开始踏上五洲历险之初,所秉持的质朴信念,那么当整座城市都背叛和出卖她时,她依然不弃忠诚——“如果要我放弃忠诚苟活,那我宁愿死”;也不失勇气——“以我一人之死,换天下人之生”,则是她在一路的历险与成长中,逐渐肩负起的关于五洲苍生的责任感,是真正从“小我”升华到“大义”的理想追求。

从去年到近年,一部一部主旋律题材作品大火,伴随着中国国力扶摇而上的,也是国人对强化其民族认同的优秀作品。而传递这种主流价值观情怀的作品,不仅仅应该存在于现实主义的军事题材中,它应该全方位的开花结果,渗透到每一个题材的精神内核中,这样,中国的文艺事业才能百川归大海地共同完成主流价值观的建构。

《扶摇》为何能成功拿下暑期档古装首发?

而《扶摇》作为一部正向积极的古装大剧,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它在兼顾了古装剧美轮美奂的中国传统美学、兼顾了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之上,传递了不懈怠、不畏难的赤子之心,这无疑是更有国民渗透效率的“软性主旋律”。

内核的正能量

柠萌影业副总裁、柠萌悦心CEO、《扶摇》总制片人杨晓培表示:“一个故事最终打动人心的,还是在于它的故事内核,是不是能和观众产生强共鸣的化学反应”;“在古装剧的创作中,我们要做到既要有人文情怀,有情感折射,还要具备戏剧张力,同时要在整部剧中传递当下的价值观。”

无论是上文所说的,人物有正能量或者题材有正能量,最终反应的仍是在内核上有正能量、有引导力。

在《1号学术|胡智锋:引领力,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核心诉求》中,胡智锋教授与杨乘虎教授提出:“对影视文化软实力而言,引领力指的是影视文化所产生的一种价值认同与引导”;“面向国内外的影视受众,通过富有文化内涵、真实可信的鲜活形象,赢得信任,激发共鸣;借助富有感召力的价值观念,引发不同国家、海内外受众的兴趣,产生好感”。

《扶摇》为何能成功拿下暑期档古装首发?

从IP基础、艺人结构、剧集品相来说,《扶摇》都必将是一部在中国大众特别是年轻观众中会产生极大传播效果的剧集。而随着本剧传播力发酵的必然是本剧引领力的展现:

首先,关于顽强人格的引领。扶摇在一次一次挫折面前,屡战屡挫、屡挫屡战,终于战胜自我、战胜困境,它向青年观众传递的便是这样一种锲而不舍终能羽化成蝶的人生信条。

其次,关于正向关系的引领。一方面,对于爱情关系,《扶摇》引领当代年轻男女要去建立互相成长型的健康关系;另一方面,对于其他关系,《扶摇》也引领观众要以忠诚、信誉、正义作为相处之道。

其次,关于理想追求的引领。扶摇历经一路历险,培养出了信念感与使命感,肩负起五洲苍生的责任。在小确丧逐渐抬头的当下,这种有血气、有格局的赤子之心,正是当代年轻人所需要的信念与勇气、意识与担当。

而这,或许才是《扶摇》能够暑期档首发的真正原因。

《扶摇》为何能成功拿下暑期档古装首发?

1号结语

虽然,《扶摇》实现了暑期档的首部台网联播,但这并不意味着总局此后对古装剧的监管由此放开。

相反,我们需要从《扶摇》成功实现台网联播总结与预测后市国剧市场应该如何做,才能规避大面积的积压与折损。

首先,关于不做什么。往后,只有腹黑宫斗、修仙打怪、无脑小情小爱的剧集,1号预测,无法支撑起能够过审的标准。如今限制较大的还只是台,但随着台网同标逐步施行,没有格局、没有导向的古装剧甚至连网的出路都可能面临困境。

其次,关于要做什么。此后,如何让古装剧在人设上、题材上、内核上,更讲导向、正能量、关照现实,既发挥出古装剧的传播力的优势,又能够起到现实主义引领力的价值需求,1号预测,这才是市场与政策都会喜闻乐见的“新古装时代”。

《扶摇》为何能成功拿下暑期档古装首发?

《扶摇》为何能成功拿下暑期档古装首发?

《扶摇》为何能成功拿下暑期档古装首发?

《扶摇》为何能成功拿下暑期档古装首发?

《扶摇》为何能成功拿下暑期档古装首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