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真实的关羽有多厉害?

一个人的历史


正史里记载关羽的,最权威的莫过于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在《三国志》的“关张马黄赵传第六”中,对于关羽有如下记载:

出生入死,亲如兄弟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是河东郡解县人。刘备在家乡招集兵马,关羽和张飞共同为他抵御外来欺侮。刘备任平原相,以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头统领军队。刘备和他们两人睡则同床,情谊好像亲兄弟一样儿。


而在大庭广众的时候,他们两个都在刘备身边整天侍卫站立,追随刘备到各地去,不怕艰难险阻。刘备杀死徐州刺史车胄之后,命关羽镇守下邳县城,代理下邳太守职务,而自己则回到小沛。

义不降曹,各为其主

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刘备投奔袁绍。曹操活捉了关羽回去,拜关羽为偏将军,给了他特别优厚的礼遇。袁绍派遣大将颜良在白马进攻东郡太守刘延,曹操派张辽和关羽为先锋进击颜良。关羽远远望见颜良的旗帜和伞盖,扬鞭催马冲入万军之中,将颜良斩杀,割下他的首级回来,袁绍手下的众将没有人能够抵挡得住他,从而消解了敌军对白马的包围。曹操立即上表,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起初,曹操认为关羽气概雄壮,而通过观察他的神态,发现他没有长久留下来的意思,便对张辽说:“您试试通过私情了解他的想法。”于是张辽来问关羽,关羽感叹的说道:“我深切感到曹公对我的优厚礼遇,然而我已经接受了刘将军的大恩,发誓同生共死,不能违背此誓言。我终究不会留在这里,但我一定要立功报效曹公以后再走。”

张辽把关羽的话告诉了曹操,曹操认为羽很有义气。等到关羽斩杀颜良后,曹操知道关羽必定要离开,对他重加赏赐。关羽把这些赏赐品全都封存留下,写信告辞,然后投奔了袁绍军中的刘备。曹操的左右想去追击关羽,曹操说:“他也是各为其主,不要追了。”

左膀右臂,蜀汉柱石

关羽跟刘备到刘表那里。刘表去世,曹操平定荆州,刘备从樊城准备向南渡过长江,另外派关羽乘坐数百艘战船与他在江陵相会。曹操追到当阳长坂,刘备斜插逃奔汉津,正好与关羽的船队相遇,便一起到了夏口。

孙权派兵帮助刘备抗拒曹操,曹操撤军退回。刘备收复荆州长江以南各郡,便封拜立头功者,任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扎在长江北。刘备向西平定益州,任关羽董督荆州事务。

争强斗狠,美髯之名

关羽听说马超前来投奔刘备,因为和他不是老相识,便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才能可以和谁相比。诸葛亮知道关羽不喜欢别人超过自己,便回答他说:“马孟起文武兼备,气概雄伟壮烈超过常人,是一代豪杰,是彭越一类的人物,可以和张翼德并驾齐驱,然而赶不上你美髯公那样的超逸绝伦。”

关羽的须髯很漂亮,其一直以此为荣,所以诸葛亮这样称呼他。关羽看了信之后非常高兴,把这封信给宾客看,并说还是诸葛军师最了解我。

刮骨疗毒,并非虚言

关羽曾经被流箭所射,正中其左臂,后来伤口虽然痊愈,但每到阴雨的时候,骨头常常疼痛。医生说:“这是因为箭头有毒,毒已经进入骨头,要在臂上破开个口,刮去骨头上的毒,然后疼痛才能消除。”

关羽便伸出手臂让医生剖开。当时关羽正请部将门宴饮对坐,臂上鲜血淋漓,接血的盘子都装满了,而关羽却仍然割肉烤肉倒酒饮酒,谈笑自若。

水淹七军,物极必反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为汉中王,任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这一年,关羽率领部队进攻樊城的曹仁,曹操派遣于禁帮助曹仁。秋天,大雨不停,汉水泛滥,于禁所统领的七军全都被淹。于禁投降关羽,关羽斩杀了曹魏将军庞德,关羽的声威震动中原。

曹操与众人商议把都城从许县迁走以避开关羽的锋芒,司马懿、蒋济认为关羽得志,孙权必定不愿意。可以派人去鼓励孙权去偷袭关羽的后方,答应割让出江南之地封给孙权,这样樊城之围自然会解除。

内忧外患,孤立无援

曹操接受了这个建议。在此之前,孙权曾经派遣使节为儿子求娶关羽的女儿,关羽辱骂来使不答应婚事,孙权非常愤怒。另外南郡太守糜芳和士仁和关羽不和,关羽曾说:“回来再整治你们”,二人全都心怀恐惧不安。孙权暗地里引诱糜芳和士仁人投降,二人派人接应孙权。

而在这时曹操派遣徐晃救援曹仁,关羽不能攻克樊城,领兵撤退。孙权已经占领江陵,把关羽将士的妻子儿女全都俘虏,关羽的军队因此溃散。孙权派遣将领迎击关羽,在临沮把关羽及其儿子关平斩杀。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魏国人评价

程昱:关羽、张飞,都是万人敌级别的猛将。

刘备有英名,关、张皆万人敌。

刘晔:关羽、张飞勇冠三军。

若小缓之,诸葛亮明于治国而为相,关、张勇冠三军而为将,则不可犯矣。

傅幹:张飞、关羽勇猛又忠义,都是万人敌。

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此三人者,皆人杰也。

曹丕时代群臣:蜀汉是小国,唯一的名将就是关羽。

蜀小国耳,名将唯羽。

吴国人评价

周瑜:关羽、张飞熊虎之将。

刘备以枭雄之志,而有关、张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吕蒙:关羽勇猛,不好对付啊。

羽素勇猛,既难为敌,且已据荆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胆势益盛,未易图也。

注意在《三国志》里,“万人敌”这个修饰词只给过关羽张飞。

结论

当世一流,蜀汉第一名将。


北门猿


关羽这个人物,属于争议极大的那种。喜欢他的人,把他奉若神明。讨厌他的人,则把他狠狠摁在地上用力摩擦,试图证明他是名不副实的“伪名将”。要评价关羽,恐怕一篇论文的长度都说不完啊。所以呢,既然这个问题是“正史上真实的关羽有多厉害?”。我们就从《三国志》原文中几个关键的点来说一说吧。

《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中,对关羽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评价。其中之一,是与张飞并列,称他们为“万人之敌,为世虎臣。”另外一个,是在樊城战役之后,关羽“水淹七军”,被《三国志》赞誉为“威震华夏”。整部《三国志》里,被说成“威震华夏”的,也只有关羽一个人而已。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生活在西晋时期。虽然父亲曾经是蜀国的旧臣,但他实在没有必要因此就对关羽做“过多美化”。因为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陈寿在对诸葛亮不吝惜赞美的同时,也指出“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算是对诸葛亮指挥作战能力进行了隐晦的批评。而与关羽的“威震华夏”相比,显然是对关羽的军事能力评价最高的。

当然,关羽最大的污点,可能就是樊城之战的胜利之后,他被吴国偷袭成功,最后突围失败,败走麦城,遭到擒杀。虽然结局不够好,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简单的就否定关羽的一切。之前,关羽确实很少指挥大规模战役,不过这一次高光表现,也就可以树立他三国名将的威名了。


除此之外,关羽还是三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真正上阵单挑的将军之一。大家《三国演义》看得多了,会觉得真实历史上,双方打仗也是大将出来单挑的。但那不是事实,因为作为军队的指挥官,自己亲自上阵杀敌,危险性太大。一旦不幸被杀或者重伤,军队的指挥就失灵了。所以,三国时期的实际战争中,并没有多少单挑记录。

不过,关羽杀颜良确实是真的。不过,不是斩,而是“刺”。在《三国志》原文有记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可见,关羽除了指挥战斗,本人还确实是一位相当能“打”的武将。上阵杀敌,亲自斩杀颜良这个级别的大将,是一项很了不起的记录。


所以,尽管关羽并不像民间传说和小说里面写的那么“神”。但实际上,真实历史上的关羽,也是相当厉害的呢。


猪油碱


我们现在所知的关羽形象主要是从三国演义中获得的,诛颜良斩文丑,过五关斩六将 ,忠肝义胆,因为三国演义是文学小说,对关羽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大量的正面演义,当然了因为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民间就形成了关羽正面形象,再加上作者的文学立场关羽的形象在民间变的更加的立体和丰满。

三国演义毕竟是文学小说不能当做正史去看待,在正史中关于关羽的记载其实并不多,主要是由陈寿著的《三国志》的“关张马黄赵传第六卷”中有所描述。

关羽字云长,是河东郡解县人。刘备在家乡招集兵马时关羽投靠刘备,然后开始了东征西讨的生涯,在刘备镇压黄巾,反抗董卓,跟随曹操大战袁绍的战争中都没有对于关羽的描述。诛颜良斩文丑的事是孙坚干的,过五城斩六将是后世演义的。

当然后世对关羽如此的崇敬也不是没有原因的,第一是:因为他的忠诚,第二是他的武力值,第三:是因为后世统治者的需要树立一个忠肝义胆的人物形象,

综上所述:历史上真正的关羽是一个武力值高并且忠诚的武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