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基層醫者的自白:她那個肯定的眼神,讓我釋懷而笑~

以下為情況口述:

我不確認我為老人實施的是否是最適合他的、最恰到好處的診治方案。所以有了今天的這場對話。我們進行了激烈的討論,收穫頗多。

最後,我終於無法按捺心中的疑惑,我怯怯的問,現在老人已經能夠拄著柺杖下地行走,右側肢體的腫痛也已經減輕,這是否得益於左側肢體的手術,因為術後隔絕了炎症因子的侵襲?

一個基層醫者的自白:她那個肯定的眼神,讓我釋懷而笑~

教授說:“是的!”

她以一個頂級專家的身份告訴我,是的!“並且還得益於下地了”。協和專家補充到,患者能下地之後,促進了血供,右側肢體血液淤滯減輕。

那一刻,在會診現場,我忍不住笑出聲來。專家也笑了。我想那一刻我們的心靈是相通的。

行醫之旅,我們每個醫者都是一個孤獨的行者,面對疾病迷霧重重,我們使出渾身解數,孤獨地應對各種危機,但面對醫學的各種不確定因素,我依然彷徨迷茫。

在其他專業領域,比如心理諮詢領域,年輕的心理諮詢師背後往往有一個經驗豐富的督導,支持著心理諮詢師帶著來訪者向正確的方向行進。而在醫學領域,這樣的支持體系幾乎近無。

因此,對於敬畏生命的如我等人,行醫之旅非常孤獨,需要自己獨自一人消化失敗、迷茫的感覺。因此,我希望能得到更多的確認或是指正,讓我的行醫之徒少一些惶恐。感謝協和專家的指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