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贫困户开“例会”的第一书记

说起“例会”,大家并不陌生;说起给贫困户开例会,还真是一件新鲜事儿。

每到周二上午9点半,村里的贫困户都要到村室参加例会,并且像机关单位那样点名、签到;会上传达、学习相关扶贫文件精神;帮扶责任人汇报贫困户脱贫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贫困户说说帮扶措施的落实情况、提出自己的要求……会后,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开展各种公益活动、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这是民权县公路局驻林七乡何庄村第一书记耿玉东开展扶贫工作的新举措。

现年33岁的耿玉东,2016年5月到何庄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当时的村“两委”班子力量薄弱,无村集体经济,种植结构单一,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166人。耿玉东给贫困户开例会,到底有没有效果?是不是流于形式、做做样子?6月25日,笔者走进何庄村的田间地头、贫困户家里。

“俺每星期二都去参加例会,当初在例会上把自己养羊的想法说出后,耿书记和帮扶队员对俺可支持了。你们看,现在发展到30只了,前几天,耿书记又帮俺申请了养殖奖补资金1000元,今年年底脱贫就有底气了!”66岁的伏修全指着一只只膘肥体壮的山羊,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从与伏修全的谈话中得知,先前,他家里只养了3只羊,由于家庭困难,无力扩大养殖规模。在例会上了解这一情况后,耿玉东及时帮他筹借资金8000元,购买了4只优质种山羊,还给他送来了一些养羊技术的书籍。

“这是俺的蔬菜大棚,一年收入上万块。现在种的是茛瓜,卖得可快了。这是去年在例会上,俺提出自己想种大棚蔬菜后,耿书记帮俺建了大棚,还常请种植专家来棚里指导。今年日子过得不那么紧巴巴了,俺还是入党积极分子呢。”提起开例会的事儿,45岁的贫困户刘玉玲笑声甜美。

残疾人贫困户刘太芝,70多岁了,在例会上发言说,他老两口都有慢性病,行动不便,想申请办理慢性病就医证。耿玉东核实情况后,帮助老两口印病历、填申请表格,最后把办好的就医证送到他们手里。刘太芝因腿部残疾,如厕难,实施“六改一增”项目时,又特意为她购置了坐便器。“没想到,俺在例会上说了一句话,耿书记搁心里了,给俺办了两件实事。”面对笔者,刘太芝的老伴激动得直擦眼泪。

“耿书记在例会上讲的内容太多了,国家扶贫政策、十九大文件精神、‘六改一增’、美丽乡村、孝善理事会,还有我县出台的各种激发内生动力的奖补政策,特别是在例会上倾听贫困户的呼声后,记在本子上,挂念在心里,为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例会,既直观地解决贫困户遇到的困难,又从思想上消除了贫困户‘懒、靠、要’的思想,大家都积极参加。”帮扶队员刘涛总结得十分到位。

村党支部书记王孝悌介绍,村里的帮扶车间已投入使用,年租金2万多元;光伏发电站也已并网发电,预计年收入9万元,这些都是村里的集体收入。通过“四议两公开”,大家一致同意拿出一部分资金,对按时参加例会的贫困户予以适当奖励,更好地助力脱贫攻坚。今年,何庄村有信心实现贫困村退出。

何庄村室里挂着一面锦旗,这是村民们对耿玉东的最高奖赏,上面写着“精准扶贫,一心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