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求职,这些”入职陷阱“千万别中招!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初入社会,房租、伙食、交通样样花钱,又不想再向父母拿钱,面对生活的第一波压力,找工作对于大部分毕业生来说都是迫在眉睫的事。

毕业季求职,这些”入职陷阱“千万别中招!

渝北张先生20多岁出头,刚毕业比较顺利的找到了销售工作,初入职收入低但工作弹性大,上进的张先生就想到找些兼职贴补生活。正巧几天前张先生通过QQ聊天结识了一位网络好友,对方告诉张先生自己是网店专业刷单“客服”,为了给网店营造良好的销售业绩,张先生可以通过给商品订单刷单攒信誉,从而赚取佣金,每个订单可以赚取几元到十几元不等的佣金费。对方说只需要一部手机随时随地便能刷单挣钱,佣金连本返还,时间还非常自由,这份兼职完全符合张先生的需求。于是张先生兴致勃勃地开启了兼职第一单,以119元的价格刷单成功,“客服”返还给了张先生125元,轻松就拿到6元佣金。尝到甜头的张先生加快了刷单频率,并且每单价格越来越高,随后又刷单了3次、共计3500余元。此时的“客服”却没有再向张先生连本返还佣金,而是借口张先生只完成了当天工作进度的一半,要求张先生继续高额刷单。这个时候,张先生终于发现自己被骗了,立即报警。

“兼职刷单”工作时间灵活,工作地点不限,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可以轻轻松松赚钱,不仅吸引学生的眼球,也受到家庭主妇、待业人员等的“青睐”。

毕业季求职,这些”入职陷阱“千万别中招!

张先生的事情并非个例,今年4月以来,北叔接到多起类似受骗案件。现在,北叔再一次划重点,请大家牢记以下求职情况可能都属于诈骗,请远离!!

01

面试交“保证金”

刘先生曾在某招聘网站上传了自己的求职简历,不久收到自称是“招聘工作人员”的短信通知,称让刘先生到某写字楼某公司进行面试。

刘先生到场面试,对方以缴纳保证金及服装费为由,要求他交300元,交费后刘先生便回家等通知。次日,刘先生又接到这位“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故作熟络,称要跟上级领导疏通关系,请刘先生先行垫付资金,等日后入职再还钱,刘先生信以为真,想着“新工作”跑不掉了,于是立即向对方提供的银行卡账号转账500元。

然而,刘先生迟迟未收到正式的入职通知,再次拨打“工作人员”的电话已显示为“空号”,来到面试时的写字楼寻找,却发现已人去楼空。

02

应聘“知名企业”

03

无偿占用劳动力

某软件公司招聘一些程序员、美工等岗位,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工作环境整洁,招聘流程正常,岗位提供的薪酬符合市场价位,一切看似都在常理。

应届毕业生小张,初试合格后进入笔试阶段。笔试内容:上机编写一段程序,使用规定的编程语言,时间不限,可以上网查询相关资料,但不能相互交流,只要能完成目标。

一个教室里,八个求职者,每个人的试题不同,几个年轻人无意中发现,看似八段程序,其实恰巧能合整合成一个项目结果可想而知,八人无一被该公司录用。

04

岗前贷款培训费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张某先后接到13家“网络科技公司”的面试通知,其中12家以招聘名义收取“培训费”,并当即表示,如果没有钱,可以帮助申请贷款,每个月还几百元就可以。实际上,贷款培训的求职者不仅没有工作机会,还将会背负贷款产生的高额利息。

05

电商平台兼职刷单

大学生小张收到信息称,兼职网络刷单每月可收入过万。小张和对方联系,对方表示小张只需按照要求完成网络购买交易,很快就会返还购物的本金和本金金额10%的佣金。小张便按照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先后转账完成了多笔交易,可对方却始终没有返还本金和佣金,直至对方完全失联,小张才意识到上当被骗。

06

骗取个人身份信息

求职竞争日益激烈,网上注册求职并投简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小毕曾在多个人才网站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电话、住址等个人信息,以便让用人单位看到。不久,一名男子打电话直呼其名,告诉她是公司领导,并询问她有多少现金,谈事情急需钱。实际上,小毕的直接领导是一位女士。

07

高薪诱饵愿者上钩

诈骗人李某在网站上发布招聘“高价私人保姆”的信息,月薪从1万元至3万元不等。在高薪诱惑下,多名女性投来简历,李某要求求职者先交纳3000元至5000元不等,或者相当于当月工资20%的中介费。不久,李某等人便携款潜逃。经查,李某安排的“有钱雇主”其实是同伙假扮的。

08

“传销”骗局

近年来,传统的传销骗术开始借助网络实现信息化,与非法集资、诈骗等交织,山东籍大学生李某通过网络招聘平台应聘误入传销组织在天津溺亡,事件发生后,天津静海区组织开展打击传销“凌晨行动”。

09

“皮包公司”敛财

南京的小陈称自己去一家模特公司面试,对方面试官一直夸赞其条件优越,并表示按照规定,小陈需缴纳1980元的费用,在该公司办理一张模特卡,才能算是该公司的员工。小陈办理后,模特公司没有再联系她,当小陈再次找过去时,该公司的负责人却说小陈条件不符,不能予以聘用。而小陈开口索要自己办理模特卡的费用时,公司负责人就耍起无赖,称公司账面上就两三百。

10

试用期=“白用期”

毕业生小韩通过参加招聘会被一家广告公司录用。按照口头约定,工作前3个月为试用期,公司根据他的表现来决定是否正式聘用他。在单位,小韩踏踏实实工作,按时完成任务。3个月下来,小韩本以为自己可以轻松被该公司正式录用。谁料试用期一结束,经理却说他不称职。事后小韩得知,与他同一批进公司的员工,没一个通过试用期的“检验”。而后不久,该公司又新招了一批员工继续“试用”。

11

“挂羊头卖狗肉”

陈小姐在招聘会场看到一家保险公司招5名文员,当即递上简历,明确表示应聘文员。然而,她却被告知文员岗位已满,还有业务代表要不要试。陈小姐仔细一问,业务代表就是销售岗位。随后,她看到一家房产企业招聘3名文职,她又递上简历,再次被告知文职已满,但公司招销售,可以考虑。

12

“有关系”钱财疏通

季先生听朋友说,北京的张某川本事很大,可以为退伍的儿子安排工作,便托朋友联系张某川。此后,张某川以向领导送礼、给孩子办理学籍等理由,让季先生先后6次汇款共计87万元。此后,季先生见工作迟迟没有消息,提出让张某川归还钱款,但久等3个月,仅收到1万元钱款。

13

“监控面试”收费

伍女士通过网络找到了一个在市区一家酒店做保洁员的工作,联系对方后,对方让她来酒店大堂面试。伍女士来到酒店等了半个多小时,没有等到面试官,反而接到对方的电话,称面试已经通过监控完成,并表示伍女士符合条件,已经被录用,但是要先汇款2000元服装费和体检费。伍女士汇款后并在第二天去酒店上班时,酒店前台告诉她酒店并没有招保洁员,伍女士这才知道自己受骗了。

你还知道哪些求职诈骗?

赶快下方留言

和北叔一起

让骗纸都无所遁形

毕业季求职,这些”入职陷阱“千万别中招!

渝北公安 ∣我是 北叔

毕业季求职,这些”入职陷阱“千万别中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