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元之寶:“民國九年袁像伍圓銀幣”

1912年4月袁世凱出任大總統。北洋政府鑑於當時鑄幣、紙幣十分複雜,流通的中外貨幣在百種以上,規格不一,流通混亂,折算繁瑣,民眾積怨,同時也想借助貨幣改制以解決軍費問題,便決定鑄發國幣。袁世凱為了提高自己的統治地位,趁機把他的頭像鑄於幣面,“袁大頭”由此而來。

“袁大頭”代表了中國近代的貨幣文化,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經濟、金融的興衰和滄桑,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

銀元之寶:“民國九年袁像伍圓銀幣”

近日,眾凱國際有幸徵得民國九年袁像伍圓銀幣一枚,該枚錢幣的直徑為4.5釐米。錢幣正面為袁世凱側面像,上環鑄有“中華民國九年造”六字。錢幣雕刻精美、邊齒整齊,輪廓細膩,鑄造工藝細緻入微。

銀元之寶:“民國九年袁像伍圓銀幣”

錢幣背面為嘉禾紋圖案,左右交互,下繫結帶,中鑄幣值“伍圓”二字。左右為稻穗組成的嘉禾紋。嘉禾,亦泛指生長茁壯的禾稻,古人以之為吉祥的徵兆。鑄在錢幣之上寓意國家重視農桑、以民生為本;其另一思想取其家和之諧音,寓意“家和萬事興”;鑄幣之上當政者有國泰民安、吉祥如意之願景,故有很高的收藏研究價值。

在收藏品市場,袁大頭一直是銀幣中價格相對穩定的投資品。袁大頭在市場上極受歡迎,因袁大頭版別比較豐富,很多人會專門研究細緻的版別,並加以收藏。業內人士認為,未來“袁大頭”的收藏依然有較大的價值空間。此外,對於長期投資而言,短期內的價格動盪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