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變現,不能全靠騙!

繼鬥魚、花椒、映客等直播平臺的流量逐漸走下坡路後,抖音、微視等短視頻再度火爆起來,成為新一輪的流量入口。但是在此期間,通過這些平臺成長起來的網紅始終有增無減。

從無聊的對著話筒、鏡頭喊麥的直播,到真正的短視頻內容創造,這可以說是一個重要升級。有了內容就相當於網紅有了“作品”,只要有作品,網紅才算是真正的有了生命力。只不過,當下的網紅作品由於缺乏專業團隊的運營,質量還是偏於低俗的。也正因為內容作品低俗,網紅的“檔次”也還遠遠不夠。即便前陣子被大家鼓吹的神乎其神的“網紅帶貨”也還處於“賣廉價貨”階段。超過100元單價的有品質的產品,基本賣不動!這對於整個商業時代來說,顯然還遠遠不夠。

網紅變現,不能全靠騙!

網紅變現,不能全靠騙!

這段時間,我硬著頭皮看了很多抖音、微視的短視頻,也密集的訪談了一些網紅以及他們背後所謂的“運營團隊”,發現幾個現象:

1、大多數“網紅”背後是沒有團隊的,拍短視頻完全是個人自發行為,想到什麼內容就拍什麼內容。完全屬於一種刷臉的存在!此類網紅多集中於外表靚麗、胸大腰細的美女。內容上只要穿著性感,隨便跳幾下、走兩步、唱兩聲,就能吸引大批屌絲青年關注;

2、還有些是小微公司,一兩個人組成一個團隊。在內容上有了些許模糊的定位就開始做。用手機拍攝,後期用PR、AE簡單做個剪輯。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吸引一些粉絲關注。但是未來變現渠道和方式十分渺茫。因為內容定位和策劃沒有想到未來的商業變現途徑。比如,大多數拍低俗搞笑視頻的,未來什麼產品可以與你綁定呢?化肥?農藥?

3、只要有粉絲就能通過植入廣告、產品露出?這可能是大多數在做短視頻團隊的想法。但是我想說的是,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欺詐行為”。我聊了幾個內容質量和定位都還算不錯的網紅團隊,本想著可以通過他們的“時尚定位”來進行產品綁定,比如我為網紅打造其個人專屬品牌的眼鏡,通過她的平臺和內容進行露出、預定和發售。再有我的公司負責產品開發、庫存物流、線下服務等。但是溝通下來發現,團隊一心想著用廣告做變現。幫你露出一次品牌或者產品,收個十萬八萬的費用……我想,可能會有土豪企業願意那麼幹,但是然後呢?任何企業都是講究投入產出比的,在中小企業更為集中的當下,你能騙得了幾個?當能騙的都被你騙過了,你的網紅和粉絲怎麼辦?我想也只能當成過期食品來處理了吧?

網紅變現,不能全靠騙!

網紅變現,不能全靠騙!

所以,我的總結是:網紅變現,不能全靠騙。

一來,不能靠粉絲量來騙自己。感覺粉絲多了,閱讀量大了,自己紅了,就一定有商業價值。那是大錯特錯的。鳳姐肯定比你紅吧?但是什麼產品願意與她綁定?

二來,不能靠自己編造的商業價值來騙企業。粉絲多就可以通過廣告變現?錯了!電視臺的節目之所以能賣廣告出去,是因為人家在定位和策劃節目的時候就已經瞄準了將要開發的廣告客戶。甚至在定位於策劃的同時,就已經綁定了一些企業客戶。所以人家才能賺到錢。做網紅變現不能只想第一步,不想第二、第三、第N步啊……否則也是短命網紅,不是嗎?

網紅變現,不能全靠騙!

網紅變現,不能全靠騙!

那麼未來的網紅和變現途徑會如何正向發展呢?

簡單說一點,把網紅當成產品來經營。

所謂產品就應該知道這個產品是賣給誰的。比如蘋果手機,是賣給中產階級的。小米是賣給初入社會的小白領的。再比如660ml的啤酒是在飯店銷售的,330ml的啤酒在KTV最好賣。那麼你的網紅產品想要賣給誰呢?

我們舉個例子。我想把一個網紅賣給電臺做夜間傷感聊天節目,怎麼辦?

那肯定不能上來就在短視頻裡去做同類內容,因為那樣你就成了未來客戶的競爭對手了,他們會把你在第一時間屏蔽。

正確姿勢應該怎麼做呢?你可以設定網紅在短視頻裡唱傷感類的歌曲,或者復刻重演那些電視、電影裡的傷感畫面啊。把網紅打造成傷感猶豫小王子、小公主。OK,等到粉絲幾十萬上百萬的時候,電臺會來找你的。緊接著,那些“療傷類”的消費品也會來找你的……

就說那麼多,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