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本質

(本文整理自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管理的本質》一書)

管理的本质

管理是一件很古老的事情,也是一個很古老的概念。我們這裡說的是企業管理,工商企業的管理。企業的管理,因一件事情而來。這就是分工之後如何變成一個整體?表現為如何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具體的內涵是,勞動者按照工作的要求做對做好。

這原本是一個組織問題,是一件組織上的事情。結果陰差陽錯,變成了一件管理上的事情。發生這種差錯的根本原因,是亞當·斯密的理論存在著缺陷:強調分工,忽略組織。組織理論的問世,是1938年的事情。在這之前,只有分工理論。從分工理論,到組織理論,中間隔了162年。

管理的本质

亞當·斯密(Adam Smith),代表著《國富論》

在這162年中,分工之後如何變成一個一體化的整體,主要是通過監工以及後來經理人員,依靠行政權力一起監督勞動實現的。在美國,1850年後情況有所改變,勞工或勞動者作為一種整體的社會力量逐漸形成,企業中有了對立統一的勞資關係。因此,人們只能在勞資關係的法律框架下,藉助於管理的概念,進一步探討分工之後如何變成一個整體的命題。

代表人物就是泰羅,代表性的成就就是科學管理。在勞資兩利的基礎上,通過動作研究和實踐研究,科學確定工時定額。依據工時定額形成“差別計件制”及其科學管理體系。泰羅本人也因此獲得了管理之父的稱號。

管理的本质

離開了組織理論,依靠管理手段也許可以解決技術/經濟的一體化,但解決不了社會/心理的一體化,無法讓每一個勞工或勞動者真心實意地為企業的整體目標做貢獻。

必須依靠組織理論,使每一個勞工或勞動者在社會/心理層面上,結成一體化的關係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為企業的整體目標做貢獻。

從這個意義上說,歷史表象給我們開了一個玩笑,企圖用管理的手段,去彌補組織理論的缺失。不過,在歷史表象後面存在著客觀而自然的法則,終究會讓人明白,只談分工不談組織是不行的。

分工與組織是一對概念,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如同陰陽,同時發生,同時存在。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因此,在考慮勞動分工的同時,必須考慮勞動組織,使共同勞動的每一個參與者,都成為企業的一個成員,形成分工一體化的關係。只有這樣才能根本上調動每一個人的勞動積極性。

當產業社會開始跨越資本主義生產階段、轉向人本主義生產階段的時候,知識勞動者以及做事情的勞動者,逐漸成為企業的主體以及競爭力的來源。以往理論的缺陷以及組織理論的缺失就逐漸顯現出來。產業社會的發展邏輯將回歸正道,企業做為一個組織機構的本質內涵將更加清晰,這就是分工一體化的關係體系。

管理作為企業的一項職能,主要用於支撐分工一體化關係體系的運行,並使分工一體化關係體系的效能充分發揮出來。

管理與組織有何區別與聯繫?

就這兩個詞而已,管理是管理,組織是組織,沒什麼分不清、摘不開的關係。當有人把“組織管理”當作一個詞來用的時候,如“組織管理學”,就成了一個需要回答問題了,管理與組織到底有什麼區別?

當生產者變成了一個群體,通常是以血緣為紐帶的家庭或者家族群體。生產者不再是一個單數,而是一個複數,通常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共同體。這種共同體的基礎上,每個人分工勞動的協調,並不需要依賴市場交易。大家只需要聽命於一個權威人物就可以了,這個權威人物通常是家長。家長所做的事情就是管理,一種不同於市場協調的方式,可稱管理協調方式。協調家庭成員之間的分工關係和分利關係。沒有權威就沒有管理,只能藉助於市場交易,實行分工之後的一體化。

這種原始的分工一體化原理,到了工業化時代就不合適了。遲至1900年,工業化的生產企業走上了量產量銷的規模化擴張的道路。生產線越來越長,勞動分工越來越精細。分工之後如何實現一體化,決定了工廠的秩序、效率和利潤。

管理的本质

勞倫斯·彼得(Laurence J.Peter),現代層級組織學的奠基人

其中關鍵的因素就是勞動者,分工之後的一體化命題就轉變為如何讓勞動者聽話做對做好。勞動力不是商品,勞動者始終擁有對勞動力的使用權。工廠主與勞動者不是共同體,是僱傭關係、交易或買賣關係。工廠主及其資本所有者不是天然的權威,不具有絕對的支配力和影響力,勞動者聽話做對做好。

失去了泰羅的理論,一種冠名為管理的理論。這種理論的本質是導入市場交易法則,勞資雙方回到交易的原點上,回到實質性的關係上,實行計件工資制。己完成多少個作業量和工件,計價計酬。可以說,

這種這種管理上的協調方式,本質上是市場協調方式。市場交易的法則,協調彼此的分工與分利關係。

由於工廠內部沒有市場的價格信號,泰羅只能藉助於科學研究的方法,一種能被普遍接受的公正方法,確定工時定額,確定工資支付率。

很遺憾,泰羅把事情想簡單了。1900年以後的工廠已經是一個社會了,不可能借助於簡單的協調手段和公式,就可以把數以萬計的勞動者,包括他們的利益要求、情感訴求和人生追求協調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即一體化。大約經過了20多年的管理實踐和理論探索,有了巴納德的組織理論。在組織理論的引導下,形成了豐富的管理學說,並使管理成為一項職業和職能。

1938年以前,管理作為一種手段,一種協調的手段,被直接用於分工之後的一體化,成為一種“組織”的手段。1938年以後,組織理論取代了管理,成為分工之後一體化的指導思想。用於指導經理人員,按照一體化的要求履行管理職責。

管理的本质

馬克斯·韋伯( MaxWeber),代表著《社會和經濟組織理論》

很遺憾,現行的組織理論並沒有上升到企業理論,對如何構建分工一體化的關係體系作出理論的回答。很容易讓人理解為組織理論就是管理的基本原理,似乎依據組織理論的研究成果進行管理,在企業層面上實現分工的一體化。結果把組織理論變成了管理層面上的事情,變成了一個概念,稱之為“組織管理”。換言之,只有組織理論上升到企業層面,組織與管理才是兩個概念。

為什麼人們給不出管理的定義?

當法約爾提出來管理是一項職能之後,幾乎沒有人提出任何異義。從此,一錘定音,管理是企業的一項職能。作為企業的一項專業的職能或專門的職能,人們自然的選擇就是,確定這項職能的具體工作內涵,以及找到具體的形態或落腳點。遺憾的是,人們忽略了管理職能的特殊性,從而使管理的研究陷入了困境與誤區。

管理的本质

亨利·法約爾(Henri Fayol),管理過程學派的創始人

由於這個困境與誤區,管理學界至今無法對管理這個概念,給出準確的定義。進而,無法使管理學科形成概念體系,形成內在的統一性,成為一門成熟的學科。相反,導致管理學的研究,陷入叢林乃至莽原的狀態。概念紛雜,學術林立,誰都可以在管理學這款畫布上亂塗亂劃,弄得面目全非。

以至於德魯克只能說,管理是一個實踐。意思是,管理還不能成為一門學科,至少還不是一種科學,有待於我們進一步的實踐。

管理的本质

彼得·德魯克(Peter F. Drucker),現代管理學之父

在確定具體的管理職能工作方面,孔茨牽強附會地把法約爾有關管理職能的5項要素,說成是管理的5項職能工作。這就誤導了後來的很多人,人們誤以為企業存在著五項管理職能,而不是一項管理職能。所以,德魯克特別強調,管理是組織機構一個職能,是企業機體中的一個器官。很遺憾,很多人至今依然執迷不悟,張口閉口企業管理的五項職能,即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可見孔茨的這種誤導有多嚴重。

管理的本质

哈羅德·孔茨(Harold Koontz) ,美國管理學家,管理過程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在尋找管理職能的形態方面,人們找不到管理職能的部門形態,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在職務形態上找到管理職能的落腳點,結果還是落空了。人們無法確定經理人員的職能工作與管理職能有何關係。按照明茨伯格的研究及其說法,經理人員的職能工作是具體的。比如,社交、收集情報和決策,與抽象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無關。

也許是這個原因,法約爾只能進一步強調管理是一種素養,一種做具體事情的管理素養。這也許是正確的,至少對單個經理人員而言是這樣,管理一種素養,表現為有效做事的方式、方法和習慣。

由於人們忽略了管理職能的特殊性,並在尋找管理職能的工作內涵,以及管理職能形態方面的落空,導至人們至今無法對管理進行定義。

誰是管理者?

一般認為,經理人員就是管理者,就是企業管理職能的承擔者。但這裡有一個特定內涵的規定性,即他們在從事具體的價值創造工作的同時,為企業處在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的管理狀態做貢獻。

在企業中,滿足這種規定性的,不限於有頭銜的經理人員,比如,總工程師或總設計師,他們在規劃設計價值創造流程的時候,必然要考慮時間效率,或投入產出,以及各環節的協調平衡的問題,因此,他們是真正的管理者。

反之,那些有頭銜的經理人,並不一定是管理者。他們很有可能是老闆的助手、這些助手通常從事的是外聯活動或公關活動,與企業內部價值創造過程沒有直接關係,也不需要考慮為價值創造過程的協調一致做貢獻。

很多企業實際上就是一家公司,很多公司實際上就是一個買賣的貿易商。也許那些企業規模很大,利潤也很多,但他們在產業價值鏈上所佔據的長度很短。

管理的本质

中世紀的香檳集市

如同一個大大的薄餅,從正面看面積很大,從側面看沒什麼厚度。這類企業從事的只是買賣,在價值創造上的貢獻很小。可以說,在這類企業中的經理人員大多數都不是管理者。

企業內的行政體系如何向管理體系

轉變?

企業是一個價值創造的體系,核心內涵應該是價值創造流程。這個價值創造體系越龎大,價值創造流程越長,越需要管理體系來支撐。通過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才能把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和每一個人的工作活動協調起來,形成一個整體,指向最終的目標顧客群。

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也不以所有者的意志為轉移的。企業要想構建管理體系,就必須從價值創造的流程入手,否則,只能延續傳統的行政體系。

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行政權力體系的層級就越多,組織機構的架屋疊床,權力體系的官僚化就不可避免。混亂、無序、失效乃至失敗,終將難以避免。

管理的本质

一般而言,企業從一開始,從0-1的創業期,就必須致力於價值創造流程的發育。隨著企業事業的發展,以及規模的增長,企業就能不斷深化與目標顧客群的關係,有關顧客的知識及經驗數據庫就會不斷的豐富起來,內在的價值創造流程就能自然通過,企業的組織結構就會流程化或扁平化。

也就是說,如果企業從一開始不關注價值創造流程的建設的話,越到後來就越麻煩,最終有可能失去構建價值創造流行的可能性。至少要付出很大的代價,花很大的精力。

從這個意義上說,行政體系向管理體系轉變的關鍵,是企業當局的覺悟,儘早關注企業價值創造流程的構建,並使自己完成從行政當局向管理當局轉變。

管理的本质

包 政

包政博士、包子堂創始人,中國著名管理學者,“社區商務”理論創立者,“深度分銷”理論構建與實踐者,中國管理諮詢行業開創與領導者。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導,曾兼任清華大學經管學院EMBA教授。

本文選自《IT經理世界》雜誌2018年 5 月 20 號刊 管理 欄目,更多精彩內容歡迎訂閱紙質版雜誌!現在訂閱即可享受八折包郵優惠!郵發代號:1-28,購買地址:

http://ceocio.taobao.com(店鋪:IT經理世界雜誌商城)或http://buy.ceocio.com.cn(雜誌網上商城)

作者 | 包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