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價跌破成本線,一個不賣,一個不收,都是同路人,看誰熬得住!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這篇關於大蒜跌破成本線的文章,看完之後也是感嘆萬分,有人蒜農,有人說中間商等等,但是筆者認為,凡是都有因果循環的,如果沒有幾年前的蒜你恨,會有今天蒜價跌破成本線嗎?所以在農村搞種植,一定要學會看行情,一種作物火不到三五年,必定要大跌,不要一味的求擴展,到最後吃虧的總是自己。

蒜價跌破成本線,一個不賣,一個不收,都是同路人,看誰熬得住!

而對於農民來說,辛辛苦苦忙一季,到了收穫時節,蒜農等來的不是豐收的喜悅,而是著實令人心酸的價格。從以下數據上不難看出,已大蒜之鄉金鄉縣為例,6月以來,山東金鄉縣大混級大蒜價格為0.65-1.10元/斤左右,同比下跌約43.14%。低迷行情下,蒜農蒜商多數處於觀望。

蒜價跌破成本線,一個不賣,一個不收,都是同路人,看誰熬得住!

廢話不多說,先看看大蒜之鄉金鄉縣目前大蒜行情走勢吧!

有網友表示,我知道種地很辛苦,賣的也辛苦,但是你們也要知道,雖然以前價格貴,行情不錯,賣的價格高,但是你們就拼命種植,導致貨物膨脹,誰還會出那麼高的價格買?你們賣家項賣個好價錢,同樣的我們買家也希望把價格壓低,一個不賣,一個不收,都是同路人,看誰熬得住!!!!!!

蒜價跌破成本線,一個不賣,一個不收,都是同路人,看誰熬得住!

最後,關於今年大蒜跌價,看看網友都是怎麼說的吧!

網友A:種蒜是最辛苦的活,要趕著種,趕著收,錯過時間不然蒜就會開裂,散開,收回家還要剝皮去毛,晾曬,既不能暴曬又不能沒曬乾,不能淋雨。辛辛苦苦一年去掉地膜、化肥農藥,請人的人工費,今年根本就是賠本,農民太苦了。

網友B:蒜你狠時怎麼不說賺錢賺瘋了,大家都吃不起了,儘量少吃甚至不吃了,現在市場需求少了來這哭虧本,所以,想想這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還是很有道理的,都是自己在作死囤貨炒作,只有價格穩定才是對大家都有好處。

網友C:本來城市和農村就應該是相互交融的存在才能形成和諧的魚水關係,現在城市集中,農業集中,最終導致農產品到城市的運輸形成瓶頸,咽喉,極易被人扼殺。

蒜價跌破成本線,一個不賣,一個不收,都是同路人,看誰熬得住!

網友D:說得太對了,土地一旦被利益化了倒黴的永遠是老百姓,商人的本性永遠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一旦農產品成了商品,那就有吃不起得了!現時段土地農場化慢慢興起來了,一旦形成壟斷那我們的生死就掌握在人家的手裡了。老百姓掌握土地和資本家掌握土地不是一個概念啊!!!

網友E:農民在市場上是沒有定價權的,中國最勤奮、最苦、最底層、最窮的群體。作為農民的兒子,這個標題就很無良,讓讀者引導出來抱怨農民。收貨價1塊多,消費者一般是3-5塊買單,為這一斤1塊多大蒜。有肥料成本、田間管理、種子等、人工等費用,利潤寥寥無幾。商人也不容易;中間的流通成本、冷凍、層層商人利潤等等;商人有風險;但是大部分時候還是賺的。所以,請不要用標題來抹黑農民,請尊重他們,給他們一些話語權。理性的對待我們農民兄弟們,因為中國農民人口已經在減少了,並且平均年齡都在40歲以上的特別多,田裡的很多都是荒廢的,沒錢賺沒有積極性了。

蒜價跌破成本線,一個不賣,一個不收,都是同路人,看誰熬得住!

網友F:跟之前看的那則種植荔枝的事情很相似,種植荔枝的農民也是虧到死,在城市的超市或者菜場裡,沒見這蒜有多便宜,荔枝也一樣,那麼問題來了,錢被誰賺走了?有人說是中間商,二道、三道甚至四道販子,沒錯,中間環節的確會增加售價,但如果僅僅只有這一個環節,會這麼貴嗎?別忘了運輸、人工、鋪位各種各樣的成本,都在不停的上漲,問題出在哪兒,其實就這麼回事兒。往小了說,是東西貴,成本擺在哪兒,往大了說,就是人民普遍生活成本都在上漲,幸福指數不高,為什麼?因為每月賺點工資,一個家庭的日常開銷都有點吃緊了,更別說多點錢去買水果,出去旅遊了,萬一再有個病號,完了,這日子沒法過了。

網友G:新一輪的蒜你狠正在醞釀,請各位平民多囤入,安穩度過下一輪的蒜你狠。大蒜放冰箱冷藏還是挺耐放的,放幾十斤夠吃一年了。也可在此之際自家炮製老醋蒜頭,非常開胃!

蒜價跌破成本線,一個不賣,一個不收,都是同路人,看誰熬得住!

網友H:今年的蒜價現在還是非常低,不知道國家會不會出臺干預。種蒜應該是最辛苦的經濟作物了吧,種蒜和挖蒜的季節,半夜兩點 三點地裡就開始有人幹活,中午都不回家,帶點饅頭什麼的就坐在地頭上吃了,從早到晚都在在地裡。 蒜農們普遍顯老,50歲的人看起來都像是60好幾的人了。真的希望蒜價能在漲一點點,哪怕是能夠本錢也行。

網友J:蒜農是一點定價權都沒有的,蒜商定多少錢就是多少錢,這一季的蒜價基本上就不會浮動太多,中間還有很多二道販子從蒜農到蒜商之間賺點差價,賺的這點差價就比蒜農辛苦一年賺的多。種大蒜是所有農作物裡最辛苦的了,成本很高,特別人工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