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小兵的一个举动,竟然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开启了一个新盛世

历史总是变化莫测,很多时候一个不起眼的举动就能引起一系列的变化,甚至都能引起一个朝代的剧变,就如历史上的开元盛世竟然是由这个变故引起的。

在唐中宗李显刚刚去世的时候,这场政变就埋下了伏笔,可是这次政变的风险系数是很高的,基本上没什么胜算。

这几个小兵的一个举动,竟然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开启了一个新盛世

当时的韦皇后和李隆基相比起来优势真是太明显了,首先是舆论优势,当时韦皇后已经立唐中宗李显的儿子李重茂当皇帝了,自己是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辅政,这就意味着韦皇后发出的政令都是以皇上的名义发出的,反对韦皇后就是反对皇上。在那个朝代反对皇上的都是以谋逆罪论处的,所以在整个舆论领域韦皇后还是占据绝对优势的

第二个优势是军事优势,唐中宗刚死,韦皇后就调派了五万府兵入住长安,跟原来的禁军一块把长安城的大街小巷都驻扎上了军队。同时还派了自己的六个亲信安插在府兵、飞骑、万骑三只队伍中,以保证自己对长安城的绝对控制。

第三个优势是政治优势,韦皇后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在整个宰相队伍中安插了自己的很多亲信,可以说整个宰相队伍里面一多半的都是韦皇后的拥护者。

这几个小兵的一个举动,竟然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开启了一个新盛世

而此刻的李隆基跟韦皇后比起来真的是一点优势都没有,首先是舆论方面,虽然李隆嘉打出了匡扶江山社稷的口号但是毕竟现在皇位上是唐中宗的儿子,一个正统继承的皇帝,不是这么容易就推下舞台的。

第二个政治方面,虽然李隆基争取到了太平公主和父亲相王的支持但是毕竟力量有限,而且他接触的谋臣虽然都是人才但是地位普遍都不高人微则言轻说话基本没什么话语权。

至于军事方面,他虽然和禁军中万骑得关系不错,可是毕竟只是朋友关系,关键时刻朋友关系能不能出手都是一个问题,就算能出手,其余的两支队伍也不是吃素的,所以胜算基本为零。

这几个小兵的一个举动,竟然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开启了一个新盛世

可是历史就是这么的神气,有什么好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韦皇后千算万算没想到会因为自己的几个亲信坏了事。这几个亲信都是空降兵,之前也没怎么领过兵,更不知道怎么和这些将领相处。为了建立自己的威信他们想到了打人立威,这里面打人立威最狠的就是派到万骑中的两个亲信一个叫韦播、一个叫高嵩。

因为万骑是皇帝的卫兵是所有禁军里面最重要的一支,所以他们没事就找茬,找茬之后就开始打人,打起来那是一个狠。于是整个军队是怨声载道,这时候万骑中的两个中级将领葛福顺还有陈玄礼,就跑去李隆基那里诉苦。

此时的李隆基正同军师刘幽求商量政变,听到这个消息两人会心一笑,李隆基之后好言宽慰了两个将领,之后派刘幽求前去劝说,果然刘幽求不负所托成功的说服了两位将军,并且定在了二十号晚上发生政变。

当时李隆基的好友钟绍京掌管着禁苑,禁苑的位置非常特殊,他紧靠着皇宫的北门,皇宫北边就是皇帝的寝宫。也就是说攻破了禁苑也就可以占领整个皇宫,所以政变这天李隆基直接率领着部队来到禁苑。

这几个小兵的一个举动,竟然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开启了一个新盛世

虽然钟绍京开始有些犹豫但是在其妻子的劝说下开了苑门,之后来到禁军的地盘,这时候禁军部将葛福顺自动请缨前去降服禁军。葛福顺先去禁军军营中把之前吕后派去的亲信将领的人头砍掉,之后拿着人头走到军营台上喊道:韦皇后毒死先帝,这是篡逆,今天夜里我们就要为先帝报仇,要是有要为先帝报仇的跟我走。

这几个小兵的一个举动,竟然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开启了一个新盛世

本来葛福顺就是禁军里的老将,威望很高再加上韦皇后的亲信已经死了,一干将士都表示愿意追随。之后在他的带领下直接杀进了皇宫,再加上统领五万精兵的崔日用临时反水,

躲在皇宫里面的韦皇后及他的宠臣都没躲过此劫,这就是“唐隆政变”。

这几个小兵的一个举动,竟然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开启了一个新盛世

虽然这次政变是由这几个不起眼的角色起了推动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李隆基关键时候的识人用人能力也是不能办到的,这也从侧面说明人才是多么的重要,有了这些人才的辅助为开元盛世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