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隐禅师能堪忍辱的故事

白隐禅师能堪忍辱的故事

有位修行很深的禅师叫白隐,无论别人怎样评价他,他都会淡淡地说一句:“是这样的吗?”在白隐禅师所住的寺庙旁,有一对夫妇开了一家小店,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夫妇俩发现尚未出嫁的女儿竟然怀孕了。


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震怒异常。在父母的一再逼问下,女儿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白隐”两字。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不置可否,只若无其事地答道:“是这样吗?”


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此时,他的名誉扫地,但他并不在意,而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他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虽横遭白眼,冷嘲热讽,他总是处之泰然,仿佛他是受别人委托在抚养孩子一样。



白隐禅师能堪忍辱的故事

事隔一年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骗自己和母亲,她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真情:为了保护男青年就污蔑说是白隐禅师,孩子的生父是住在附近的一位青年人。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禅师那里,向他深深的道歉,请他原谅,并将孩子带回。


白隐禅师仍然是淡然如水,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是这样吗?”仿佛从来就没有发生过这件事情;即使有,也只是当作风吹过耳一样。


一个法师为了给邻居女儿生存的机会和空间,代人受罪,牺牲了为自己洗刷清白的机会,受到大家的讽刺和诽谤,但是他始终处之泰然,只有平平淡淡的一句话“是这样吗?”

在人间有时候被冤枉、诽谤,要学会忍耐和忍辱,现在的人动不动就跳起来、闹起来。希望大家懂得,学佛人的修养之一就是忍辱和智慧,能够忍辱就是智慧,一般人早就被气得半死,学会忍辱才是活在一个真正的人生当中。想一想,人是不是这样?有时候在家里夫妻能够好得长都是靠着相互忍耐。


如果一个人你问他活着是为什么,有人会说是快乐,有的人会说是幸福,有的人会说是成功,但肯定没有人说“我活着是为了生气”。活着不是为了生气,没有人喜欢生气。


佛在心中,看谁都顺眼;魔在心中,看谁都不顺眼,其实不是生活当中不顺心太多,而是因为我们忘记了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学佛人要活着为众生,不要生气,要脱离烦恼。

“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一些事情,我们以为是没有的,实际上人一生很多事情我们不知道是有的,就像看不见的空气,我们依赖它生存,我们看不见的细菌会侵蚀我们身体。灯光有电,但电是看不见的,科学上讲是暗物质。明物质就像这些花,我们能看见;暗物质我们看不清楚。


一个人的缘分也是看不见的,有人经常问:“我有缘分吗?”“有缘分。但是是善缘还是恶缘就不一样了。”要想通想明白,有时候眼睛看得见的东西都不一定是真实的,不要太相信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