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車展的上帝視角 找到105臺全球首發新車背後的焦慮

全球首發車105臺,概念車64臺,新能源車174臺,4月的北京車展爭奇鬥豔、熱鬧非凡。三五年後市場會在手裡?誰也不清楚,這種未知感,就是焦慮。

北京車展的上帝視角 找到105臺全球首發新車背後的焦慮

如今,中國消費者對汽車的瞭解和要求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大家不再強調某個單一指標,需要的是越來越多有針對性賣點的車型,需要的是新的價格體系,需要的是更具體驗性的營銷方式。

國內乘用車增長髮力,讓北京車展多了一份無奈。畢竟,大城市限行、PM2.5標準推行以及雙積分的壓力,消費者在購車時更加謹慎。正如福特在發佈會多次提到的“在中國,為中國”戰略,國際品牌的焦慮在於如何“討好”消費者,當然,這並不是壞事,我們更願意把“討好”叫做“本土化”。

北京車展的上帝視角 找到105臺全球首發新車背後的焦慮

本土品牌們也有自己的焦慮,比如哈弗。

前幾年SUV在國內並不是很火的時候,長城掌門人魏建軍提前聞到SUV的市場先機,首先開始製造符合中國“特色”的SUV,當年H6無論外觀還是價格,都符合當時國人的審美觀,讓普通人覺得性價比非常的高。如今,寶駿、長安、吉利等國產車也有一批性價比高的SUV,反觀H6這幾代來的更新,無非就是一些小改動,沒有什麼特色創新。銷量的大幅下滑讓哈弗感到焦慮,這屆北京車展上,哈弗全新的F系列重磅亮相,NEW HAVAL能否引領SUV新潮流?還需要交給市場來判定。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百花齊放”的中國汽車市場,品牌的差異將變得越來越小,無論是國際品牌還是自主品牌,如何“討好”消費者都會是最核心的因素。Lynk & Co就是很好的代表,領克的銷售模式在每一個環節上都是新的。領克中心區別傳統經銷商的營運模式,不僅具有傳統汽車銷售店展示、銷售、售後服務等全部功能,還能夠為用戶提供在線銷售和獨特的店內體驗服務。

北京車展的上帝視角 找到105臺全球首發新車背後的焦慮

本土企業走出去喊了很多年,直到今天終於有了實質性結果。這份信心,源自於它們在國內市場的基礎,面對全球最挑剔、最願意接受新鮮事物的中國消費者取得成功,那麼在全球其他市場,他們也沒有理由缺席下去。

焦慮,是一種最直接的感受。焦慮,才會更加珍惜消費者,尊重對手。對於整個汽車行業而言,如何把“焦慮”轉化為“動力”,才是車企們需要反覆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