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東南亞第一人口和領土大國,印尼為何存在感這麼弱?

說到東南亞,相信在旅遊經濟的宣傳下,不少人對新馬泰國家都比較熟悉。提問: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是哪個國家?或許有人說是新加坡,畢竟新加坡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發達程度高。雖然,新加坡自20世紀60年代經濟便已開始騰飛,國民生產總值較高,比如2017年,人均GDP就高達57700美元,遠遠高於日韓等亞洲發達國家,但它卻不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

作為東南亞第一人口和領土大國,印尼為何存在感這麼弱?

之所以要舉例新加坡,是不想讓很多人混淆概念。所謂的經濟體,是指對某個區域的經濟組成進行統稱和劃分。不可否認,新加坡是很發達,但是新加坡地少人少,所創造的總體價值遠遠比不上泰國、印度尼西亞。事實上印度尼西亞才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

前文提到“亞洲四小龍”,這裡順帶提一下“亞洲四小虎”,即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四國。這四國在20世紀90年代經濟發展迅速,不過終沒能抗住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各國經濟下滑嚴重,在印尼,更是間接引發了令人痛心的1998年的印尼排華事件。

回到主題印尼上,陸地面積約190.4萬平方千米,排名世界第15位。海洋麵積高達316.6萬平方千米,比中國300萬平方千米還高。2017年,人口已超過2.6億,僅次於中印美,居世界第四位。同時,印尼也控制著馬六甲海峽這個世界級的戰略通道。

看這些數據,可以說印尼具備了可以和印度、巴西並肩的準大國資格,不過,事實卻並非如此。經濟上,就拿2017年的GDP來說,印度為24390億美元,居世界第七位,巴西為20809億美元,居世界第八位,而印尼僅10109億美元,居世界第十六位。沒有對比便沒有傷害。而政治上,在東南亞國家聯盟內部,印尼是無法成為主導者,在國際上,影響力也不如印度、巴西。

那麼,為什麼印尼成不了一流國家呢?雲石君將做簡要分析。

作為東南亞第一人口和領土大國,印尼為何存在感這麼弱?

印尼被成為“千島之國”,大大小小的島嶼高達17508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當然,島嶼這麼多,不愁沒海岸線和港口,利於發展外貿。不過,內部四分五裂的地理格局卻潛藏了很多危機,比如國家完整性受到威脅,各個島嶼間交通不便,經濟上自成一體等等。

印尼不同於英國和日本,本土間的關聯性很密切。印尼國土呈帶狀分佈,東西直線距離高達5000多公里。我們都知道,中國東西相距5200公里,南北相距5500公里。對比之下,便知道印尼東西距離的長度有多長。

印尼由蘇門答臘、爪哇、加里曼丹、蘇拉威西、巴布亞五大主島構成,也就是說還有17503個大小不一的島嶼散落在赤道兩側的太平洋和印度洋上。主島爪哇和蘇門答臘相距較近,可以通過跨海大橋,用公路、鐵路將二者聯繫。其它島嶼間的聯繫,多需要靠航空和海運來實現。

在中國許多地區,有一句響噹噹的話“要想富,先修路”,只有交通便捷,才能推動經濟發展的可能。顯然,對於印尼的眾多島嶼而言,交通便捷也是實現經濟富裕的重大前提。

航空、海運,各有各的優勢。航空速度快,但成本高,且運輸量有限。海運承載力強,成本低,但是速度慢。而能將二者融合的陸運,卻很難在印尼大規模實現。不得不說,交通運輸方式限制了印尼的經濟發展。

作為東南亞第一人口和領土大國,印尼為何存在感這麼弱?

地緣上四分五裂已是個無解的難題,居然,印尼地貌形態絕大多數都是山地,森林密佈,平原零散分佈,極度緊缺。也就是說印尼沒有可供大規模工農業發展的基本條件。規模相對較大的平原地帶,也不過是爪哇島上區區的13萬平方公里土地。這又極大的限制了印尼的現代化進程。

最後,位於赤道南北兩側的印尼,多受熱帶雨林氣候的影響,高溫多雨的條件下,並不是很利於工業的發展。在中國不少地方,在炎熱的夏季,有部分人會有高溫補貼,高溫假,可知,在高溫的條件下,人類工作效率,工作心態都與平常的不太一樣。不難想象,在一年四季高溫多雨的印尼,工作效率受到不小的影響。

當然,如今有許多降溫設備,不過,更多是腦力勞動者才能享用到。而在印尼,農林牧漁業佔比高達15%,從事農業人口約4200 萬人,還有那些不能在辦公室享受冷氣的工作人員,不少人要忍耐高溫工作。

同時,在雨季裡,也會嚴重影響響貨物運輸效率、室外勞動開展等等。這些都是印尼現代化道路上不得不考慮的實實在在的問題。

支離破碎的地緣結構制約了印尼各島嶼的交流,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工作效率。雖然,印尼地盤夠大,海岸線夠長,可是,因本身的地緣結構和氣候條件的缺陷,極大的限制了印尼的地緣經濟實力。雖然貴為東南亞第一經濟體,但實則很難實現經濟的大突破,沒有支撐其成為一流國家的經濟基礎。在政治上,也會有較大的內部矛盾和國家分裂主義的傾向。而在軍事上,各版塊各自為政後,在面對強大的外部威脅時,印尼難以形成一股合力,齊心應對外敵,反而會很容易被外部勢力各個擊破。

所以,面對成千上萬的島嶼,印尼也只能望洋興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