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从未走远!

世界上有一种爱,

是严肃的,

是沉默的,

这就是父爱。

它如山一般坚实伟岸;

如咖啡一般苦涩却又醇香;

如茶一般平淡而亲切。

爸爸的话从来不多,

但他的爱如影随形。

父爱,从未走远!

对于父爱,

我们一般羞于表达。

最多也就是回老家,

陪着父亲喝喝小酒,

听他念叨过去的美好。

父爱,从未走远!

曾经的他,

那么强壮,

轻而易举地将你托起,

手掌落在屁股上,

是那么的疼。

但,

措手不及间,

他已佝偻,

儿时眼中的壮汉,

现在甚至需要你的搀扶。

父爱,从未走远!

其实面对父亲的老去,

我们不必伤感,

因为,

我们也正在成为他。

父爱,从未走远!父爱,从未走远!
父爱,从未走远!父爱,从未走远!
父爱,从未走远!父爱,从未走远!

父亲节并非“泊来”的节日,中国也有自己的父亲节,中国的父亲节起源,要追溯到民国时期,1945年。1945年8月6日,上海《申报》刊文《八八父亲节缘起》。文章称:美国为纪念欧战中阵亡将士的妻与母,曾发起创立母亲节。而今,中国也应该发起创立自己的父亲节。因“父”字形同“八八”,且“八八”读音也与“爸爸”相同,故号召上海市民,一同来过“八八父亲节”。当时,日军虽败局已定,但尚未投降,上海仍在其控制之下,这一倡议“暗中表示怀念祖国之意”,实有风险。文章末尾,公开署名的首倡者共10人,分别是:颜惠庆、袁希濂、陈青士、梅兰芳、史致富、严独鹤、费穆、陆干臣、富文寿、张一渠。

8月8日,上海发起了庆祝父亲节的活动,市民立即响应,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联名请上海市政府转呈中央政府,定“爸爸”谐音的8月8日为全国性的父亲节,在父亲节这天,人们佩带鲜花,表达对父亲的敬重和思念。

父爱,从未走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