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年轻时去过的地方,影响着你的一生

你年轻时去过的地方,影响着你的一生

1

我一直坚信,人这一辈子,见得越多,越不后悔

如果你问我,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来说,什么最重要?

那么一定是,眼界

有一个学妹对我说过,这辈子最不后悔的事情,就是去香港读了研,在九龙生活了两年。

哪怕是文科硕士读的感觉像是废了半条命换来的学位,但是在香港的日子始终令她终身难忘。

这个素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的成市,让越来越多的人想从中找打自己的位置。

学妹说,她终于在一个不算辽阔的世界里,发现人和人之间是如此不同,大家想要的东西也是如此不同。

如果有机会的话,你要在年轻的时候,去香港看看。

它给你多样化的价值观,它告诉你人生不只有一种活法。

你年轻时去过的地方,影响着你的一生

2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去过 100 个以上的国家是种什么样的体验。有一个答案令我印象深刻。

懂得了这世界上没有所谓天然正确和绝对政治正确,能够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以及其衍生出来的思考方式。

在这个充满偏见,不理解,甚至意见不同便恶言相向的时代,能够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不同的活法,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它直接决定了你的气度,你的待人接物,你的胸怀抱负。

当一个人,看到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自然会思考,别人为什么要这么活,自己应该怎么去活。所遇与内心的所思结合起来,明亮了眼眸,充盈了精神,体验了生命,改变了人生。

然后,你就不必去理会三线城市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

因为她们并不知道 30+ 的姑娘,

有事业,有爱情,多姿多彩地生活着,还抱怨时间不够用,还有太多精彩没来得及去体验的大有人在。

她们骄傲地活在商业社会以及她们想要的爱情里,和世俗想象的大龄剩女的惨淡现状根本就是两个世界。

然后,你也不必去理会小学同学对你说,那个小城市的机关里是多么的其乐融融,他们下午三点,还组织一起打羽毛球呢。

......

你年轻时去过的地方,影响着你的一生

3

若有人问:香港是什么?

也许每个人都会有他的答案:自由港,中国人心目中的外国城市、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城市,东西文化交融的地方,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购物天堂,衰落的东方之珠、闹独立的南方之城……

这里,又和深圳有所不同。目及之处,随处可感深圳这个城市的快速变化。

人们骑着共享单车穿梭在大街小巷;

站在路口,滴滴打车就可以搞定一切;办公楼里,无人售货自助便利店正在新零售市场杀出一条血路……新兴产业在深圳遍地开花。

此时的深圳,早已不是昔日的小渔村,年青人都在演绎着新时代的中国梦。

而香港,则仍然保留着昔日城市的石板路,保留着它没有开发的一片片青山绿水,保留着它教育的淳朴本质。

这个700万人口的弹丸之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稳定健全的社会制度,成熟的公民意识,相应的医疗、司法、教育保障,尤其是对孩童教育的高度重视,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你年轻时去过的地方,影响着你的一生

4

在老家我有一个9岁的表弟,小学3年级。虽然说生活在3线城市,但他的父母是非常开明的。

1月份的时候,学校在寒假时组织了一次外出的活动;5天4夜,我小姨完全没有考虑就答应了。

当然了,他们也有担心的地方,体验不好:孩子太小,看也记不住,去了也白去,浪费金钱和精力...

其实我知道,最担心的还是孩子的安全问题,毕竟一个连自理能力都没有的孩子出远门很让人担心。

但后来发现这些担心都是徒劳的,表弟回来之后每天都跟我们讲大学里面看到了多少歪果仁,迪士尼多么多么好玩、大街上的高楼大厦多么宏伟、坐长青隧道多么多么有趣...

他爸爸就感叹道,这次不虚此行啊~

后来我问作为教师的姨夫:为什么你一定要表弟参加这次活动?

姨夫给了我一个完美的回答:

孩子成长过程中,语数英的知识,钢琴美术体操的技能,是硬功夫;性格、情操、眼界、心理等则是软实力。

就像一台电脑,硬件固然重要,核心竞争力其实是软件。

软实力,是最重要、最核心、最能影响发展、最能营造幸福人生的关键因素。

你年轻时去过的地方,影响着你的一生

5

我认为,对已经处于大学生活的我们来说,“游学”应该是包含旅游和学习两个部分,但是在游历中学习,还是在游历的过程中,去好的大学短期深造,或者拜访,结识当地的学者,或你感兴趣的专业领域的牛人。

的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要学会思考,游学,也要深度体验。两者结合,才会真正发生作用。

游学,可能会是你年轻时的一笔最有价值的财富。

我走过的山路是徐霞客曾经留宿过的;

我走过的关隘是六国曾经逡巡而不敢前的;

我驻足远眺的城楼是于谦曾经坚定守卫过的;

我现在能驰骋由缰的西北草原是霍去病曾经为之而奋战过的...

古人喜欢一边备考读书一边游历四方增长自己的见识,碰到志同道合的人可以把酒当歌,一如杜甫遇李白;遇到伯乐还能接受赞助、上京赶考,一如甄士隐之于贾雨村。

你可以看看杜甫的人生,若不是游学,又怎么能够写出“一览众山小”这样的诗句?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