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在身边 筱静「端午话龙舟文化」慈禧赐号的佛山盐步老龙

三、筱静[端午话龙舟文化]慈禧赐号的盐步老龙

上篇讲到,石楼大鸟龙是广东三条真龙之一,但在讲“大乌龙”之前,必须先讲讲这条真龙龙爷——盐步老龙。

非遗在身边 筱静「端午话龙舟文化」慈禧赐号的佛山盐步老龙

盐步老龙礼俗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盐步老龙”是全国现存最古老的龙舟,在明朝宣德七年(1432年)由村民合资所建,至今年已有586岁,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盐步老龙”不含龙头、龙尾,全长36.8米,全身均为坤甸木制成,重达4吨。有座位68个。与泮溏凸眼龙、白沙红龙、广州石井古鑑大头龙、雅瑶东涌龙并称为“五京奎”。盐步老龙颔长白须,在众多龙舟中,带长须的不多,长白须的更是绝无仅有。

非遗在身边 筱静「端午话龙舟文化」慈禧赐号的佛山盐步老龙

盐步老龙

盐步老龙礼俗省级传承人邵钜熙(熙叔)介绍:平时盐步老龙的龙头和龙尾都供奉在佛山盐步华光庙内。船体则埋在盐步三新村的龙涌。而今年的农历四月十五那日,已经“起龙”,将在6月18日(五月初五)前来广州荔枝湾“探泮塘契仔”(探干儿子),想一睹真龙风采的约好了,那日筱静也会前去。

说到“探契仔”,就不得不说说这段佳话:

明朝万历年间,有一年的端午节,珠江依例举办龙舟赛,那时年已百岁的盐步龙舟和广州泮塘五约的龙舟都进入了决赛。在决赛当天,临近终点时,盐步老龙仍一舟当先,眼看夺标在即。不料稍微落后的泮塘五约龙舟,站龙头的青年突然一个鱼跃飞身扑向浮漂,抢下了锦旗。随后以冠军名义领了奖品和烧猪。

泮塘龙舟回村后,村里长者得知详情,认为胜之不武,夺锦的应是盐步老龙。便派人把锦旗烧猪送回盐步。盐步长者则认为泮塘龙是以巧取胜,理应夺锦。第二日又派人将锦旗、奖品送回泮塘。如此一来二往,最后两村老人合议,两龙上契和亲吧,盐步老龙年长有须,当契爷(干爹),泮塘龙年幼作“契仔”(干儿子)。从此这两父子,每年都带上礼物互相探访,至今已延续了近五百年。

相传,当年慈禧太后偶尔听到赛龙结谊这故事,便赐盐步龙舟为「盐步老龙」之称号,同赐12支「雉鸡尾」、一面「百足旗」为标志;也赐予泮塘龙九支「雉鸡尾」。

从此,佛山的「盐步老龙」成为岭南第一真龙,正如其传承人熙叔所说:是资格老、姿态老和形态老的尊者。现已不再参加任何赛事。

非遗在身边 筱静「端午话龙舟文化」慈禧赐号的佛山盐步老龙

老龙巡游

但每年农历四月十五,盐步老龙依然会“起龙”助兴。

端午节那日,盐步老龙也依旧会带上礼物到广州荔枝湾探望“契仔”泮塘龙;翌日泮塘龙也会带上礼物到佛山盐步探望“契爷”。几百年过去了,泮塘龙每年都依旧送回两支复刻版的夺标黑纱锦旗给盐步老龙,上书:“昔日夺标同鼎甲,当年沧海占群龙。”

而盐步老龙也会相赠泮塘龙两支复刻版锦旗,上书:“昔子交情詹子曰,幸同夺锦忆当年。”赠给泮塘三约、四约龙舟的锦旗,文字上略有区别:“昔日夺标同结契,当年沧海占群龙”。

当两仔爷并列巡游时,细心者都会发现,广州泮塘龙舟的龙头必定比佛山盐步老龙的龙头稍微落后,以示老龙地位尊崇。真正的广佛一家亲啊!

凭此佳话,400多岁的广州泮塘仁威龙也继佛山盐步老龙,番禺石楼大鸟龙之后成为广东珠三角第三条真龙。详情下篇再续。

非遗在身边 筱静「端午话龙舟文化」慈禧赐号的佛山盐步老龙

老龙风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