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教育水平=阶级跨越?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977402/answer/342776710

姑父在席间委托我爸找在教育局的朋友问问,看看已经有上海户口、快要入学的小外甥能不能上我们这儿的实小。

这个事让人喷饭之处在于:表姐和姐夫从上大学开始就在上海生活,也看准机会拿到了户口,在房子有涨势的时候耗尽了两家家底,终于在青浦买到了一套二室一厅的房子,到头来却还要把孩子送回苏北县城老家读小学(估计未来初中高中也在老家读)。想当初家长们劝他们留在老家,在退一步去无锡、常州也行的时候,他们和知乎上许多人说辞一样:要为了下一代少奋斗过得舒服。然而现在情况是,上一代一个月紧巴巴地拿着二万五的收入还要还房贷,下一代还是要回苏北和当地孩子参与地狱难度的搏杀,这不得不让人感到讽刺。

后来我问了表姐为什么这样子,表姐说其实从幼儿园开始俩人就吃不消了,周围家长都有钱给娃报这个班那个班,他们省吃俭用也只够给娃报个学前英语班,这样下去娃和周围孩子差距肯定会越拉越大的,从大学起就是健身房常客的姐夫只好停掉了健身卡,牺牲自己的身材给娃凑够上辅导班的钱才又报了一个围棋班。上海大部分重点小学基本上集中在杨浦、黄浦、徐汇这些老城区,青浦仅有的几所重点小学根本上不到,所以只能想办法找人看能不能把孩子送回老家上学。

许多人说大城市或者一线城市怎么好,各种资源丰富程度不是小城市小县城能比的,但是他们很显然是没有学好田忌赛马,不错,一线的资源是好的,但是基本上都是集中在

学区房=教育水平=阶级跨越?

抱歉,没在北上广深待过,只好拿个南京地图代替。

但是来大城市闯的,大部分工薪阶层,未来安家都是安在

学区房=教育水平=阶级跨越?

也就是说,所谓大城市的好资源,你基本上享受不到,能享受到的,比你那十八线县城还差。

总的来说,齐王的马肯定比田忌的马跑得快,但是,齐王的下马,肯定跑不过田忌的上马和中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