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产品丰产不丰收,蒜薹免费采摘,养殖户鲜奶含泪浇地,谁之过

在每年的5月上旬,正是蒜薹上市的时分,去年的蒜薹价钱很低,很多蒜农觉得今年种得人肯定少了价钱应该就能上去,抱着庄稼不收年年种的心态,后果还是供大于求,加上无良的收购商家死命压价,价钱依然不尽人意。好多地方人工采摘蒜薹要付人工费为0.4元至0.5元一斤 ,令人伤心的是,收购商的价格和人工费一样,为了不影响到后期大蒜的长势,好多种植户不得不违心地让人免费来地头采摘。

农副产品丰产不丰收,蒜薹免费采摘,养殖户鲜奶含泪浇地,谁之过

各地滞销的农产品层出不穷,难道是丰收了造成的错?

每年都有新闻报道农产品滞销,农民丰产不风收,有的养鸡专用户因为没有销路含泪把鸡蛋扔掉,还有养奶牛的养殖户把鲜奶含泪浇地,种植莲藕的农户用莲藕喂家畜等等。在广大的国内地区,这样令人心痛的故事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几年非常多!一边是农民农产品出售难,价格低,然而在城市却是市民买的贵”,城中的市民常常埋怨果蔬价格太贵,吃不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农副产品丰产不丰收,蒜薹免费采摘,养殖户鲜奶含泪浇地,谁之过

其实,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其一:农产品都是时令性的居多,到成熟期后会出现集中上市的现象,形成了市场供过于求。

其二:农产品产销信息不对称,往往是看什么种养业挣钱了就会跟风种植或养殖。

其三:种植的果类蔬菜种类单一,生产的产品的品质不高,道致没有市场。

其四:销售途径往往靠的是收购商,没有其他销售,一旦收购商压价或者没有收购商就会形成价格低或者滞销现象。

农副产品丰产不丰收,蒜薹免费采摘,养殖户鲜奶含泪浇地,谁之过

分散运营就容易呈现农民在提升农商品质量方面,爱莫能助,商品同质化严重,缺乏中心竞争力,价钱容易遭到行情动摇的影响。再加上很多农民不懂得预测行情,自觉种植或许养殖,而销售途径又绝对单一,农副产品的滞销/卖难/买贵的怪循环就会不时重演。

农副产品丰产不丰收,蒜薹免费采摘,养殖户鲜奶含泪浇地,谁之过

这种现象应该怎样处理呢?有网友说可以采用种养结合的方式,一份土地,两份收益,最大限制的降低单一的种植业和单一的养殖业的风险,有人说可以等候农业产业化结合体的呈现,有人说最好消灭中间商,你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