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們”也跳水了!堅守白馬還是擁抱成長?

6月27日大盤再度收跌超1%,值得注意的是,茅臺、五糧液、片仔癀、美的、格力等前期較為抗跌的藍籌白馬股出現了大跌,而TMT為代表的部分成長龍頭股卻逆市上揚。

當前時點,是繼續堅守白馬龍頭股,還是佈局成長股,市場專業觀點對此產生了分歧。

針對今日股王茅臺領跌一線白馬股的情況,有機構表示,近期以來拖累大盤指數的罪魁禍首,是過去兩年來獲利巨大的藍籌股,這批巨量資金將分批撤離,調倉至有業績增長潛力的優質成長股。

楊德龍:只是補跌

繼續堅守消費白馬

但前海開源楊德龍對此並不認同,楊德龍認為,6月27日滬深兩市繼續出現了調整,特別是權重股調整幅度較大,拖累了整個大盤的表現。

一些前期表現比較堅挺的消費白馬股出現了補跌。原因是受到了獲利回吐的壓力,像白酒、醫藥、食品飲料等行業的龍頭股出現了一定的回調。

這兩天的走勢和前段時間有了比較大的差異,這是一個階段性的現象。這段時間,可以趁機來配置一些調整到位的消費白馬股,等待市場的反彈。

楊德龍認為,相對而言,白馬股更加具有防禦性,特別是消費白馬股,在這輪調整中跌幅很小。

楊德龍指出,和三年前相比,市場的結構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根據統計,三年前70%的市場的資金都來自於散戶投資者,而90%的成交量是散戶投資者貢獻的。

但是經過過去三年市場結構的調整,很多散戶投資者配置的一些中小創個股出現了大幅下挫,而機構配置的一些藍籌股白馬股出現了大幅上升,導致投資結構實際上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現在散戶投資者的資金量已經回落到50%左右,而從成交量來看,散戶成交量佔比也回落到60%左右,可以說市場已經逐步進入到一個機構主導時代。

在這種情況之下,大家要及時地轉變投資理念,去配置一些機構偏好的價值股,才能夠獲得比較好的業績回報。配置一些小盤股或者是績差股,可能就會遭到比較大的回調壓力。

過去三年本人一直倡導價值投資,希望廣大投資者能夠用做企業的思路來選擇個股,而不要用炒股票的思路。這樣才能夠抓住當前市場轉變的趨勢,去做好企業的股東,而不是去做差價。

楊德龍並表示,在這段時間A股市場持續調整的時候,外資仍然在不斷流入到A股市場,唯一的差別是四五月份外資主要是流入到一些大盤藍籌股、優質白馬股上,而近期外資開始流入到一些中小創的股票上。

這說明了外資做投資主要是看公司的基本面,如果公司基本面良好,而股價出現了大幅下挫,外資就願意去抄底。所以從外資的選擇來看,無論是優質的藍籌股,還是優質的成長股,只要價格跌到足夠便宜,都會積極的進行佈局。

天風證券:成長股迎抄底契機

而天風證券策略團隊則看好成長股。天風證券在最新研報中表示,6月至今的產業資本增減持數據再次發出買入信號,(並且是剔除了股權質押自救增持後的數據),顯示成長“出奇”迎來底部佈局的契機。

如下圖所示,所謂產業資本增減持,就是上市公司重要股東買賣自己公司股票的行為。這一數據從07年開始每天更新至今,我們將其做成月度數據,不管是對於A股整體而言,還是對於某類風格的股票而言(當然,成長風格要比其它幾類風格來的更加靈敏,因為民營企業的增減持更加市場化,其集中在成長風格的成分中),一旦我們發現了產業資本增持家數/減持家數這一比例出現明顯提升,要麼是一輪大行情啟動的先兆,要麼是市場企穩反彈的一個重要信號。

“茅臺們”也跳水了!堅守白馬還是擁抱成長?

關於產業資本增減持的領先指標,其中需要解釋的一點在於,很多人擔心,股權質押爆倉風險會帶來很多股東的被動自救增持,導致最終的產業資本增減持數據並非股東和高管市場化增減持的結果,從而使得信號失效。

因此,在6月的測算中,我們將股權質押面臨爆倉的公司發生的自救式增持進行了剔除:6月至今,發生增持的成長風格公司一共122家,其中因為股權質押接近平倉線或者預警線而發生增持的一共28家,佔比20%左右。

如果將其剔除,我們發現6月產業資本增持/減持的比例仍然出現了明顯提升,發出買入成長的信號。

“茅臺們”也跳水了!堅守白馬還是擁抱成長?

而對於代表藍籌的滬深300,天風證券並不看好。天風證券表示,下半年滬深300的盈利增長將隨著PPI下臺階進一步回落,疊加棚改貨幣化的放緩,可能進一步下調滬深300的盈利增長預期。

預計創業板指內生增速回升到23%、外延併購貢獻10%、外延併購後遺症拖累5%,增速整體水平回升到接近30%,因此相對滬深300回落而言業績趨勢更佔優。

“茅臺們”也跳水了!堅守白馬還是擁抱成長?

本文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