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瘡(民間故事)

從前,有一個小商販的綽號叫王二麻子。其實,王二麻子的臉上連半個麻子點都沒有。只是因為他是一個推著車子,走村串戶販賣鍋、碗、瓢、盆的小生意人,平時為人處事心眼特別多、猴精猴精的,只能佔別人的便宜,從不肯吃半點虧,所以,七里八鄉的人們才送給了他這個綽號。開始時,他聽到別人這樣叫他,還十分惱怒,時間長了,他也就慢慢地接受了。後來,就連他自己在遊村串巷時,也這樣吆喝開了:“王二麻子鍋碗瓢盆來嘍!”

這天傍晚,王二麻子做生意回來,正低著頭,推著獨輪小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聽見前面有個人的說話聲:“捎捎,捎捎。”他忙抬起頭往前看去,可是,前面沒有人呀。他轉眼四下一看,哪裡都沒有人呀,心想真是活見鬼了。他繼續走著自己的路。可是,他低頭走了沒有多遠,又聽見前面有個人的說話聲:“捎捎,捎捎。”他又抬頭四下一看,到處仍然不見一個人影。這時,他便懷疑是自己的耳朵有了毛病,就只管走自己的路。誰知,他又走了沒有多遠,又聽見前面有個人的說話聲,還是說:“捎捎,捎捎。”他又四下看了看,還是不見一個人影。他想自己的耳朵真是出了毛病,回家後得去找醫生看看了。他低著頭,推著車子,加快了步伐,天眼看著就要黑了,得快點往家趕。讓他萬萬想不到的是,奇蹟在他眼前發生了。他又走了沒有幾步路,看到路邊有一小堆金元寶。他開始看到金元寶的時候,還認為是誰家上墳時候,弄丟的用金紙做的給死人燒的紙元寶。但當他停下車,蹲下來用手一摸時,卻大吃了一驚,原來地上是一堆貨真價實的真金元寶。他數了數,共有13個。這時,他的心跳加快了,他看看四周沒有人,趕緊把金元寶裝進了隨身攜帶的布袋子裡,推起車子大步流星地往家裡奔去。他進村的時候,有人和他打招呼,他也顧不上搭理,迅速趕到家門口,逃也似地進了家門。

王二麻子回到家後,就把裝著金元寶的布袋,趕緊放到了自己睡覺的裡屋的箱子裡了。由於他一路走得快,再加上心裡總有些擔驚受怕,他這次回到家感覺特別累,所以,他一吃過晚飯,便倒在床上,矇頭大睡了。他本來想等睡到半夜,再起來把金元寶放個更隱密的地方,結果自己一夜都睡得像死豬一樣,一覺睡到大天亮。他睡醒後,沒有像往常一樣馬上起床,準備著出門去做生意的事情,而是繼續躺在床上,想著該把金元寶藏在哪裡最好。他在床上一直躺到了半上午,思來想去,覺得還是把金元寶埋藏在院裡的天井裡好。他這樣決定以後才起了床,草草地吃過飯,就把家裡的一箇舊黑瓷罈子找了出來,用抹布將壇裡抹了好幾遍,抹乾淨後,準備把金元寶放在壇裡,埋藏在地下。可是,讓他大吃一驚的是,當他小心翼翼地打開布袋時,卻發現裡面連一個金元寶也不見了,布袋裡是一窩腥臭的小癩蛤蟆。他頓時傻眼了,像個一下子洩了氣的皮球似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百思不得其解。他想夜裡不可能有人到他屋裡來的,即使自己睡覺再沉,如果有人到屋裡來,自己也不可能一點也不知道。況且,沒有任何人知道他拾金元寶的事。既然事已至此,留著這些小癩蛤蟆有何用呢?於是,他將布袋提到了院子的水道眼跟前,把小癩蛤蟆倒了出來。巧的是,水道眼也和隔壁的劉三根家通著。他本想讓這些小癩蛤蟆從水道眼往街上跑,誰知,這些小癩蛤蟆都從水道眼蹦到劉三根家裡去了。他還怕劉家怪罪自己給人家家裡放了些腥臭的小癩蛤蟆,去糟蹋人家,趕緊離開了水道眼。

一連幾天,王二麻子都心神不定,他怎麼也想不通,金元寶一夜之間咋就變成了小癩蛤蟆。再說了,這些小癩蛤蟆沒有往街上跑,又跑到了鄰居家,雖然自己不是故意的,如果讓人家知道了是自己放出去的,人家會怎麼想,會不來找自己的麻煩嗎?況且自己又不能將金元寶變成小癩蛤蟆的事說出去,即使真的實話實說了,別人也不會相信,反倒會說自己故意編造理由,這件事就會越描越黑了。他白天出去做生意,到了天黑時,都故意回來得很晚,怕劉三根來找自己的麻煩,儘量避開吧。幾天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了,一切風平浪靜,王二麻子想著一切都過去了,心裡也輕鬆了許多。

這天,他因為生意不太好,天還不黑就回家了。可是,他剛回到家,腳跟還沒有站穩,劉三根就找進了家門。他一見劉三根來了,心想壞了,人家一定是為了那些小癩蛤蟆的事,來找自己論理了。想不到他滿臉堆笑,正準備開口給劉三根賠理道謙時,劉三根卻神秘地把他拉到了屋裡,拿出來了一個手提布袋,從裡面掏出來了幾個金元寶,並悄悄告訴他說,這些金元寶是在水道眼旁邊發現的,想著一定是他王麻子的金元寶,不知道咋被水從水道眼裡衝過去了。劉三根說,自己不是愛財的人,不是自己的財不能要,就給王二麻子送過來了。王二麻子瞪大眼睛一看,這些金元寶正是自己從路邊拾回來的。他回想著這件事兒的前前後後,想了好大一會兒,想起自己在路上聽到的“捎捎”的說話聲,終於弄明白了。於是,他便把這件事兒的來龍去脈,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劉三根。劉三根聽後,才知道是那些小癩蛤蟆蹦到了自己家後,又變成了金元寶。兩個人仔細地分析了全部情況後,一致認為,這些金元寶本該是劉三根家的一筆財,不是王二麻子該得的,只是讓王二麻子給從外邊為劉三根捎了回來。平時愛佔便宜的王二麻子,這回倒很知趣,便對劉三根說,這是他的財讓他還拿回家去,自己不能要。但劉三根還是有點過意不去,就對王二麻子說,這些元寶既然你幫我捎回來了,也有你的一份功勞,他就拿出了一個金元寶,硬塞給了王二麻子。王二麻子和劉三根推來搡去,王二麻子一再說,不是自己的財自己不能要,就是要了,元寶還會變成小癩蛤蟆的。劉三根說,如果金元寶又變成了小癩蛤蟆,還讓他放到水道眼裡。最後,王二麻子實在拗不過劉三根,還是勉強要了一個元寶。可是,王二麻子對得到的這一個元寶,還是有點不放心,他放在家裡,一直不敢拿出來花,等著變成小癩蛤蟆。待過了一個月,他發現金元寶沒有變成小癩蛤蟆;過了三個月,還是沒有變成小癩蛤蟆;過了半年,仍然沒有變成小癩蛤蟆。一年後,金元寶仍然是金光閃閃的金元寶。王二麻子想這可能是自己該得的一個金元寶了。後來,他也就不把這件事再放在心上了。關於金元寶的事就算過去了,一切都回歸生活的正常狀態了。

王二麻子回家後,仔細算了一下賬,他用在治瘡上的全部開銷花費,正好是一個金元寶的代價。他思前想後,終於明白了,自己生的這個奇怪的瘡完全是緣於自己不該得的這一個金元寶。自己將這個金元寶開銷花完了,瘡也全好了,說明這個金元寶仍然不是自己該得的財。他細細想來,自己拿這個不該拿的金元寶真是太不划算了,生了個大瘡白受疼活受罪不說,還白白耽誤了半年的生意。他這個精明的生意人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又一次證明了一個古人傳下來的道理:不是自己的財不能得,得了是禍不是福。

從此,他在以後做生意時,打死他也不敢再佔別人的便宜了,以誠信為本,文明經商,受到了百姓的好評。他也生意興隆,財源茂盛,生意越做越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