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濒临消失的五大绝美景点,敦煌月牙泉居首,你去过几个?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发展,以及气候、地貌等各方面影响,有些绝美景色,虽已屹立千年,凝结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人类的精神文明,却有可能撑不过下一个百年。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逝去。1、月牙泉,位于甘肃敦煌西南五公里处,其形状酷似一弯新月。月牙泉“沙水共生、山泉共处”,泉水不为黄沙掩盖,堪称沙漠奇观。两千多年来,尽管风沙肆虐,月牙泉依然碧水粼粼。

月牙泉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等综合原因,近年来月牙泉水位急剧下降,水域面积迅速锐减,已成为中国濒临消失的五大美景之一。2002年,敦煌启动封井工作,关闭月牙泉周边的所有自备机井;2006年,敦煌开始“引哈济党”工程,总投资约11.6亿元人民币;2007年,甘肃斥巨资4009万建设月牙泉水位应急治理工程。月牙泉可能消失的原因:水位下降、鸣沙山向月牙泉移动。

2、莫高窟,以绝美的壁画和精致的佛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规模巨大,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艺术宝库。


随着生态的恶化,加速了对敦煌莫高窟千年佛教壁画的破坏,风沙对莫高窟崖体的风化和壁画的磨蚀也是长期难以克服的难题。而游客呼出的气体,对壁画也会起到破坏作用。这些都将导致莫高窟最终走向湮灭。无数敦煌守护者守护着这些文物,因为他们保护着文物,让文物不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

3、万里长城,是中国的象征,由于年代久远,长城近三成已消失,风雨侵蚀、人为破坏、缺乏维护管理,一些地区文化价值较高的明代长城文字砖被偷盗、拆解、贩卖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荒居野外的古长城生存状况堪忧。

2014年中国长城学会调查显示,明长城的墙体只有8.2%保存状况较为良好,而74.1%的保存状况较差,甚至只剩下了地面的基础部分。稍微碰触城墙,就会有薄土落下,不少烽火台的砖瓦脱落,部分墙体出现倾斜,有些经风雨侵蚀已被掏空,留下数个大洞,可能一场暴雨就会坍塌。


4、东川红土地,位于昆明市东川区新田乡,这里方圆近百里的区域是云南红土高原上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红土地,被专家认为是全世界除巴西里约热内卢外最有气势的红土地。放眼望去,远远看去,就像上天涂抹的色块,色彩绚丽斑斓,衬以蓝天、白云和那变幻莫测的光束,构成了红土地壮观的景色。

红土地主要是因为人为和天气自然因素加速“红土沙漠化”。过度开发,滥伐森林,加上土壤本身的特性,红壤区的土壤生产力低下,水土流失严重,并在不少地区严重退化,形成“红色荒漠化”。陡坡开垦或过度垦殖,或者毁林开荒,砍林取薪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形成“红色荒漠”。红土地可能消失的原因:为改良土壤,防止水土流失,退耕还林,停止种植。

5、怒江大峡谷,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开始奔腾,流经西藏、云南,进入缅甸,最后汇入印度洋。这条已被联合国确认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唯一一条没有修建大型水坝的主要河流。是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险奇和最原始古朴的大峡谷。


雪山、峡谷、飞瀑、大江,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峡谷风情画。如今,峡谷和雪山相辉,美丽和贫困交织,这个被称为世界上最长、最神秘奇险的大峡谷,因为闭塞和偏远,还保存着最纯朴的自然风景和民族风情,已成为驴友们心目中的旅游圣地。可能消失的原因:建水电基地,未来随着水电大坝的建设,怒江奇观将不复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