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神秘的“命”影响最大?看完,你将不再迷信,改命有望!

为何说神秘的“命”影响最大?看完,你将不再迷信,改命有望!

续上文《揭秘命、运、风水、祖德的玄机!深度又接地气,看完即可用!》

四:神秘的“命”对于人生成就的影响最大

上面这些所有的,对于人一生成就影响的因素,核心上都必须服从于一个最高,最大,最根本的因素,服从于一个决定性的力量,就是“命”。

孔子是“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请注意,这还是孔子这种勤学勤思考的人,五十岁才懂了一点“命”。绝大多数的人,是一辈子都不知道“命”是什么,稀里糊涂的过完一生的。简单一点说,就是“懂命的人,人生就是驾驭自己的命运;不懂命的人,一生被命运所驾驭!”

关于什么是“命”,很难解释的。我也快五十了,按道理,过两年就明白“天命”了,现在还不懂。不过不妨碍我现在乱说一气,乱讲一点,大家也乱听,别太当真了。最好等我五十岁以后再来听我讲,可能会正确一些,现在就先胡说八道一下好了。

“命”,简单一点说,就是人生的蓝图和设计。用“唯物”一点的话说,就是人生目标,人生规划,理想志趣之类的东西。

命是人生最有决定力的因素。比如,“命与风水”的问题中,风水这种“地理因素”需要服从于“命”要求的案例:如果你的人生目标,是要取得俗世的成功,当然是生在北京最好,而不是生在青海的高山上。不过如果是要修行,参悟智慧,做隐士等等,显然北京就不是个好地方。选择青海,西藏就要好得多。

“命与时运”的问题相互关系问题:前面说了,李泽楷要想当小超人,当然最好是和平时期。不过如果他想当“英雄豪杰”,恐怕和平时期难免庸庸碌碌一生,只有战争时期,他才会有一展身手的机会。所谓的“时势造英雄”。所以,佛家才说“日日是好日”,每一刻都是最好的日子,取决于你要做什么。当前教育的衰败和问题重重,其实也是成就“今日学堂”的好日子,如果一切ok,学堂又有何价值呢?我们又何必存在呢?

比如炒股,也是“日日是好日”,只要把握了趋势,就可以“年年赚钱”,无论涨跌,关键是你的目标是什么。因此,只要心中选择了目标,就可以设法“应时而动”,去有效实现人生的目标成功。有时需要“动”,有时需要“不动”,“动和不动”的时机,是由人来把握的,也可以改变和利用的因素,是根据自己有意和无意选择的人生目标来决定的。当然,动对了,就“成功”,就“赚钱”。动错了,就失败!成和败,也是由个人想要达到的目标来“决定”的。

上面这种解释,是比较浅近的解读。我们还可以更深入地解读什么是“命”。

彻底的唯物论,是不可能承认有“命”的。因为在彻底的唯物论看来,生命是偶然的,人生也是偶然的,我们仅仅是偶然地被父母创造出来的一个偶然的人生罢了。既然一切是“偶然”的,怎么可能会有必然的“命运安排”呢?显然是胡说八道。

真要讲清楚什么是“命”的话,还是得“唯心”一点才能说清楚。因为中国的这些古老的文化思想,本来就是建立在“唯心论”的基础上的。光想要楼上的东西,却拒绝它存在的地基,当然就解释不清楚了。所以我下面就用“唯心论”解释一下“命”是什么。

这里特别强调: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就不要看我下面的话了,免得看了又来骂我。下面的内容,只是写给喜欢听我胡说八道的糊涂人看的,某些自以为清醒的“明白人”就不用来看这些糊涂话了。我也不知道自己讲的这些东西到底对不对,我还没有到“知天命”的年龄。因此仅仅是根据中国传统的佛学和道学的基本原则和理论,来解释什么是“命”。只不过把一种古老的理论,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另一种”解释方式介绍给大家开拓眼界罢了,不信的人就不必看了,更没有必要执着和纠结,来说什么怪话。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算命”一说,很多人半信半疑的。其实真说起来,“坚决不信”的人很少,特别是年龄大的人,更不敢说一定没有“命”这回事情。因为他们经历遇到无法解释的“怪事”太多了,已经让他们不敢像少年人一样“意气风发”,无知无畏,敢于蔑视和否定一切。所以对“命”的事情,基本上在将信将疑中,更偏向于“信”一些。

有人应该读过【了凡四训】,这就是“命”的原理和表现案例。“算命”就是有些禀赋特别的人,能够通过一些看得见的线索,“看到”你灵魂深处的人生设计道路。古史上还有专门的记载,历史上专门有“人物志”的记载,专门记录一些奇怪的人物和事迹,比如【三国志】就专文记录了几个这样“铁口”超能人士当时预测别人命运的记录(还都是当时的达官贵人),各位恐怕不会认为史家是乱写乱编的吧?

国内外都有这种类似“算命”的说法,有很多应验的例子(当然也有很多失败的例子),这些应验的例子,显然不是能够“蒙”出来的概率,他们背后一定有某种我们尚不知道的运作机制。既然解释不清楚,还是“存疑”好了,没有必要断然否定。

现在的西方心灵学说,已经承认:人生不是偶然的,生命有其目的和意义。在人生下来之前,是有一个灵魂的计划和安排的。在西方人看来,这就是“灵魂使命”---每一个人生在这个世界上,都是自己心灵安排的体验需要,是有一个目的和计划的。人生绝非盲目和偶然。聪明的人,就是要找到这个“灵魂使命”是什么,并有意地区实现这个“人生使命”,这就能够实现“人生的圆满”。

简单地说:如果你知道了自己的人生使命是要“取得成功”,就可以理性地安排可行因素,更快地促使目标的实现。比如斯瓦辛格,他相当上州长和总统,就要改变原来不利于他的所有外在条件,因此他作为外国移民,到了美国这个拥有最多机会的国家,到了美国最大的城市(改变“风水”),选择了发展最有机会的事业“电影”(驾驭“时运”)介入“高端人群”,同时选择与有背景的家族联姻,娶了肯尼迪家族的女儿(改变“祖德”),这样就一步步地走上了自己选择的“成功之路”,踏入政界,当上了纽约的州长。这就是“驾驭命运”最典型的案例。因此,人生目标的设定,就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影响力。其他一切条件,都服从于这个目标。

按照佛家的说法也一样:每一个人生下来都不是偶然的。西方称为“心灵设计蓝图”之类的东西,在佛家称为“业”---KARMA。这种业,可以称为就是“人生的软件设计”,我们的身体仅仅是“硬件”而已。这个软件如果在硬件坏了以后,可以换台计算机继续用。只不过每换一台计算机,软件设计都不会改变,都要执行原始创编的“任务”,当然,这个任务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改变原始的设计,只是人们往往不知道怎样改变罢了。如果这个计算机坏了以后,如果依然没有完成这个任务,软件就会换台机器继续工作,在新电脑上执行原来的工作任务。因此常常需要不断反复(轮回)来体验。

佛家的唯识学,把这种“业”说成更形象的比喻,叫做“种子”---心灵的种子。每一个人,都带有自己与众不同独特性,也就是说每一个种子,都是不一样的,人生自然就会成长为不同的千姿百态。所谓的人生,就是心灵的种子生根发芽成长的过程,并依据外界条件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成长结果。另外,这种人生的种子还可以不断重新设定,种子还会根据一生中的体验要求而改变。也就是人生是可以重新设定的,而且这种设定会带到下一生去。

佛家所谓的“打破轮回”,并不是要去做“神仙”,而是不让人生无聊地转圈圈,要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因此,佛家要求的修行原则,就是要“觉知”。“佛”的含义,并不是什么神仙怪物,而是“大智慧知觉者”的含义。“菩萨”也不是什么拥有超级法力的“神仙”,而是“有情觉悟者”的含义。因此一些人间的智慧之士,也会被佛家称为“菩萨”。人民往往以为菩萨就是‘大好人'的意思,就是‘雷锋’义务帮助人的意思,其实不是。

而且,佛家认为每一个人只要愿意,都可做个明白人,可以看清楚世界的一切,觉悟一切;这就是“人人是佛”的意思。所以“拜佛就是拜自己”,要求大家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因此大家看看就知道,佛家其实是最不迷信,最讲究科学的。学佛的要求,就是超级的理性原则和思考原则,面对真相的原则。

当然,我上面说的这些道理,虽然来自于佛陀讲法的佛经,但未必是现代的佛教人士愿意告诉你的。如果这样说,他们就得不到你的供养了----既然“你就是佛”,供养自己不就得了?所以吃宗教饭的肯定会歪曲一下,搞一些真正的迷信活动,让人们愿意掏钱来“崇拜神像”。因此把佛教与佛学分开还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了,大多数的人,都做不到“觉知”的程度,这些人的一生,就会被动地被“命运”推动而行。因此“算命”就会常常出现“算得准”的情况。

当然,关于“命”的超强大影响力,也有积极的作用:就是为什么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为什么教育的最核心任务就是“教其心”?所谓的“命”,就是“心”的问题。如果从小就能够把积极正面的信息输送给孩子,让孩子树立人生的目标,不管是什么目标,但必须要孩子真心认同,这样就会改变孩子的“命运”,这就是“价值观教育”。可惜懂得这一点的家长很少。有些家长把一些荒诞的目标强加给孩子,比如长大当总统之类的,以及考清华大学之类的“目标”教给孩子,这只是一个笑话,只能证明自己的愚蠢。孩子的目标可以“引导”,但是不能“强加”,而且要接受孩子的目标转换,孩子会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也是孩子成长过程的需要,因此不要太在意。只有有梦,有理想,就是好事。西方一向强调在教育中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梦想”,鼓励孩子“追随自己的心”,其实就是鼓励孩子积极健康的成长,也是对孩子生命选择的尊重。可中国的家长实在太无知了,很少关注这一点。都是忙着把家长自以为是的观念灌输给孩子,要孩子学习各种知识,很功利的要“考名牌大学”,拿各种考级证书。要知道,孩子的心灵是最反感这些东西的,这种教育不是教育,而是摧残。而且是对孩子生命最大的不尊重。

命运如此重要,可以改吗?

当然可以。只要愿意,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虽然现实生活中只有很少的人才能改,不是因为难,而是因为当事人不愿意。只有当事人真心愿意,才有机会改。可惜很多人命运虽然“悲惨”,但也玩得不亦乐乎,不愿意改(嘴上说愿意,内心中不愿)。因此,所谓的教育,即使是很高明的能够“医心”的教育,其实也是很无能为力的。

最后申明,以上传统文化解读,纯属理论推导。信就信,不信也罢,权当一笑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