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之旅」——舌尖上的“非遗”(之一)白马滩酸菜搅团

「非遗文化之旅」——舌尖上的“非遗”(之一)白马滩酸菜搅团

「非遗文化之旅」——舌尖上的“非遗”(之一)白马滩酸菜搅团
「非遗文化之旅」——舌尖上的“非遗”(之一)白马滩酸菜搅团

【编前话】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食文化代表的已不只是食物本身,而是一系列的制作工艺和社会活动,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这里面也有黄龙人的乡愁。保护它的意义,就是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保护人类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白马滩酸菜搅团、白马滩馄饨、榆皮饸饹、鏊馍摊制、张氏祖传火碗等传统美食制作技艺,分别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引起人们对黄龙传统美食的关注。 民风淳朴厚道的黄龙县是典型的移民县,全县人口 来自全国9个民族29个省份 , 那么, 黄龙都有哪些美食跻身非遗名录,他们分布在哪些地方,传承着怎样的味道和精妙的制作过程?近日,黄龙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带您走近这些民间传统美食,探寻它们值得被珍惜的味道。

「非遗文化之旅」——舌尖上的“非遗”(之一)白马滩酸菜搅团

《白马滩酸菜搅团》被列入第一批县级和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黄龙县东部百余里的白马滩镇,地处黄河西岸,饮食文化底蕴丰富,民间传统饮食花样繁多,而最具悠久历史,最受人们青睐的还是白马滩酸菜搅团。

「非遗文化之旅」——舌尖上的“非遗”(之一)白马滩酸菜搅团

据传,白马滩酸菜搅团起源于汉朝王蟒追刘秀时期。刘秀为躲避王蟒追赶,来到人烟稀少的白马滩地区的桑榆沟(今白马滩石门附近),刘秀饥饿难忍,趁黑夜进入一户人家讨要吃的,这家人很穷,没有现成馍饭,只有自产的一些杂粮面,以此给刘秀做搅团,以自家炮制的酸菜作下饭菜,刘秀吃后回味无穷,就问主人做的什么饭,因是不得已凑合做的,就随口答道“酸菜搅团”。到明朝嘉靖年间,据说由去麦加朝圣的回教徒,把玉米种子带到中国,它最初是皇帝的御用食品,故有“御麦”之称。后来传播到陕西种植时称之为“玉米”,玉米面就成了“搅团”的主要原料。

「非遗文化之旅」——舌尖上的“非遗”(之一)白马滩酸菜搅团

白马滩酸菜搅团通过历代相传,在长期食用中,人们发现还是当地玉米面做的搅团最好吃,所以这里的搅团才得以久传不衰,百吃不厌。制作的方法:先用适量凉水将少量玉米面搅拌成稀面糊,待锅中水烧开后,将面糊倒入锅中搅匀烧煮,改为慢火,然后将干玉米面慢慢撒入锅中,用大叉的脚面插(专用)边搅动边撒,直到搅成像凉粉一样稠糊样既可食用。在搅动时,要始终一个方向搅动,这样不破坏搅团的筋丝,越搅越筋。其技术要点是:温火快搅、慢撒面。

「非遗文化之旅」——舌尖上的“非遗”(之一)白马滩酸菜搅团

白马滩酸菜搅团在过去是人赖以生存的主食之一。为当地的人类生存发挥了作用。如今已是人们讲营养、讲保健、招待客人餐桌上的必备美食。。用酸菜泼玉米面搅团不但口感好,让人们享了口福,更重要的是因为黄龙县气候非常适应玉米生长,玉米的淀粉含量高,筋丝大,营养价值高。白马滩酸菜搅团也就成为该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美食。

「非遗文化之旅」——舌尖上的“非遗”(之一)白马滩酸菜搅团

如今,白马滩酸菜搅团已经成为黄龙极具特色的传统的乡土美食,也成为黄龙粗粮细做的艺术,凝结着黄龙人的聪明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非遗文化之旅」——舌尖上的“非遗”(之一)白马滩酸菜搅团

图文来自:黄龙县文化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