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中国大豆”品牌

国产大豆具有非转基因优势,在国际市场得到高度认可,占据了世界食用大豆50%的市场份额。但是,国内一直缺乏叫得响的“中国大豆”知名品牌。黑龙江大豆虽具有地域优势,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品牌。

目前,国内大豆加工企业的品牌意识正在逐渐增强。黑龙江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是国内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企业,建设了300万亩原料基地,年加工能力60万吨,构建了从原料基地、加工直到销售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其生产的“九三”非转基因大豆油和食用大豆已成为享誉东北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

打响“中国大豆”品牌

山东禹王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蛋白加工及原料加工基地。禹王集团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内大豆蛋白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之间恶性竞争,普遍处于亏损状态。他认为,大豆行业不规范竞争,会让国产大豆的品牌形象严重受损。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等有关方面应联合起来,建立健康、优良、有序的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避免国产大豆加工企业陷入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

该负责人表示,要保护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原产地品牌,就需要严格规范种子公司和相关研发机构,并通过种子法保证中国大豆固有的非转基因特性。同时,要确保进口转基因大豆不流向大豆食品加工企业,引导市场走上规范化轨道。

打响“中国大豆”品牌


打响“中国大豆”品牌


大豆产业协会原副会长刘登高认为,应该从国家层面打造“中国大豆”品牌形象,发挥国产大豆品种、资源和食品文化优势,使“中国大豆”及“中国大豆食品”走向国际市场。
同时,还要加强对国产大豆的质量监管,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药物残留产品流向市场,保证国产大豆的品质优势!



由于收购价上涨,加上国家加大补贴力度,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连续3年增加,预计今年大豆产量将达到1580万吨,为200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卖难”以及低价竞争依然困扰农民和国产大豆产业。国产大豆加工企业需要联合各方力量,打造品牌形象,并拓展食品深加工业务,才能将国产大豆的食用消费优势发挥出来

国产大豆是健康的食用植物油源和优质植物蛋白资源,素有“田中之肉、营养之王”美誉,超过80%的国产大豆被加工成豆制品、调味品。在进口大豆的影响下,国产大豆产业经过多年探索,走出了一条以满足食用消费为主的特色发展道路。但同时,原产地品牌的缺乏也制约了产业发展,亟待打造“中国大豆”品牌,使国产大豆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不断拓展国际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