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周反彈,基本面三大因素推動價格

豬肉價格在低迷了大半年後,最近呈現上漲態勢。從春節前開始,豬肉價格持續下跌,

可最近連續五週以來,肉價開始上漲,並且漲幅不小。養殖戶們表示,隨著豬肉價格提高,他們終於不再賠錢了。年前的時候豬肉已經跌破了12元每斤的大關,後來就一路下跌,到了四月份市面上豬肉零售價在每斤8元左右,跌回8年前的水平。在過去的五週時間裡,平均每斤豬肉上漲了2元。

5周反彈,基本面三大因素推動價格

豬價反彈的三大因素

在過去的大半年時間裡,豬肉價格處於低谷期,養豬不僅不賺錢,還虧本。今年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生豬價格降到最低,銷售一頭生豬,就要賠上不少錢。因此,不少生產戶已經堅持不了,目前豬肉價格上漲,市場上出欄豬減少是主因,此外還受飼料價格上漲及高溫多雨天氣影響。具體來看:

首先,前期不少養殖戶因為豬價偏低都選擇壓欄不賣,結果仍不見豬價上漲,無奈只能選擇出售。雖說豬價低迷,但屠宰企業每天還是在收豬,當大豬收購的差不多,標豬數量相對較少時,就導致了豬價上漲。

其次,近期高溫多雨的天氣影響了生豬調運,而生豬運輸受阻,則會導致生豬出現暫時短缺的情況,也支撐豬價短暫上漲。此外,飼料價格上漲推動了成本增加。前期國內豆粕價格升高,也是其中一大因素。雖然豬價上漲有效緩解了養殖戶的虧損壓力,減少了虧損幅度,但是生豬養殖整體依舊處於虧損狀態。

最後,國外進口豬肉對國內市場衝擊減輕。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5月下旬白條肉價格下跌至每公斤15.05元,一季度進口冷凍豬肉到岸均價為每公斤12.34元。按照12%關稅和17%增值稅計算,一季度進口豬肉成本15.67元/公斤,進口豬肉價格優勢不明顯。

豬肉價格反彈,概念股有所活躍

全國豬肉價格自今年5月份最後一週止跌回升,由每公斤19.55元回升至6月份第2周的每公斤19.84元。生豬價格從5月份第3周每公斤10.35元開始小幅回升,6月份第2周為每公斤11.32元,環比漲1.5%。仔豬價格從5月份第4周每公斤23.52元止跌回升,6月份第2周為每公斤24.01元,環比漲0.5%。

5周反彈,基本面三大因素推動價格

生豬供大於求的局面並沒有改變雖然端午節對豬肉消費短期內有一定提振,6月19日,北京新發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白條豬批發均價為每公斤14.9元,比6月8日的每公斤14.26元上漲4.49%,比5月15日的每公斤12.2元,上漲22.13%。

由此,豬肉概念股在市場也有所活躍,最後無奈市場太弱,導致了新的調整,而調整過後,基本面繼續反彈,這就存在了機會,值得研究和進一步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