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保興:城鎮化上半場追求GDP增長 下半場應以人為本

仇保兴:城镇化上半场追求GDP增长 下半场应以人为本

“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這是亞里士多德的看法。的確,城市是人的,城鎮化必須考慮人。

6月22日,在《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6》發佈會現場,國務院參事、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仇保興強調,城鎮化的上半場是追求GDP的增長,“下半場必須轉向以人為本。”

在他看來,中國城鎮化率在經歷了快速增長後,已經進入了“第二拐點”,城鎮化速度將放緩。換句話說,城鎮化已經從速度、廣度轉向深度。正如仇保興所言,城市既是問題的源泉,也是解決問題的鑰匙,“前半場追求GDP增長,表現為先汙染後治理,但後半場一定是‘綠色的城鎮化’,即一要遵循城鎮化內在的規律;二要在城鎮化過程中還前半場的債。”仇保興說。

城鎮化進入“第二拐點”

改革開放40年,我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城鎮化率從17.9%到58.52%、常住人口由1.7億增長到8.1億……當然,其中也不乏挑戰與問題。

在仇保興看來,說到挑戰,首先便是城鎮化速度。他介紹:“關於城鎮化速度,大家意見比較集中的是1995年美國地理學家提出的諾賽母曲線,有兩個拐點,一個是城鎮化30%的時候起飛,第二個是70%的時候進入慢速增長,最終城鎮化率是90%。”

但對於中國的城鎮化速度,仇保興則有不同結論:“中國城鎮化路徑跟美國、加拿大等國家路徑是有區別的。”

具體來看,類似於中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基本有30%~35%的人都是真正居住在農村,而且最終回到鄉村去居住的趨勢非常強烈。“所以這些國家的城鎮化率在65%的時候就會出現第二拐點,城鎮化的速度會放慢。”

因此,回到農村、回到小城鎮,也相應地要求當地的環境、配套要跟上,這也是城市發展中“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這幾年流動人口也在不斷減少,這是很正常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恰如其時。”仇保興表示。

此外,在他看來,郊區化趨勢加強、社會老齡化快速來臨、住房需求持續減少、城市空氣、水和土壤汙染加劇、小城鎮人居環境退化、人口流失、城市交通擁堵日趨嚴重等問題,都是上半場城鎮化留下的重要挑戰,“是下半場需要還的債。”

仇保興舉例,比如小城鎮的人居環境、人口流失問題,“為什麼小城鎮的人要住到大城鎮?子女教育、就業、結婚準備、就醫等因素很關鍵。把這些問題解決了,小城鎮很多問題就解決了。”

城市文化傳承要“搶救性應對”

在上半場“大步”城鎮化的同時,交通擁堵、環境汙染、資源緊張等一系列“城市病”也不斷凸顯,下半場,如何“治病”?仇保興也有自己的看法,“城市既是問題的源泉,也是解決問題的鑰匙”,在他看來,解決城鎮化問題,也就是要解決城市本身的問題。

“城市現在很重要,下半場應該把建成的城市空間作為一個不斷升值的藝術品。”仇保興直言,城市應該是文化的“容器”,城市沒文化是很糟糕的。

在他看來,城鎮化上半場過程中,中國的城鎮特色和歷史風貌喪失,“大多數城市已經成為了國外‘後現代建築師’的試驗場,全國各地城市都趨向‘千城一面’,傳統城市與周邊環境和諧相處的格局被破壞。”

對此,仇保興認為,“下半場可以向黃山學習”,作為徽派建築的發源地,黃山的發展戰略有三條:第一,凡是好的徽派建築要保留;第二,新建建築必須是徽派,就是粉牆黛瓦。第三,玻璃幕牆建築分期分批改造成徽派建築。換句話說,“對城市文化的傳承,在後40年城鎮化過程中要搶救性應對。”仇保興強調。

此外,隨著當前技術的不斷進步,“智慧城市”也成為解決城市病的重要手段,仇保興表示:“城市硬件的改善必須從建築到基礎設施,再加上‘軟件’,即智慧城市,這是調治城市病的必由之路。”

當然,必由之路還有更深層次內涵。就像仇保興所說,下半場是“深度城鎮化”,要求把治理策略擴大到城市與鄉村、城市與城市之間,一定要有城鄉融合、城市群的觀念。

“城鎮群的規劃是時候了,因為中國城鎮化下半場就要解決城鎮群裡的欠賬。”仇保興說道。這也要求在未來城鎮化過程中,城市群之間要基礎設施共建、生態環境共治、不可再生資源共保以及支柱產業共塑。“深度城鎮化要求把城市治理策略擴大到城鎮群和城鄉關係的大範圍,才能奏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