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增强记忆力的10个小窍门,专治记不住、背不过!

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节奏越来越快,是不是有的时候经常忘记某些事情呢?其实不是你记不住,只是你没有用对记忆的方法。今天推荐的关于记忆的10个小窍门,保准你的记忆水平更上一层楼!

1.集中注意力8秒钟

当你真的需要记住一件事时,至少集中注意力8秒钟。

当你深陷无数件事急于完成时,这看起来似乎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是值得的。研究显示,大脑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最短也需要8秒

2.知道什么时候该听音乐

很多人都喜欢在工作或学习时放点音乐。在阅读之前,听点音乐的确有助于记忆。但一旦开始工作,把耳机摘下来吧。

研究者们发现学习的时候听任何噪音,包括音乐,都会分散注意力,让你日后能回忆起的东西更少。你是否喜欢这段音乐根本无关紧要,在分散注意力上,这和有人对你大喊随机数字没有什么分别。

一开始在完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似乎很奇怪,但科学告诉你长远看来这是有益的。

3.锻炼

我们不得不承认,科学认为锻炼在解决任何问题上都很重要,记忆力也不例外。身体活动加强脑的活跃和供氧程度,甚至也许还可以促进大脑中负责记忆的细胞的成长。

一项研究发现,在轻度运动之后人能更好地回忆起事情。一阵简短的快走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但长期坚持更加有效;另一项研究则发现,在坚持锻炼6个月后人的语言和空间记忆力都会显著提高。

4.睡觉

几乎所有人都尝试过在大考之前整夜不睡。但即使你不断把知识塞进大脑到最后一分钟,学到黎明也不如睡个好觉更有益。

研究发现,你睡着时大脑的活动实际上能更好地帮你在第二天进行回忆。你醒着的时候大脑总是被不间断的信息轰炸,它会用你睡着的时候去处理这一切,这才是它摆脱没用的信息并重复记忆重要事情的时候。

大脑在睡觉时把信息强化为长期记忆。如果你一直醒着,这件事它就无法完成。

5.用疯狂的字体

某种程度上我们都觉得自己对字体非常懂行:在书刊、报纸或网上,我们希望一切都是清晰易读的。

但研究者们发现,想要记住自己读过的东西,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让所读的内容以一种奇怪的字体呈现。虽然越难读越好,但改变字的大小或鲜明程度效果是相同的。

当阅读变得陌生而困难时,你被迫更加集中注意力,这会让你更容易记住所读的内容。

6.嚼口香糖

如果你需要把一件事记住约30分钟,试试嚼口香糖。研究发现人们在嚼口香糖的时候,视觉和听觉记忆都更好。

这只是因为嚼口香糖能让人们保持并提高注意力。

7.不要随便换环境

我们都有过进入一个房间突然发现忘了自己刚才在想什么的状况。别担心,你并没有变得更健忘——你的大脑很有可能只是因为走过一扇门就空白了。

研究者们发现,不管是在虚拟还是现实世界,相比于在同一个房间中,实验受试者在穿过一扇门后更容易忘掉刚刚在罐子中放入了什么东西。科学家们还不能解释其中原因, 但进入一个新地方似乎会重启我们的记忆。

8.握拳

如果你在学习中记不起东西,用力攥紧拳头。正确的握拳姿势可以显著提升大脑提取信息的能力。

研究显示,如果你是右撇子,在试图回忆起一件事之前你应该右手握拳。然后你开始回忆,并握起左拳(左撇子则相反)。保持这样的姿势呆一会,研究发现握紧拳头45秒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9.把事情写下来

当下把需要记录的东西在手机或电脑上打出来比写下来常见多了。购物清单在电脑桌面上,电话号码和邮箱地址在手机通讯录里——记东西似乎再也没必要了。

可如果你想好好记住一件事,就写下来。是否真正再去读一遍写了什么并不重要:研究表明,仅仅是写下来这一动作本身就能让你用一种键盘无法给予的方式回忆起东西。

10.可视化

记忆最奇怪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把想记住的东西与一幅画面联系起来。发挥到极致,你可以通过在脑中建立一副事无巨细的图画而记住大量信息。

比如,你想记住是J.K.罗琳写出了哈利波特系列,罗琳(Rowling)听起来像是保龄(bowling),所以想象一下保龄球赛道。现在在画面中加入哈利波 特,这个卷发的男孩正准备扔出手中的保龄球。这听起来似乎很愚蠢,但的确有用!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

去商场买东西转眼间就忘记了价格?

人报手机号的时候永远都记不住?

有从小到大都学不好数学?

如此类的种种,让你不禁发出三声感叹:

我对数字这么不敏感,

我没什么数学天赋,

我该怎么教我家的小宝学数学?!

可是,你真的对数字「不敏感」么?

瞬间忘记价格,马上忘记电话号码……这些其实与数学能力没什么关系。当我们尝试记住这些数字串时,我们其实是在使用我们的「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立即、当下的记忆。认知心理学家 Geroge Miller 发现,短时记忆可以容纳大约 7 个「物件」,无论这个「物件」是数字、字母还是文字。

所以,你不单单只是记不住数字而已……

是!这也表明了,这样的「健忘」和数字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与数学学习也没什么关联性。

那到底是什么让你「数学不好」?

斯坦福大学的数学教授 Keith Devlin 认为,「数感」(number sense)才是区分人们数学成就的重要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石。

数感:灵活使用数字,轻松将数字概念化的能力。

例如,当碰到这题时:

「收藏」增强记忆力的10个小窍门,专治记不住、背不过!

有的小朋友会靠当年死记硬背的答案而得出结果,而有的小朋友则会这样考虑:

「收藏」增强记忆力的10个小窍门,专治记不住、背不过!

把它们灵活地视觉化,就可以理解成:将 7 坨方块中的一块移到了 9 坨方块中,让计算更容易:

「收藏」增强记忆力的10个小窍门,专治记不住、背不过!

如果这个计算对于你太简单,不够直观,那不如看看下面这题:

「收藏」增强记忆力的10个小窍门,专治记不住、背不过!

「数感」好的孩子,可以马上将这个题目简化成:300 + 357 - 2,从而很快得出答案。对于他们来说,这个问题简单得就像上一题——毕竟只是「移动方块」而已嘛。

而「数感」较弱的孩子,倾向于按照学到的方法来做题,会不自觉地从个位数开始,将数字相加并进位,然后得到结论。

数学早期教育专家 Jo Boaler 发现,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并不是因为他们懂的东西少,而是他们的「数感」较弱。严格按照学到的数学方法来做题,并不会让孩子学会真正地理解数字,也不利于他们灵活地使用数字。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培养「数感」呢?

所有发展心理学家都认为,人们天生就自带了一些「数感」。在对 6 个月大的小 baby 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孩子们已经可以快速分辨出两堆数量不同的相同物品中,哪一堆物品数量更多。这种对于数字的估算能力,是人类和很多动物与生俱来的。

但随着年龄增长,小朋友所接受的训练开始不同。有的孩子拥有了更多机会去探索数字的奥妙,并学会灵活运用数字,提高「数感」。这些训练都鼓励孩子将数字「具像化」,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数学教育研究中心 Youcubed 也设计了一些提高学龄前孩子「数感」的小任务,例如这个叫做「桌子下的脚」的小游戏:

1. 几个人组队,围一圈坐在桌子旁边。

2. 问孩子:「你觉得什么在桌子下面呀?」(此处期待孩子的回答为「脚!」)

3. 鼓励孩子在不往下看的情况下,自己发现有多少只脚在桌子底下。家长提供纸和笔让孩子画出思路,帮助孩子得出结论,并鼓励孩子解释自己的结论。

4. 任务结束时,让孩子看看桌子底下,检查自己有没有答对。

宝爸宝妈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和孩子玩这样的游戏。

在有关数学教育的研究中,调查者们都发现,公众对数学总有一个很危险的迷思:

有些人天生数学就好(反正不是我)。

有益的数学训练和思考足以「改变」大脑,让孩子学会「和数字做朋友」,在数学学习中有更棒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