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豪门,古时的人比你想象的会吃,只有你想不到的!

相对大家对现代奢侈生活的了解,对古时候的奢侈,了解的就甚少了。看完古代的奢侈之后,这完全是一部《舌尖上的豪门》啊!

虽然说古代很多方面没有现代进步,但是说到这个吃穿上的奢靡,古代一些豪门贵人的生活如果不是史书记载,你都无法想象,这里给大家列举几个例子:

据《旧唐书·苏环传》:“公卿大臣初拜官者,例许献食,名曰烧尾。”

韦巨源升任宰相时,就在家中大开“烧尾宴”,请唐中宗来家里吃饭。其中,有道菜名叫“浑羊殁忽。”

舌尖上的豪门,古时的人比你想象的会吃,只有你想不到的!

这道菜大有名气,原因就在于食材的丰盛、工艺的复杂:首先,需要一只童子鹅。拔毛、去除内脏,然后在鹅腹内填上米饭,接着在鹅的表皮抹上盐、酱等佐料。其次,需要一只肥羊。把羊剥皮、去除内脏,然后将童子鹅放入羊的肚子里,用针线把羊肚子缝上。最后,把肥羊架在火上烤。这道工序就像烤全羊一样,不难,重在火候。

划重点:肥羊烤好以后,把羊扔掉,只吃羊肚子里的童子鹅。

折腾了半天,只为了吃一只鹅......

素蒸音声部:这道菜,是面食。首先,把面和起来,就像我们做馒头一样。然后,做造型。用和好的面,捏成不同形状的“歌姬舞女”,据说形状栩栩如生。最后,把造型不同的“歌姬舞女”放入大锅中蒸熟。

舌尖上的豪门,古时的人比你想象的会吃,只有你想不到的!

划重点:这是一道工艺菜,是用来摆盘的,不能吃哦。(想吃也可以,不过你想想:吃一个人形馒头......)

清风饭:这是一种糯米饭,宴席间的零食。首先,把糯米放多锅中煮熟,然后捞出备用。然后,准备大量的炼乳,把糯米饭倒入牛奶中,点缀以杨梅、樱桃。最后,在“牛奶糯米饭”中加入龙脑(冰片),放入冰水池中凉透,就可以吃啦。

舌尖上的豪门,古时的人比你想象的会吃,只有你想不到的!

划重点:这只是一碗冰镇凉粥而已。

同心生结脯:这是唐朝版“猪肉脯。”首先,需要一块生肉,猪肉、羊肉、牛肉都可以。然后,需要熟练工把肉片打成同心结的形状。最后,把同心结的肉片挂起来,风干后就能吃了。

划重点:这是唐朝贵族的日常零食,就像我们吃薯片一样。

玉尖面:吃的起皮、吃不起馅的包子。唐德宗时期,有位翰林官听说皇帝每天吃包子,吃的很开心。于是他就向太监打听,这是什么包子?这个太监说:“极肥的熊,叫消熊。每天用细粮精料喂养的鹿,叫栈鹿。皇帝的包子馅,是用消熊和栈鹿的肉做的。”

舌尖上的豪门,古时的人比你想象的会吃,只有你想不到的!

划重点:千万别有“皇帝不过如此”的优越感,你吃不起包子馅。

清汤虎丹:原材料是虎睾丸......首先,将小碗口大小的虎睾丸,放入鸡汤中,小火炖煮三个小时。然后,将煮熟的虎睾丸剥去皮膜,放入调好的酱料中腌制,入味。最后,用薄如蝉翼的小银刀,将虎睾丸一片一片的切成纸张厚薄,放入盘中摆成花型。吃的时候,蘸上蒜泥、香菜食用。

舌尖上的豪门,古时的人比你想象的会吃,只有你想不到的!

划重点:真正的豪门饮食,普通人想吃的话,准备好以身饲虎。

唐朝豪门贵族的饮食,无论荤素都讲究做法花哨。即便只做个生鱼片,也必须“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还得起个讲究的名字:金畿(ji)玉脍(kuai)。这种美食在两晋南北朝时候就出现了,那时候叫“鱼脍”;鱼钓上来之后,用刀切的薄如蝉翼,蘸点调料,入口即化。曾经有江苏人张翰到洛阳做官,因为怀念家乡的这道美食,于是辞官回乡;宋仁宗喜欢钓鱼,每次钓上鱼就命人做成这种“鱼脍”,然后作为浩荡皇恩,赏赐给大臣吃。

舌尖上的豪门,古时的人比你想象的会吃,只有你想不到的!

这些豪门一个比一个富,一个比一个生活精致奢侈。古人就是比我们会享受,比不起比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