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巴巴羅薩計劃,蘇聯永遠的痛

德軍在 1941年對蘇聯開展的入侵作戰行動,代號名稱“巴巴羅薩”

計劃。

德國巴巴羅薩計劃,蘇聯永遠的痛

該計劃中德國,以及附軸心國一共出兵高達450/550萬人(德國/與軸心總和);作戰坦克3350/4300(德國/與軸心國總和);作戰飛機3500/4300(德國/與軸心國總和)。他們全部由德軍統一編制為北方,中央,南方三大集團軍群,其中又包括四個裝甲集群,以及若干小集團軍。他們分別是:

  • 北方集團軍群

由威廉·裡特爾·馮·勒布元帥指揮。擁有第16集團軍(由恩斯特·佈施指揮);第4裝甲集團軍(由艾裡希·霍普納指揮);第18集團軍(由格奧爾格·馮·屈希勒指揮);第1航空大隊(由阿爾弗雷德·凱勒指揮)

作戰目標是:在第一航空大隊1000多架飛機的掩護下,由東普魯士進發,經德文斯克、奧斯特洛夫,穿越蘇聯中西部(今白俄羅斯)地區佔領或摧毀列寧格勒,總兵力為29個師。

德國巴巴羅薩計劃,蘇聯永遠的痛

  • 中央集團軍群

由馮·包克元帥指揮,因為擁有兩支裝甲集群因此是戰鬥力最強的主力部隊。包括第4集團軍(馮·克魯格指揮);第2裝甲集團軍(由海因茨·古德里安指揮);第3裝甲集團軍(由赫爾曼·霍特指揮);第9集團軍(由阿道夫·斯特勞斯指揮);第2航空艦隊(由阿爾貝特·凱塞林指揮)

目標:在第二航空大隊1600多架飛機的掩護下,由華沙以東出發,經佈列斯特、明斯克、斯摩稜斯克進攻莫斯科,總兵力為51個師。

德國巴巴羅薩計劃,蘇聯永遠的痛

  • 南方集團軍群

由倫德施泰特元帥指揮。包括有:第17集團軍(由海因利希·馮·史圖爾普納格指揮);第1裝甲集團軍(由馮·克萊斯特指揮);第11集團軍(由馮·朔貝特指揮);第6集團軍(由馮·賴歇瑙指揮);第4航空艦隊(由亞歷山大·羅爾指揮)

目標:在第四航空大隊1400多架飛機的掩護下,攻往人口密集的農業心臟地帶—烏克蘭,在盧布林至多瑙河口地區展開攻下基輔,再向頓巴斯進攻,接著攻入南方的俄羅斯大草原,直搗伏爾加河以及石油豐富的高加索地區,總兵力為63個師。

德國巴巴羅薩計劃,蘇聯永遠的痛

“巴巴羅薩”計劃的高潮是發生在烏克蘭的基鋪戰役,時間1941年7月7日——1941年9月9日,被公認為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包圍殲滅戰。蘇軍被包圍85萬餘人,其中19萬餘人傷亡,有65萬被俘,只有極少數通過沼澤地帶艱難突出包圍。德軍自身傷亡也在15萬左右!

德國巴巴羅薩計劃,蘇聯永遠的痛

“巴巴羅薩”計劃止步於莫斯科戰役,戰事開始於1941年10月秋一直持續到1942年1月冬季。德軍從其他戰線抽調部隊加強中央集團軍群,參戰兵力高達100萬左右,德軍損失大約58萬餘人。莫斯科戰役的失敗不僅是“巴巴羅薩”計劃的失敗,也是德軍唯以自豪“閃電戰”戰術的失敗。蘇德戰爭進入了曠日持久的消耗戰中,直至蘇軍反攻攻入柏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