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小红旗桥的“桥”去哪儿了?

达州小红旗桥的“桥”去哪儿了?

达州有一些老地名的生命力很顽强,虽然早已时过境迁,但仍然人们习惯地使用,如:老车坝、三叉路口、小红旗桥等。

在达州的公交线路中,有多条线路有“小红旗桥”站点。但是,从外观看来,那段道路和一般的道路并无区别,实在难以找到“桥”的影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达州小红旗桥的“桥”去哪儿了?

在30年前,这里确实是有一座桥的,它的北端连接朝阳路,南端连接来风路和红旗路。

当时,朝阳路和来风路之间的这一块地面的地形,是一个“V”字形,V字的两边的高点就是朝阳路和来风路,中间的凹地的那个最低点是一条水沟。

这条水沟从老达一中的背后流过来,在现在的七完小路口前从涵洞里穿过朝阳路,然后与朝阳路成夹角向西流去。

从这里到桥边,只有少量单位和建筑,其他地方都是属于生产队的土地了。当时的桥面距离凹地沟面的高差,大约有8米左右。

因为附近有座红旗大桥,从红旗大桥连接过来的道路名叫红旗路,这座小桥就名为小红旗桥了。

达州小红旗桥的“桥”去哪儿了?

20世纪60年代后,中苏交恶,按照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全国开始大建人防工程。

开初是零星分散的挖防空洞,后来就是有组织有规划的系统工程了。到80年代初,在完成凤凰山的防空洞工程后,就要在来凤路的下面打一条防空洞了。

打防空洞,就需要有地方堆放挖出来的土石。在风凰山打洞,土石用小推车推出洞后可以就地倾倒堆放。

在来凤路下面打洞,土石往哪里倒呢?倒到州河去,用小推车运路就太远了,用大卡车运成本又太高了。最后决定的方案是堆在刚才说的那个“V”字形的凹地里。

于是,先在这条水沟的两侧修石头堡坎,再在堡坎上架石拱,把这一段水沟全部覆盖了,打防空洞挖出的土石就堆在被覆盖后的这片凹地里。

随着防空洞工程的进展,这块凹地也被越填越高。几年后,防空洞工程完工了,凹地也被填来基本上和朝阳路及小红旗桥一样高了。

这个时候,在这一面也就看不出来这里有一座桥了。经过几年的沉降后,市公交公司开始在这里修楼房和停车场。

达州小红旗桥的“桥”去哪儿了?

后来,桥的下游一面也被建成了粮油市场,小红旗桥就完全被建筑物包裹,难觅踪影了。

近两年,不少城市在遭遇暴雨时,市区会出现排水不畅、下水道积水倒灌的内涝问题。但达州在暴雨时还没有出现类似问题,看来当时的这段工程不是“豆腐渣”。

本文摘于《达城记忆·老街老巷》

图摘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