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事件:震惊全球的苏联间谍案

东芝事件:震惊全球的苏联间谍案

1987年5月27日,日本警视厅与公安调查厅突袭了东芝公司的总部。警察逮捕了铸造部长林隆二与机床事业部长谷村弘明,另有两位高官也被勒令辞职。由此迁出了一桩令日本全国乃至世界都震惊的大案,东芝公司竟然一直在偷偷走私机床给苏联。这一事件被称为“东芝事件”。

日本东芝公司两名高管被逮捕

1987年5月27日,位于日本东京的东芝公司的大楼前警灯闪闪,警报大作。表面看起来,就是东芝机械向苏联出口了几台二轴联动数控机床,却让日本警视厅的警察找上门来了。

这一次完全是根据美国的要求,由日本政府直接布置的一次突击检查,为的就是找到东芝公司关于这次机床出口所有的秘密资料,顺带把东芝机械公司铸造部部长林隆二,机床事业部部长谷村弘明等人一并抓了起来。

日本报刊对此次搜查的报道

罪名是他们牵涉到了一起非法的高科技装备出口案件,警视厅认为此二人与案件负有直接责任。涉案公司包括日本和光进出口贸易公司,日本伊藤忠商社,日本东芝机械公司,挪威康士堡贸易公司等。

调查人员随后从日本通产省获得了涉案的出口许可证,内容是东芝公司向苏联的全苏技术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口了四台TDP-70和TDP-110型镗铣床,这是一种两轴联动的数控机床,主要用于生产水力发电设备。该设备并未被列入“巴统”编制的出口管制名录,似乎这是合法的手续。

何为“巴统”?

所谓巴统,正式名称是“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1949年在美国的提议下秘密成立的,成员国是当时西方阵营的发达国家,成立这一组织的目的是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因为总部设在巴黎,通常被称为“巴黎统筹委员会”,后简称“巴统”。

首先在日本国内披露这一事件的朝日新闻

但是,根据情报人员掌握的资料,事实上苏联获得的并不是这两种设备,而是四台九轴五联动大型数控螺旋桨铣床!

它可以通过一套复杂完备的算法和精准的控制系统完成复杂曲面的数学建模和高精度加工,非常适合加工核潜艇所需要的高性能螺旋桨。

这在当时那个控制理论和技术还没有那么成熟的年代里,不要说在苏联,就是在西方世界,也是高精尖的技术。

核潜艇噪音大是苏联海军心病

早在1957年,苏联就下水了他们的第一条核动力潜艇“列宁共青团”号。随后,随着苏联海军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核潜艇部队也在快速发展,很快成为一支规模可观的作战力量。

技术落后,噪音过大的核潜艇一直是苏联海军的心病

然而,这支核潜艇部队对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海军的威胁长期以来一直是有限的,原因很简单,它们的技术性能上都落后于西方国家生产的同期产品,说到底还是加工制造水平太差。尤其是噪声指标上,苏联的潜艇始终比西方潜艇高出一大截。

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当时苏联建造的“阿尔法”级攻击核潜艇,当它在挪威海域活动的时候,引起的水声振荡有时甚至可以被设在大西洋另一侧的百慕大群岛的美国海军水声监听站探测到!

数控机床制造的高精度螺旋桨

要生产在水下推进时旋涡小、噪音低、对方声纳很难探知的先进螺旋桨,就需要由电脑控制的高精度加工机床。而苏联缺少的就是这种加工螺旋桨的技术能力。

于是,苏联军事工业部门决心彻底根除这个问题,他们要不惜一切代价从西方国家获取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

狸猫换太子的交易:“东芝事件”

1970年,苏联进出口贸易官员试图与意大利达涅利公司谈判,希望买进现代化的数控机床设备,结果美国人从中作梗,百般阻挠,这一计划最终流产。但是,苏联人并没有死心。

1979年,日本和光贸易公司驻莫斯科事务所所长熊谷独结识了一位苏联朋友:全苏技术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奥西波夫。

在两人的撮合下,他们身边聚集了一大批的人,如专门提供数控系统的挪威康士堡公司代表,提供机械加工设备的东芝公司代表和伊藤忠商社代表等。

奥西波夫提出,苏联现在需要尽快进口四台的MBP-110S型九轴五联动数控螺旋桨铣床,配用22000×10000mm的工作台,并开出了37亿日元的天价,见钱眼开的东芝公司很快就把“巴统”的禁令抛掷脑后。

然而,最大的赢家其实是苏联人,他们买到的可是根本不能用价格衡量的设备。

1981年4月21日,全苏技术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代表奥西波夫和托洛特斯基在伊藤忠商社驻莫斯科办事处与日方很快签订了一份供货合同,并且为了绕开“巴统”的管制,日本人开始和苏联人一起策划这起阴谋。

首先,奥西波夫的身份根本不是什么副总,而是一名克格勃(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简称)的资深特工。

他和日方签署的供货合同上明文写着的是日方向苏联提供四台TDP-70型两轴联动数控镗铣床,但事实上这份合同是废纸一张,它的作用是掩人耳目的。

奥西波夫早就和东芝签订了一份秘密的供货合同,内容才是苏联真正要的MBP-110S数控螺旋桨铣床。

东芝公司随后向通产省提出了出口申请,申请内容为对苏出口四台两轴联动数控机床。由于两轴联动的机床并非出口管制产品,所以通产省大笔一挥就批准了,东芝公司顺利的拿到了出口许可证。

接下来,要解决数控装置的问题,苏联和挪威早已签订了一份合同,内容是挪威方面提供NC-2000数控系统,NC-2000一般是用于两轴联动的数控机床的,同样不受出口管制,正好配合日本人演完了这出“狸猫换太子”的把戏。这些系统被发往日本,由东芝公司的技术人员对其配线进行了更改并且重新编写了程序,使之适应九轴五联动的机床。

尽管该案件最后被破获,但这些机床已经给苏联的螺旋桨工艺带去了质变。在东芝事件之前,美国海军经常能在200海里外捕获苏军D级战略核潜艇的噪音。但使用了日本机床后,苏联核潜艇噪音大大降低,曾经迫近到了美国东海岸附近10海里才被发现。

东芝事件:震惊全球的苏联间谍案

当然,东芝事件只是苏联对外间谍活动的一个缩影。作为苏联最大的特务机关,格鲁乌和克格勃仅在1976-1980年之间,就提出了盗窃3500项科技的行动大纲。根据五角大楼估算,苏联每年从西方获得6000-10000个技术样品以及10万份技术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