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女间谍安娜蒙特斯

双面女间谍安娜蒙特斯

她是美国国防情报局资深分析师,也是古巴情报机关的王牌内线。向美国政府宣誓效忠,却暗中为前者的眼中钉服务,安娜·蒙特斯的双面人生持续了整整17年。

双面女间谍安娜蒙特斯

“不想当美国人”

安娜·蒙特斯落于“9·11”恐怖袭击后不久以间谍罪被捕。妹妹露西听到这个消息时,竟不太惊讶。“我马上就相信了,很多事情顿时释然,”露西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蒙特斯一家虽是波多黎各裔,父亲曾是陆军军医,四个孩子中有三个任职美国安全部门:安娜是国防部情报局(DIA)情报分析员,露西是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迈阿密支部的西班牙语分析师,弟弟蒂托是驻亚特兰大的FBI特工,他的妻子和露西的丈夫也是FBI职员。

不过,当初听说蒙特斯要进DIA工作,大学同学安娜·科隆颇感震惊:“我当时都愣住了,我无法理解一个有着左翼信仰的人怎么会愿意为美国政府和军队工作。”两人同赴西班牙留学时相熟。科隆知道蒙特斯反感美国支持外国独裁政权的行为,关注西班牙发生的每一次反美示威活动。科隆说:“她非常矛盾,不想当美国人,却又身不由己。”

大学毕业后,安娜·蒙特斯进入华盛顿司法部任书记员。一年后,她通过FBI背景审查,被司法部授予最高保密级别通行权,得以浏览一些最机密资料。

双面女间谍安娜蒙特斯

被古巴“策反”

工作之外,她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级研究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她对当时里根政府的拉美政策日益不满。她的立场被研究学院内的有心人察觉。

前古巴特工何塞·科恩曾撰文说,古巴情报机关喜欢在美国名牌大学学生中物色间谍人选,因为这些人今后往往会在“私人机构或政府内位居要职”。

双面女间谍安娜蒙特斯

古巴人有理由“相中”蒙特斯:她同情受压迫民族;精通英语和西班牙语;才干深受司法部上级赏识;最重要的是,她有权接触高级别机密。而蒙特斯后来告诉调查人员,古巴人使她相信自己“在做正确的事”。

1984年,蒙特斯被“策反”。1985年,她秘密造访古巴,回国后按照指示,申请到政府机要部门工作。她如愿进入DIA,这是为五角大楼提供外国军事情报的主要机构。

双面女间谍安娜蒙特斯

行事隐蔽仍毫无安全感

在最鼎盛时期,安娜·蒙特斯接触到的涉密材料以6位数计。从古巴情报机构处,她学会了如何不动声色地把装情报的包裹交到接头对象手里,如何安全地通过暗号联络,如何在必要时“人间蒸发”,甚至包括如何骗过测谎仪——在接受测谎时“收紧括约肌”。虽然不清楚她是否真的用过类似技巧,1994年,安娜的确曾在DIA的内部排查中过关。

负责侦办该案的FBI匿名人士称,安娜与其“上线”的联络方式极为隐秘:在华盛顿的公寓里,她通过一部高频短波收音机接收古巴情报部门发来的加密无线电指令,这些指令由“一系列杂乱无章的数字”组成;接着,安娜把数字输入电脑,再插入一张装有解密软件的磁盘,就会自动将那些看似没有任何意义的数字转变成行动指令。

将哈瓦那感兴趣的情报搞到手后,她会凭记忆力将其默写出来,再用公共电话拨打一个传呼号码,通知古巴方面“信息已成功收到”,最后设法把资料移交“自己人”。

作为双面特工必须承受的代价,安娜时时刻刻没有安全感,除了古巴线人,她谁都不敢相信,弟弟妹妹也不例外。妹妹露西、小弟蒂托及他们各自的配偶都是FBI雇员,安娜向来不愿与其共处一室,因为轻松惬意的家庭聚会容易使人放松警惕,从而在无意间露出破绽。

古巴方面觉察到了这位王牌内线的心理问题,为她安排了一名男友。可两人共处了没几天,安娜就打起了退堂鼓——她知道,和“组织上安排”的男人在一起并不能获得幸福。

双面女间谍安娜蒙特斯

潜伏17载终于归案

就在安娜为自己的生活苦恼时,妹妹露西开始了职业生涯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那是1998年,FBI迈阿密分局在佛罗里达州开展了清除古巴间谍的行动,作为分局的语言分析师,露西翻译了大量窃听录音,并因此获颁奖章。

与安娜接头的古巴间谍为了避风头,一连数月不露面。这让平素没什么社交活动的安娜遭到了巨大的精神打击。她开始没来由地哭泣,借助安眠药才能入睡,每次洗澡时要用掉好几块香皂,开车必须戴手套……最后不得不向心理医生求助,并服用抗抑郁药物。

她的种种异常表现引起了注意。2000年9月,反间谍专家斯科特·卡麦克,从“未知的神秘渠道”获得线索:美国政府的要害部门中有一名长期向古巴提供情报的高级雇员,FBI只知道此人职位重要,还购买了一台东芝笔记本电脑,以便于同古巴方面联系。

卡麦克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马上叫来同事卡尔·詹姆斯,把上述线索作为检索条件,输入DIA的员工数据库——为了获得工作,DIA员工在应聘时必须放弃许多隐私,如经济活动、医疗和旅行记录等,所有这些内容均会被详细记录在案。

电脑给出了上百个符合条件的名字,再经由人工手段反复梳理,怀疑范围缩小至约20人。当“安娜·蒙特斯”的名字出现在屏幕上时,卡麦克眼前一亮,接着便被震惊包围。

FBI派出50多名员工,对安娜进行了“细致到显微镜级别”的监视。2001年5月,特工对后者位于华盛顿北郊的住处实施了秘密搜查,拷贝了其笔记本电脑的硬盘数据,并由技术人员恢复了其中已被删除的文件,终于发现了安娜非法搜集美国军事情报的证据。

FBI准备“放长线钓大鱼”,但“9·11”恐怖袭击打乱了原本的安排,担心顾此失彼的他们遂决定“收网”。2001年9月21日,安娜·蒙特斯以叛国罪归案,随即出现了本文开头那一幕。此时,距这名双面特工首次接受古巴方面的命令,已过去了17年之久。

双面女间谍安娜蒙特斯

影响力可能延续至今

如今,安娜依然被关押在德克萨斯州沃斯堡的卡斯维尔联邦医疗中心。为了免遭极刑,她主动坦白了检方并未在第一时间掌握的间谍行为,换来了相对较轻的25年监禁。

姐姐被捕后,露西和弟弟蒂托非常担心自己及配偶会受到牵连,丢掉在FBI的工作。有一段时间,露西心里“恨极了”安娜。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她也在尝试学着不再站在“审判者”的立场看待姐姐。“在这件事情上,我觉得还是妹妹的身份更单纯些。”她说。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中收录了一封露西写给姐姐的信,落款为2010年11月6日。在短短两页纸的篇幅里,露西提到了母亲艾米拉,说母亲年轻时嫁给了一个暴戾的男人,依然忍受着巨大的屈辱生儿育女;到了该安享晚年时,“却又被你打破了生活的平静”。

在结尾处,露西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为古巴提供情报)?我知道,你并非利他主义者,你这么做并非为了他人的福祉,而是为你自己。你很胆怯。”

然而,就是这样一名“胆小鬼”,被FBI定性为“后冷战时代的头号超级女间谍”。她令大量军事机密外泄,使数名打入古巴的美国特工身陷囹圄,使深藏在哈瓦那多年的老牌线人身份暴露,使华盛顿秘密策划的对古“特别行动计划”流产……最重要的是,她撰写的关于古巴的分析报告曾被递交给国会,就美国的古巴政策产生的影响延续至今。

即便如此,从外界能够了解到的只言片语中,安娜·蒙特斯从未就自己最初的选择露出悔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