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下好“四步棋”编织“监管网”全力推进智慧渔业建设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王晓艳)近年来,荆门市水产部门以智慧渔业建设为抓手,坚持高起点谋划、多渠道投入、全领域拓展、广角度培育,切实编织了一套从基地到市场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数字天网,在全市水产养殖领域形成了生产过程可视化、数据传输实时化、操作控制智能化、病害诊断远程化、信息资源共享化和质量安全可追溯的“五化一追溯”监管体系。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实现了连续16年水产品质量安全供给零事故,有力推进了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高起点谋划,下好先手棋。智慧渔业是全面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渔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为充分发挥智慧渔业在质量监管、技术服务等方面作用,市水产局主动作为、提前谋划,将渔业信息化建设纳入了《荆门市十三五渔业发展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争取市政府以市长令颁布了《荆门市水产品市场准入办法》,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智慧渔业建设的意见》,提出了智慧渔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到2019年底全面建成“五化一追溯”监管体系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通过一年多的建设,市县两级智慧渔业平台已全部建立,并成功并网。打造了集技术服务、质量追溯、信息查询、鱼病防治、在线销售等于一体的“荆渔慧”智慧渔业系统,水产业在全省水产系统率先步入了管理服务的数字化时代。

多渠道投入,下好推手棋。荆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渔业建设,将智慧渔业建设经费列入市级财政预算,每年列支60万元,专款专用于智慧渔业平台的建设维护。各县市区将智慧渔业建设纳入地方发展总体规划和财政投资范围,统一规划实施。同时,还将智慧渔业建设内容作为各级财政项目争取和健康养殖示范场申报的必备条件之一,集中资金完善养殖环境实时监控、水质自动调节、饵料自动投喂等自动化在线操作装备设施。在各级项目资金的撬动下,全市各养殖基地应用智慧渔业平台管理生产、促进销售的热情持续高涨,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应用得到有效普及。全市健康养殖示范场、水产品出口备案基地已全部完成智慧渔业建设内容,并全部纳入智慧渔业平台监管范围,织成了一套水产品质量安全电子监管天网。

全领域拓展,下好关键棋。为了更好的激发智慧渔业平台活力,放大智慧渔业平台效应,我们多方拓展智慧渔业平台功能。积极与华美生物合作,解决了视频传输、数据传送等各个软件互不兼容的问题,将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鱼病防控体系和渔业科技短信平台三套软件功能进行了有机整合,成功集成了6大管理服务功能。实现了养殖过程全程可视、养殖数据在线可传、养殖生产实时可控、养殖病害远程可询、养殖信息随时可查和养殖产品源头可溯的“五化一追溯”监管服务目标,建成了一套软件监管、一个平台追溯、一条系统操控的大数据平台,形成了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全局一盘棋的智慧渔业系统,切实提升了渔业信息资源数据全面互联互通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快速处置的能力和水平,保证了智慧渔业平台与实际管理和养殖生产有效联接,提升了智慧渔业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