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貸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月報

【好貸發佈】中國信貸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月報

2018年6月刊

2018.06

好貸

央行公佈5月金融統計數據,市場反應強烈,是否符合預期?剛剛回暖的債券市場能否保持平穩運轉?對小微企業融資有何影響?且看好貸信貸月報6月刊為你帶來解讀。

目錄

一、社融環比腰斬 表外融資重回強監管態勢...... 1

二、MLF擴大擔保品範圍能否扼制債市頻頻爆雷趨勢 1

三、企業部門新增中長期貸款疲軟............... 1

四、好貸總結................................ 1

一、社融環比腰斬 表外融資重回強監管態勢

日前,央行發佈《2018年5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數據報告》,初步統計,5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7608億元,比上年同期少3023億元。其中,當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14萬億元,同比少增384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摺合人民幣減少228億元,同比多減129億元;委託貸款減少1570億元,同比多減1292億元;信託貸款減少904億元,同比多減2716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1741億元,同比多減496億元;企業債券融資淨減少434億元,同比少減2054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438億元,同比少20億元。

中國信貸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月報

從上圖中可以明顯看出,5月社會融資規模僅增長7608億,較前值大幅減少一半,預期值為 13000億人民幣,創下22個月來新低。社會融資餘額的增速也下滑至10.3%,為2006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社會融資增量不僅環比腰斬,較去年同期也大幅減少接近3000億,除季節性因素以外,從分項來看,和今年前幾月相比, 5月數據不是“少增”就是“多減”,清一色的縮減,其中,同比降幅最大的委託貸款和信託貸款,與資管新規嚴控表外融資表現一致。自2017年11月資管新規出臺之後,在“加強影子銀行監管”和“金融去槓桿”的政策驅動下,表外融資規模迅速開始萎縮,委託貸款和信託貸款,以及銀行承兌匯票等表外業務被大幅擠壓,融資結構得到有效調整。

好貸總裁封立鵬指出,從好貸一直關注的小微企業融資難角度來看,表外業務的確在萎縮,但是這部分融資需求由表內業務承擔消化還未見明顯成效。事實上,很多有融資需求的企業無奈地從表外融資中被剝離出來,卻因為在現行信用定價機制中被定為低信用等級,導致其無法實現表內融資。也就是說,這些小微企業被阻斷了表外融資後,依然很難從銀行獲得低利率貸款,實則對這些企業造成了較大的衝擊。因此,雖然定向降準能夠幫助部分銀行降低付息成本,間接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但是這一間接惠及小微企業的調控政策還需時日才能顯現效果,目前的縮表調結構只能說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這也是表外融資在減少,表內貸款同比少增,從而導致社融規模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另外,好貸集團董事長李明順還指出一個值得思考的現象,4月表外融資壓縮力度一度放緩,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較為活躍,企業債也達到2018年以來的新高,促使當月社融超出預期,而時隔1個月後,5月的相關數據又迴歸低值,可見市場融資需求持續旺盛,但政策依然會保持調結構的強監管趨勢,因此,李明順提示小微企業融資既不可放鬆發展、也不必輕言放棄,需要多方嘗試信貸途徑,必要時藉助專業人士的經驗,幫助企業渡過缺錢難關。

二、MLF擴大擔保品範圍能否扼制債市頻頻爆雷趨勢

除了5月社融腰斬,近期債券市場也爆雷不斷。數據顯示,今年債券違約金額已超過160億元,多於2015年總和,且較2016年和2017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對於債券市場違約事件,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以來,債券發行融資同比回暖,市場利率水平整體呈現下行趨勢,儘管出現了一些實質性違約事件,但近期新增違約總體呈點狀分佈,未呈現風險集中的趨勢,是加強市場紀律、有序打破剛性兌付的體現,債券違約率總體水平不高。據悉,截至2018年5月末,公司信用類債券違約後尚未兌付的金額為663億元。

好貸總裁封立鵬認為,債券違約事件要一分為二的來看待,一方面,不能讓大家總是抱有剛性兌付的想象,實際上監管部門有打破剛兌的預期;另一方面,考慮到市場情緒,違約比例又不宜過高,要在可控範圍內,所以6月初央行將MLF擔保品進行了擴展,說明央行有 意緩解企業債務違約繼續蔓延。

那麼,MLF擔保品究竟擴展了哪些呢?

6月初,為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綠色經濟等領域的支持力度,並促進信用債市場健康發展,中國人民銀行決定適當擴大中期借貸便利,也就是MLF的擔保品範圍。

所謂中期借貸便利,是一種由中央銀行提供中期基礎貨幣的貨幣政策工具,對象為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等,可通過招標方式開展。發放方式為質押方式,並需提供國債、央行票據等優質債券作為合格質押品。

此次新納入中期借貸便利擔保品範圍的有:不低於AA級的小微企業、綠色和“三農”金融債券;AA+、AA級公司信用類債券;優先接受涉及小微企業、綠色經濟的債券;優質的小微企業貸款和綠色貸款。

中國信貸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月報

央行還稱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對此,好貸集團董事長李明順指出,MLF擴大擔保品範圍可以看成對有一定信用等級的小微企業的局部寬鬆手段,會給市場帶來一點心理支撐。在表外業務嚴控,企業發債需求擴大,違約事件頻發的趨勢下,央行有意引導銀行對一部分資信良好的企業優先授信。

三、企業部門新增中長期貸款疲軟

據央行發佈的《5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5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15萬億元,同比多增405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143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22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923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5255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58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031億元,票據融資增加1447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142億元。月末,外幣貸款餘額8700億美元,同比增長6.1%。當月外幣貸款減少45億美元。

好貸分析認為,5月新增人民幣貸款與上月基本持平,從貸款結構上看,代表個人住房貸款的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5月佔全部新增貸款的比例進一步提高到了34%左右,環比小幅上升,說明房貸水平較為平穩。

而企業部門新增中長期貸款環比有所下降,顯示出疲軟態勢,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不足;企業短期貸款不升反降,加之新增票據融資環比大幅上升,說明銀行信用風險偏好普遍降低,放貸更為謹慎。

中國信貸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月報

四、好貸總結

總體來看,5月金融數據較前月變化幅度較大,好貸分析及預測以下幾點:

第一,5月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重回低值,委託貸款、信託貸款環比減少,說明對錶外融資的壓縮力度不會持續減弱,調結構還將延續,4月的暫時回暖只是偶發現象。

第二,一方面,社融數據下滑對國內經濟的壓力增大,債市爆雷也顯現出國內企業信用風險;另一方面,定向降準、MLF擴大抵押品範圍開始落地,為了進一步遏制信用風險的連鎖反應,預計進入第三季度還會有差異化政策公佈。

第三,對於銀行等金融機構,除了優先授信符合MLF擴大抵押品範圍的企業以外,隨著信用風險的上升,在授信業務中依然會優先選擇具有國資背景的大型國企央企,以及歷史信用較好的私企,其他企業授信標準或繼續提升,授信額度並不富裕。

第四,在緊縮表外融資通道、貸款利率逐漸走高的雙重壓力下,對於未能達到MLF擴大抵押品範圍要求的更廣泛的小微企業來說,融資可得性將繼續下降。

第五,受美聯儲加息、中美貿易戰等國內外其他因素影響,接下來央行發佈相應新政的可能性很大,對信貸形式也將產生一定影響,需密切關注。

第六,建議有融資需求的小微企業主體,現階段轉化和擴大留存收益,理性看待政策預期,做好財務策略調整,以適應接下來的環境變化。

分析師:黃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