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燭落淚,誰來安慰?

現在很多教師,特別是一些小學教師,更為突出的是農村小學教師,共同的感覺是越來越不會當老師了。老師:傳道、授業、解惑。此為師道,簡單明瞭。為什麼不會當了呢?知識能力不夠?顯然不是

!那是什麼束縛了老師的靈魂?師德!

紅燭落淚,誰來安慰?

師德是教師的職業道德,良好的師德是教師必須遵循的。這本無可厚非,但決不能因此而誇大其束縛力,捆綁住教師的手腳。束縛了他們的靈魂。那樣,簡單的教育工作卻讓教師舉步維艱,時刻害怕哪裡觸犯師德,膽戰心驚,提心吊膽。

紅燭落淚,誰來安慰?

傳授知識,老師能力有大小;學生更是三六九等。老師想教好學生,不可避免要有一些言語、動作上的責備,亦或是懲戒。家長教育自己的孩子不也是如此嗎?但正因如此,有時教師會招致違背師德教訓。輕點家長不依不饒;重點賠禮道歉,賠償不必要的各項檢查費。相應的還有主管部門地懲罰:批評教育、當做反面教材、降級工資、再重者調離原單位,甚至因此丟掉飯碗。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教師?家長就沒錯嗎?

紅燭落淚,誰來安慰?

學生在校,要服從教師管理。各種責任書似乎只是在強調著教師的責任。一旦出了問題,家長的一哭二鬧三上吊,再加上恫嚇,即使不是學校教師的責任,為了息事寧人也成了學校或教師的責任了。為什麼啊?就因為我們是教師嗎?

是想,這和前段時間的醫鬧有什麼區別。我們有法律,教育主管部門,各校領導不能因為個人私利,怕事情鬧大影響仕途而一味遷就,以至於現在校鬧愈演愈烈。事歸事,鬧就要繩之以法,就要還學校一片寧靜;就要給教師一片安寧!決不能讓師德成了束縛教師手腳的繩索!

紅燭落淚,誰來安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