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苏东坡诗词中的这两样食物,几百年后,阜阳人还在吃

宋.苏轼《次韵致张朝奉扔招晚饮》(节选)“回车入官府,治具随贫家。萍齑与豆粥,亦可成咄嗟。”

苏轼的这首诗写于元祐七年(1092)于颍州(今阜阳)。是苏轼写给一位名张朝奉的友人。当年,张朝奉退休后定居颍州,请苏轼饮酒,苏轼因此作诗。为方便作文,本文只选取了最后部分。一句:萍齑与豆粥,亦可成咄嗟“足以窥探宋代的阜阳美食了。

当年苏东坡诗词中的这两样食物,几百年后,阜阳人还在吃

阜阳历史悠久,饮食文化深厚。诗文中的萍齑,今天的人们看字面可会感到陌生,其实这道九百多年前小菜,今天我们依然在享用。“齑”是什么?宋人《东京梦华录》有云“菜蔬精细,谓之'造齑'”。说白了,“造齑”就是把蔬菜的茎叶切细,加盐或其他调料,如茴香、花椒末、酒、醋等等,进行腌制,制作成家常食用的酱菜,而诗文的萍齑指的就是今天的腌韭菜,古人称韭齑。

当年苏东坡诗词中的这两样食物,几百年后,阜阳人还在吃

腌韭菜花这道传统小菜,在阜阳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直到现在,韭菜一直就是阜阳人碗中的一味小菜,那一箸难忘的美味让一代又一代阜阳人难忘。而现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也许没有几个年轻人会腌制韭菜花了,偶尔想吃的时候,就到超市去卖一瓶韭菜花酱,但此韭菜花非彼韭菜花,他们不知道,只有清腌的韭菜花才是正宗的阜阳味。

当年苏东坡诗词中的这两样食物,几百年后,阜阳人还在吃

腌制韭菜花的方法比较简单。过去,阜阳几乎家家都会腌制韭菜花,虽然说腌制韭菜花的方法很多,但阜阳人多采用清腌,这样吃起来特别的鲜美。具体方法是:选韭菜的小花或未开放的韭菜花苞,将韭菜花、鲜生姜放在小石臼内猛捣,直至捣烂为止。然后放上适量的食盐,拌匀后形成韭菜花放在小瓦罐里,盖好盖口,置干燥阴凉处,经过2----3天便可开罐食用了。

当年苏东坡诗词中的这两样食物,几百年后,阜阳人还在吃

生姜在腌制韭菜花酱的过程中主要是起调和风味的作用。有的人家在腌制时添加鲜红辣椒丝,不仅多了一个味道,而且那青翠的韭菜花,嫩黄的生姜,通红的辣椒调配在一起,十分的美感,仿佛共同诠释着美味的含义,当然,也足以刺激了你的食欲。

当年苏东坡诗词中的这两样食物,几百年后,阜阳人还在吃

而豆粥,就是就是各种豆类熬的粥。阜阳人习惯把粥统称为“稀饭“,同样阜阳人喝粥的历史悠久,这大概是因为阜阳人口众多,土地虽然肥沃,但并不广袤。人均土地有限。遇到太平时节,风调雨顺之日,勤劳的阜阳人温饱应不是大问题。但是一遇战乱与天灾,老百姓就容易遭受饥荒威胁。古人对粥的发明具有重要意义,它不知道救活了多少人。

当年苏东坡诗词中的这两样食物,几百年后,阜阳人还在吃

阜阳人也逐渐养成了爱喝粥的好传统,也逐渐喝出花样与文化。如阜阳有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一直以来,阜阳人把腊八粥叫做“腊八饭“,这是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但也不是家家都是一个配方,但基本上都以多样东西混合煮食。

当年苏东坡诗词中的这两样食物,几百年后,阜阳人还在吃

其中米、胡萝卜、青菜,为不可少的三宝。此外,还有花生(或黄豆)、莲子、白果、豆腐等食材。“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作为一种民间风俗,阜阳人吃腊八粥,除了用以庆祝丰收之意外,还预示着春节即将到来。

当年苏东坡诗词中的这两样食物,几百年后,阜阳人还在吃

一碟腌韭菜花,一碗豆粥,一直是阜阳人的最爱,从古至今,从未曾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