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下半年人民幣匯率怎麼看?

(招商宏觀謝亞軒團隊)2018年6月27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收盤價為6.5950,較年初的6.4967貶值1.49%。截至6月中,人民幣走弱背後主要的原因是美元指數突破90的整數位後持續走強,兩個月升幅超過5%。美元強,人民幣弱,人民幣匯率在此期間貶值2.2%。此後人民幣匯率出現加速貶值,6月15-27日的8個工作日內累計貶值3.07%,完全抹去年初以來人民幣匯率的漲幅。

我們目前判斷,2018年下半年進一步推動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可能性小。一是,匯率改革並非當前的中心任務。從《政府工作報告看》,在總結過去5年工作中,總理強調已經“改革完善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這主要是指包括“811匯改”在內的改革。既然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已經得到“完善”,2018年的目標是:“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二是、目前的匯率形成機制運行良好。中國人民銀行新任易綱行長在3月25日的中國高層發展論壇上發言指出,“人民幣匯率彈性有所增強”,“匯率發揮宏觀經濟“自動穩定器”的作用”。人民幣匯率彈性的提升,使得中美之間長端利差收窄,不論是政策利率還是市場利率都可以更為契合國內的經濟基本面,而非被國際因素所左右。

三是,兩因素匯率形成機制可以實現自我進化。從趨勢來看,參考籃子貨幣因素對人民幣匯率走勢的決定性在逐步下降,而市場供求因素對於人民幣匯率走勢的決定性在逐步上升。

下半年,支持外匯需求進一步趨於穩定的三個理由:

(1)從2016年中以來,償還非居民外債的進程已結束。2016年二季度至今,中國的外債餘額停止下降,連續7個季度合計上升3461億美元。外債項下由外匯需求轉變為外匯供應。

(2)2016年11月底央行等四部委加強對外投資管理的措施有效阻止少數大企業的無序對外投資和購匯行為。2017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規模為1019億美元,較之2016年回落52.9%。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淨流出181億美元,同比下降12%。

(3)家庭和企業的匯率預期趨於穩定,持有外匯資產的需求減弱。在2016年和2017年的1月,由所謂“個人5萬美元換匯額度”所致的外匯需求脈衝式上升,在2018年1月並未再次出現。目前判斷,2018年下半年,以上三個促使外匯需求趨於穩定的理由仍然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