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楊元慶教育基金第三次頒獎 聯想助力高校人才科研事業

6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學舉行2018年度“85屆計算機系教育發展基金”暨“楊元慶教育基金”頒獎活動。作為上海交大85屆校友、楊元慶教育基金的設立者,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出席頒獎活動,與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中國聯通集團CEO兼副董事長陸益民等校方及校友代表為獲獎師生頒獎,並參加學長論壇和上海交大師生互動交流。

上海交大楊元慶教育基金第三次頒獎 聯想助力高校人才科研事業

(楊元慶與林忠欽為獲獎師生頒獎)

楊元慶在頒獎致辭中表示,人類社會經歷了機械化、電氣化、數字化三次重大變革,如今以大數據、高性能計算和雲計算為代表的智能化的時代正在向人們走來,把握智能化的機遇人才非常重要,很榮幸能夠通過設立基金這種方式,為母校人才的發展和教學科研盡一份力。

據悉,2015年楊元慶出席上海交大85屆校友返校活動,與同屆校友共同發起成立85屆計算機系教育發展基金,並設立楊元慶教育基金,用於幫助電子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計算機學科的學生和青年教師的發展。此次是該基金連續第三年為獲獎師生頒發獎金。

楊元慶在致辭中表示,上海交大是他夢想開始的地方,以上海交大為起點走上了從事計算機產業的道路。他提到,人類社會經歷3次重大變革,以計算機、高速網絡為代表的信息化革命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幾乎每個人都用上了計算機、手機。現在時代發展越來越快,數字化浪潮還沒結束,智能化時代已經走來。

楊元慶指出,在智能化變革中,中國天然地擁有大數據優勢,同時在高性能計算上也是領先世界的。“在全球500臺最快的計算機裡面,聯想就佔了110多臺。最新數據顯示,聯想剛剛超過惠普,成為超算企業的全球第一。”他說,“雖然在算法上雖然我們與美國還有差距,但只要持之以恆地進行科學和技術研究、不急功近利,我們趕超的機會非常大。”

在學長論壇上,楊元慶向現場師生介紹了聯想在推進智能化變革中的戰略定位。他說,聯想一是做變革的實踐者,推動自身全價值鏈智能化變革;二是做智能化的賦能者,通過IoT、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為垂直行業智能化提供解決方案。他透露,聯想在智能化變革中將堅持三條腿走路,產品事業部聚焦1-2年內的產品開發,注重應用;研究院聚焦3-5年的技術研究;聯想創投則聚焦5-10年的技術做投資佈局。

上海交大楊元慶教育基金第三次頒獎 聯想助力高校人才科研事業

(楊元慶在學長論壇上與上海交大的師生交流)

據介紹,聯想近一年來致力於推進智能化變革,在人才儲備上引進了徐飛玉等世界級人工智能領域專家和學者,現在已經擁有100多位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為更好地推進以“智能設備+雲”“基礎設施+雲”為核心的第三波戰略,聯想今年還成立了智能設備業務集團,以加速技術的融合。同時從中國起步,聯想正在打造自己的Smart IoT(智能物聯)平臺。

此外,聯想與國內院校開展廣泛合作,大力推進技術創新,目前已與中科院、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南大學等多家院校建立了聯合實驗室,在海量數據和大規模知識系統、人機交互和機器智能、VR/AR前沿信息技術,以及穿戴式+智能監控等領域開展研究。

林忠欽高度評價了楊元慶、陸益民等校友對上海交大發展和教育科研事業的支持和幫助。他說,交大科研事業的發展離不開校友的關心與支持,校友始終是交大最寶貴的財富,在學校吸引社會資源、推進科學研究的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瞭解,在支持國內高校進行前沿科學研究方面,楊元慶不僅在上海交大設立了教育基金,還於2017年在中國科技大學設立教育基金,用於獎勵該校數學科學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學術科研能力突出的學生、教授。

此外,楊元慶還推動聯想集團通過開展“高校AI精英挑戰賽”、引入創業基金孵化等方式,激勵全國高校在科學研究中有突出成績的人才,助力高校創新技術儘快產業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