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争!重回环保署门前 台湾法律人回顾10个环境诉讼故事

赖品瑀 台湾环境资讯协会

抗争!重回环保署门前 台湾法律人回顾10个环境诉讼故事

环境法律人协会22日前往环保署门前发表新书《抗争:从街头到法院的十个环境运动》,赖品瑀摄。

这本书收集了共计10则与环境正义、人民基本权利相关的环境故事与诉讼判决,从这些个案故事带出诉讼判决的历程及导读。张誉尹表示,包括林内焚化炉、台东美丽湾、湖口垃圾站、中科三期、淡北道路、保变住六之六、北投缆车、苗栗苑里风机、台益丰锅炉等案,一路看下来,可以看到法院见解的演进,人民论述、抗争技巧的进步,以及环保署资讯逐步公开的过程。

长期抗争中科三期的老农们现身,诉说抗争的心路历程,后里公馆里里长冯咏淮表示,当地长期已经面临污染,当中科三期案展开环评时,后里园区的环评有做跟没有做一样他们没有注意,而到七星园区环评时,居民才组成协会展开抗争。

农民王婉盈表示,当他们决定挺身为了家园抗争时,首先担忧哪来的钱可以去诉讼,当得到律师们的协助之后,他们也不断思考,在参与每一次的会议时,要如何有效率的表达,并得到进展。王婉盈说,每次北上抗争,农民就要放下手边工作、自掏腰包买车票,都是不小的负担,更大的挑战却是,他们都只有3分钟的发言时间。

因此他反覆检视会议内容,笔记总是写的密密麻麻,整理出农民的意见、中科与环评委员、相关部会的回答,再拟出下一次应该回答什么,发问什么。论述也从当地环境保护、农业用水保障,一路推到了大台中地区的用水分配问题。这样的经验,现在出书整理出来,王婉盈相信可以做为其他人的参考。

苑里反疯车自救会会长陈清海表示,如今回想起抗争都还是觉得很辛酸,他们开始抗争了半年,社会才逐渐开始知道他们在做什么、面对了什么。例如当时警察过当的执法,却不自知自己滥用公权,在他们一次一次的承受后,才渐渐看到改善,这些抗争经验分享出来,才知台湾还有很多需要进步的地方。

包括环境法律人、蛮野心足生态协会、环境权保障基金会,目前台湾以法律专业参与环境运动的组织共有三个。环境权保障基金会董事长林三加回想,大概以2000年为分水岭,先前的法律人大多参与政策面的讨论,而在环境相关的法制逐渐建置后,法律人开始以诉讼来参与环境事务,2003年文鲁彬率先成立蛮野心足、接着2010年环境法律人成立,环境权保障基金会,则是因中科三期案的诉讼结果而成立。

林三加认为未来法律人参与环运,不只是进出法院,也将持续从政策面思考,例如过去因为抗争而开始思考的风机安全距离、能源政策等,未来可预期还会有更多跨领域、跨学科的合作。

“如果做的不好,欢迎继续来抗争,不用留情。”过去是环境律师的环保署副署长詹顺贵,向过去的战友如此强调。书中的10个故事他参与了6个,但也自认上任后努力把关,环保署应是比起过去有实质的进展。

上任一年半,环保署因环评挨告的,包括新北安坑轻轨捷运案,居民不满该路线紧邻民宅却获通过而提出诉讼;花莲荣丰矿业遭认定不予开发,业者不满提告反击;遭要求重做环评的利英工矿也提出诉愿。环保署长李应元也无预警现身站台,并当场承诺认购100本。


《抗争:从街头到法院的十个环境运动》

抗争!重回环保署门前 台湾法律人回顾10个环境诉讼故事

出版社:新学林

出版日期:2018/01/01

本书精选十个环境事件叙述台湾环境运动的历程,每篇案例以人物故事及判决导读带出。案例故事带领读者认识事件的始末,娓娓道出参与者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判决导读说明一则则历审法院判决中实务见解的认定及影响,描述环境诉讼见解的演进。本书可为关心环境议题的法律人、社运人及学院师生提供实用之入门金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