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個注意力實操遊戲

1、蘿蔔蹲。

將孩子分成人數相等的三組,一組代表紅蘿蔔,一組代表白蘿蔔,一組代表黃蘿蔔。老師喊口令:“紅蘿蔔蹲,黃蘿蔔蹲,白蘿蔔不蹲。”喊哪一組蹲,哪一組要快速蹲下。喊另一組,前一組的孩子要快速站起。未按口令動作的孩子算失敗。(也可以由孩子來發令)

2、對旗語。

準備不同顏色旗子6面,每一面代表一個動作。如:紅旗拍手,綠旗向前一步,藍旗向上跳等。老師先介紹每種旗子代表的動作。然後任意舉起一種顏色的旗,讓孩子做出相應動作。要求動作迅速,舉起兩秒後沒做出動作或做錯,都算失敗。如此反覆練習。小孩子可以逐漸增加旗子的數量。

3、高個矮個。

學生圍成一圈,教師示範,“高個”代表兩手上舉,腳尖掂起。“矮個”代表兩腿半蹲,兩手扶膝,像馬步。然後老師發令:“高個”,就來個馬步;“矮個”則相反。沒有立即做出正確動作算失敗。家裡,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比誰錯的少。

4、大小西瓜。

小朋友站成圈。老師指定一個孩子當排頭,說“大西瓜”,但兩手比成小西瓜的樣子;接著第二個孩子說:“小西瓜”,但兩手比成大西瓜的樣子,依次直到最後一人。

5、手指爬梯。

孩子兩手放在胸前,先左手拇指與右手食指尖相連,然後左手食指右手拇指往上爬,兩指尖在上面相連,接著又是左手拇指與右手食指尖相連;這樣依次反覆上爬,爬到頭頂再往下爬回。孩子熟練後可增加難度,左手拇指與右手中指尖相連,左手拇指與右手小指尖相連等。

6、抓耳抓鼻。

小朋友在老師面前站成一排,老師喊口令,小朋友來做動作。當喊“1、2”時,孩子兩手在胸前按口令節拍擊掌兩次;老師喊“3”時,用左手食指與拇指抓住鼻子,右手與左臂交叉用食指與拇指抓住左耳。接著,教師再喊“1、2”,孩子依然按節拍擊掌兩次,而當老師再喊“3”時,孩子換成右手食指與拇指抓住鼻子,左手抓住右耳。這樣反覆變換,如果孩子在發口令後2秒內沒有做出動作,或動作不對都算失敗。

7、彈鋼琴。

孩子先排隊站好,從1到7報數,每人記住自己的號碼,並明確該號碼在音樂中所代表的音符。比如1是哆。3是咪。孩子圍坐在老師面前,遊戲開始,老師用簡譜唱簡單的調子。唱到哪個音,報相應數的孩子就快速站起,第二個音響時再立即坐回。這樣,如果聽到自己的音時不立即站起或者誤站起的孩子都記失敗一次。老師可先用“12345671”、“17654321”試音,使孩子有所準備。所唱簡譜由易到難,逐漸加快。

8、拔“孔雀毛”。

老師請一位小朋友來當孔雀,用十幾條彩色皺紋紙當作羽毛,塞在“孔雀”的衣服口袋裡、系在腰上、綁在腳上、別在背上等等。遊戲開始前,老師給“孔雀”蒙上眼睛,讓他在屋子中間原地轉三圈。老師下令“開始”,其他小朋友就向孔雀靠近,趁孔雀不注意的時候,拔“孔雀身上的羽毛,一次只能拔一根。“孔雀”則提高警惕,兩手在身體四周揮舞,不讓別人拔毛。如果其他小朋友被“孔雀”的手碰到,就失敗了,失去拔毛的資格。“孔雀”的羽毛被拔光時,遊戲即可宣告結束。拔得羽毛最多的熱鬧即是勝利者。

9、大西瓜、小西瓜。

其實這是一個反口令練習,當老師說大西瓜的時候,學生的手要比劃成小西瓜的形狀;當老師說小西瓜的時候,學生的手要比劃成大西瓜的形狀。如果想採取比賽的形式,每組可派代表上臺,看誰堅持到最後,誰的注意力就最集中,反應也最敏捷。

10、找領袖。

選一名學生當“偵探”,在教室外邊等候;選一名學生當“真領袖”藏在學生中間;再選一個“假領袖”站在講臺前。遊戲開始,真領袖在人群中帶頭做各種動作,假領袖密切觀察真領袖的動作進行模仿,所有的學生再跟著假領袖的動作去做,這時,偵探走進教室尋找人群中的真領袖。此遊戲要求真領袖靈活,做動作時不能太明顯,假領袖機敏,要隨時注意真領袖動作的變換,還不能讓偵探發現他目光的方向,而全體同學呢,也要注意力集中,緊緊跟隨假領袖做動作,否則跟大家節奏不統一,就會被誤認為是真領袖。

11、我是木頭人。

——歌謠:賽賽賽,山上有個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選代表上臺比賽,邊拍手邊說歌謠,歌謠停止,必須做到一動不動。臺下的同學呢,剛開始靜觀之,過一會兒在臺下做各種怪動作,目的是把臺上的同學逗笑,看誰能注意力集中,堅持不動的時間最長,誰就是獲勝者。

12、數青蛙。

這是一個訓練數學思維和注意力的比較難的遊戲:一隻青蛙一張嘴,兩隻眼睛四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兩隻青蛙兩張嘴,四隻眼睛八條腿,撲通撲通跳下水。三隻青蛙三張嘴,六隻眼睛十二條腿,撲通撲通撲通跳下水······老師先說到這裡,讓同學們自己總結出規律,再請五位同學上臺,也可以全班按座位依次接力數,看誰的注意力最集中,誰的數學思維敏銳,反應快,誰堅持到最後也不出錯,誰就是勝利者。

13、躲開“3”。

跟“明7暗7”的要求一樣,從1開始數數,凡是和3有關的數字,3的倍數,都不能說出來,要用拍手錶示。這個遊戲比"明7暗7"難度大一些,因為和3有關的數字出現的頻率高,3、6、9、12、13、15、18、21、23、24······所以一不小心,就會中圈套,所以注意力必須得高度集中。

14、找數字。

讓孩子在紙上把大小不同、次序混亂的1—100的數字,依次找出並圈上。(提示:這個訓練可常做,每次記錄下時間,或跟家長比賽,增加訓練的趣味性。

15、連圖形。

讓孩子把1—100甚至更多的數字按順序連接起來,組成各種有趣的畫面。

16、小幫手。

經常讓孩子幫助家長拿各類小東西,從一件到幾件不等,要求他在一次完成。“請幫我拿一個蘋果、一把小刀、一些紙巾和幾個牙籤。

17、玩撲克遊戲。

可鍛鍊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應能力。

取三張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隨意排列於桌上,如從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塊5、選取一張要記住的牌,如梅花2,讓她盯住這張牌,然後把三張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長隨意更換三張牌的位置,然後,讓她報出梅花2在哪兒。如她說猜對了,就勝,兩人輪換做遊戲。隨著能力的提高,家長可以增加難度,如增加牌的數量,變換牌的位置的次數和提高變換牌位置的速度。

18、買一些智力訓練的書,每天堅持做練習。

一些鍛鍊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的圖文,如走迷宮,在一大堆圖中找某樣東西,找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比大小、長短,在規定的時間內把一頁圖中的物品記住,然後合上書讓她報出來。等等。時間不可過長,但往後可延長練習時間,一定要每天堅持練。做對給紅五星獎勵或打分。

19、搶背電話號碼。

一本電話號碼本,可以成為遊戲工具。家長給她看一兩秒鐘,讓她記住某人的號碼,然後移開號碼本,讓她背出來。兩人可輪換著背,比比誰厲害。

20、給孩子講故事、讀故事。

講故事時,要經常用眼神和體態、語言與孩子交流,還可用提問形式讓孩子參與講故事。或者拿一本故事書,家長讀給她聽,直到發現孩子的注意力實在無法堅持集中時,立即宣佈“今日故事講到這裡,明日繼續。”隨著聽故事時間的延長,注意力的提高,可以發展到讓孩子聽故事錄音帶。其他活動形式也可按類似方式進行。

21、玩“開火車”遊戲。

這種遊戲要三人以上,一家三口就可以完成,當然如果有爺爺奶奶或其他參加,那就更好了。為了敘述的方便,現以三人為例,方法是:三人圍坐一圈,每人報上一個站名,通過幾句對話語言來開動“火車”。如,父當作北京站,母當作上海站,孩子當作廣州站。父拍手喊:“北京的火車就要開。”大家一齊拍手喊:“往哪開?”父拍手喊:“廣州開”,於是,當廣州站的兒子要馬上接口:“廣州的火車就要開。”大家又齊拍手喊:“往哪開?”兒子拍手喊:“上海開”。這樣火車開到誰那兒,誰就得馬上接得上口。“火車”開得越快越好,中間不要有間歇。這種遊戲由於要做到口、耳、心並用,因此能讓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時也鍛鍊了思維快速反應能力,而且這種遊戲氣氛活躍,能調動人的積極性,孩子玩起來,樂此不疲。

22、玩乒乓球干擾注意遊戲。

本來一個人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就不容易,如果旁邊再有人進行干擾,你會覺得更難以集中注意。比如你在做作業時,旁邊正上演吸引人的電視節目,你就會分散注意力,然而正因為有干擾,有難度,才能在人為設置的更困難更復雜的情境中,訓練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把球放在球拍上,繞桌子行走一圈,要求乒乓球不能掉下來。你在旁邊進行搗亂,但不能碰到他的身體。一會兒拍手跺腳,一會大喊大叫,還一邊說“掉了!掉了!”他為了不輸給你,又不得不保持鎮定和注意力集中。此外還有類似的這種遊戲,對提高注意力非常有效。

23、干擾性訓練遊戲。

一隻小鳥,輕易地分去了孩子對課堂的注意力,這是因為,孩子的抗干擾能力較弱。所以,我們可以效仿一下毛主席在鬧市讀書的“抗干擾訓練法”,讓孩子在外界干擾的情況下儘量地認真做事,不妨嘗試一下這個小遊戲:挑冰糕棒。

材料:10支左右的冰糕棍(可用筷子或大小相當的小木棍代替)

玩法:

1.所有的參與人員用抓鬮或石頭、剪子、布等方式排好玩的順序。

2.將所有冰糕棍隨意地散落地面上,並保持一定的密集度,並將散落一邊的單棍撿起,作為挑冰糕棍的工具。

3.用手中棍插進交錯疊壓在一起的棍中,選出一根最易挑動的把它快速、準確地挑開,挑動時其他冰糕棒不能有絲毫晃動,冰糕棍即歸玩者所有。否則,即為“瞎了”,由第二名挑棍。

4. 一人在玩時,除了身體的接觸外,其他人可以以任何方式干擾他,玩的人每取出一根冰糕棒,得一分;如果對他人的干擾毫無反應,加一分。

5.依次輪換,最後,誰挑得的棍多即為勝。

24、聽寫號碼本遊戲。

數字是一群迷人的小東西,它們可以組成很多有趣的小遊戲,不僅可以讓小孩子們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還可以鍛鍊孩子的很多能力哦,注意力就是其中很重要的遊戲,比如,聽寫號碼本遊戲。

材料:一本電話號碼本、秒錶

1.任意翻開電話號碼本的一頁,掐著秒錶在一分鐘的時間以較快的速度讓孩子聽寫上面的電話號碼。

2.提醒孩子認真聽,時間一到馬上停,然後由孩子核對正誤。

3.每天訓練一次,每次只訓練十分鐘。如果連續三次全對,提前結束訓練。

溫馨提示:

1.訓練時間一定不要長,在孩子意猶未盡時就結束最好。

2.訓練不必設置獎品,父母陪同訓練,負責掐表和念數字,成功後孩子的成就感和爸爸媽媽的歡呼、鼓勵,就是最好的獎品,而且還可以進行一次親子大pk,孩子的興致會更高。

3.這個小遊戲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注意力,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哦。

25、一分鐘遊戲。

一分鐘真的很短,短得讓孩子覺得什麼也做不成,短得讓孩子不管什麼要求都可以答應,反正,“一分鐘”耽誤不了玩的時間。

所以,不妨利用孩子的這種心理,搞個一分鐘競賽的小遊戲哦,讓孩子在快樂與刺激中愛上學習、愛上讀書,同時,還可以鍛鍊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呢。

這個遊戲其實很簡單,就是家長和孩子一起比一比,看看誰在一分鐘裡做的事情最多,比如讀書、背詩、寫字等等。不僅僅是學習方面的內容,還可以是生活中的事情,如串珠子、做家務等,多樣化的內容,會讓孩子更感興趣。

遊戲的過程中,如果孩子比您做的事情多,要記得及時地表揚哦;反之,也要好好的鼓勵,必要的時候,也可以“放一點水”,讓孩子體驗到勝利的快樂,擁有成就感。

遊戲反覆進行,不斷地變換內容,孩子就很順利地進入了狀態,您想要孩子做的事情,就不知不覺地做完了。

26、對拍手遊戲。

“你拍一,我拍一……”熟悉的童謠,是不是勾起了您童年的回憶呢?不妨和您的孩子一起來玩玩這種您童年的遊戲哦,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注意力,加強孩子的秩序意識,還可以鍛鍊孩子的手部肌肉哦。讓我們先從最簡單的開始吧:

“拍手,拍右手,拍手,拍左手,拍手,拍手背,拍手,拍手心。”先與孩子面對面坐好,邊念兒歌邊拍手。您先自拍一下,然後伸右手,與孩子伸出的右手對拍;然後自拍一下,伸左手,與孩子伸出的左手對拍;然後再自拍一下,並伸出雙手與孩子伸出的雙手手背對拍一下,手心對拍一下。遊戲中要儘量避免或少出錯誤,等到熟練之後,還可以加快拍手的速度或增加自拍和對拍的次數哦,這樣,會更有挑戰性,更能激起孩子的興趣,而且鍛鍊強度也更大哦。

30個注意力實操遊戲

30個注意力實操遊戲

30個注意力實操遊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