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份再保险区块链白皮书发布

中国首份再保险区块链白皮书发布

中国首份再保险区块链白皮书发布

6月29日,中再集团、汉诺威再、通用再、众安保险、众安科技、英特尔公司等共同发布《再保险区块链(RIC)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白皮书》是中国首个经过实验验证的再保险区块链指导性纲要,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再保险区块链的商业价值、应用场景、设计理念和实现方案,对解决再保险行业面临的痛点、实现再保险区块链应用落地具有指导意义。

区块链本身只是一项技术,其在各类场景中发生作用。在区块链的应用中,保险无疑是一个典型场景。人保财险执行董事、常务副总裁王和认为,之所以说区块链是保险应用的典型场景,是因为区块链与保险具有基因相似性。

一直以来,再保险行业存在两大问题: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引发道德风险;交易信息化水平低引发操作风险。这两大问题严重影响了再保险交易双方信心、抬高了再保险交易成本、阻碍了再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

再保险是基于原保险的保险,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再合约”的过程。区块链将催生“再保险2.0”时代的到来,其重要特征是“风险新分散”,是再保险职能的新存在。共识机制、时间戳和智能合约将扮演重要角色,将给再保险,乃至保险创新以全新的启发和路径。

《白皮书》指出,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开放性、独立性、安全性和匿名性等特征,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再保险业务流程中存在的两大问题:第一,有效消除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拆开再保险交易的黑盒;第二,大幅提高再保险交易的信息化水平,推进流程智能化进程。

中再集团信息技术中心总经理冯键认为,区块链正逐步成为新的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我国“保险-再保险”模式的数字化变革中具有战略性的作用,将重塑保险新生态。同时,区块链技术需要与管理模式、商业模式融合创新。

《白皮书》明确了再保险区块链技术的设计思路和应用场景:以“一区、双块、多链、全程”为核心,打通再保险业务全流程,低成本实现再保险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应用于财产险合约再保险、财产险临分再保险、人身险合约再保险、人身险临分再保险和转分保等业务场景。

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智能合约、点对点传输、分布式账本等特点,再保险区块链平台将重塑再保险交易流程,实现再保险行业日常业务交易:第一,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实现再保险各机构间点对点交易;第二,采用智能合约实现再保险保单的自动对账、清算、结算;第三,利用区块链数据不可篡改、数据可信、交易可追溯的特性,提升再保险交易的可信安全,实现降本增效,加强系统交易监管审计。

众安科技CEO陈玮指出,区块链作为价值互联网的重要基础,能够广泛连接包括再保公司、直保公司以及来自其他跨行业实体在内的不同节点,有效解决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的信任问题,有益于降低公司间再保险交易成本,从而进一步提升效率,促进并加速再保险市场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