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網店發展史,你覺悟了麼?你是放棄還是堅持

淘寶是一個戰場,有人歡喜有人愁,我覺得真正讓諸多賣家失望的根本原因都不是這些

而是,你最初的期望。

你聽說誰誰做淘寶發財了,哪個哪個做淘寶暴富,就會讓你產生一種做淘寶很容易的錯覺,當然不可置否,早些年的流量紅利時代的確是容易做,然後你就覺得淘寶是低投入高收入的行業。結果呢,這些年了,平臺發展,規則不斷變化,市場飽和,自然流量稀缺,這時候你發現這行業不僅要投入大量資金,還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巨大的反差自然讓人覺得心裡拔涼拔涼的......

抱怨的不僅是現在做不起來的中小賣家,還有很多早些年就開始做的也在抱怨阿里過河拆橋。其實客觀的說,這是都是必然的。只有你順應的平臺發展才能更好發展,跟不上節奏,趕不上變化,自然要被淘汰。

當然,這些都不是關鍵。關鍵是你思路是否有轉變。還在使勁刷?還在苦苦找尋所謂的黑科技?什麼‘‘妖魔鬼怪搜’’?

我想,前面的話都不會讓你有所改變的,那我就簡述發展史,給你來場黑科技大揭密。

一、2003-2008年流量大紅利期。

2003誕生,早期的淘寶網,主要的定位是論壇,用郵箱註冊,可以批量,相當容易。那時候,買家用戶還每個月會收到100RMB的無門檻紅包,而賣家今天上架,明天就可以出單,簡直太幸福,只是快遞不便,發貨跑郵政,可以選擇平郵和快遞。當然,可以說淘寶這五年沒白虧,一年多的時間超越eBay,超越日本雅虎,05年成交額破80億超越沃爾瑪,到08年就佔領了中國網購80%的市場份額。那時候賣家們也基本不會去想什麼黑科技。

二、2008-2012

2008這一年變化很大,也很多。特別直通車的推出。那時候付費流量並不貴,早期直通車就是這樣,店主誰信馬爸爸,誰就發財,不用一毛就可以首頁了,只要花錢,什麼也可以上首頁,那真是一個幸福的年代。

2011年2月28日,淘寶因售賣假貨被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列入惡名市場。淘寶從誕生開始,一直給人低價便宜的印象重要出問題了。來自京東的威脅也越來越大,馬雲不得不調整淘寶架構做優化,原淘寶網一分為三:一淘網、淘寶網(淘寶集市)和淘寶商城 。早期的時候,很多店主都不願轉過去,因為商城是收費的,早期入駐的人,都發得不要不要的。

2012年淘寶商城更名為天貓,不僅是為了提高品牌,也是為對抗京東做準備。這個時期消費者極速增加,仍然是流量紅利時代。這個時期的搜索原理簡單說就是人氣模式,產品銷量高,人氣排名高,直通車聚划算做量,排名和流量自然就有了。黑科技就漸漸出來了,廣為人知的就是卡豆腐塊,PC時代的大殺招,卡的好,流量就暴增。其實現在也有人用於移動端,和做坑產是原理類似。

三、2013千人千面出現(早期的標籤)

2013年,淘寶推出了千人千面。千人千面指的是,不同的人,搜同樣的東西,看到展現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因為這一年賣家市場飽和,都覺的淘寶賺錢容易,大量賣家進入淘寶。這樣一來,商家分到的流量就不多了, 更重要的是之前排名算法人氣排名佔80%的流量,導致一個爆款可以爆到無人之境,市場失去平衡,市場產品千篇一律,首頁基本70%以上的產品都是一個款式,因為大家都模仿爆款。不得不說“千人千面”的提出太厲害了,一下子解決了所有問題,流量被打散,小商家也有機會分配到流量,流量產出更高了,同樣的銷售額分配到了更多店鋪中。而平臺也沒有任何損失。

不過這時候一些賣得好的商家就頭疼了,突然變化,以前的運營經驗不適用了。當然還有卡豆腐塊等一些黑科技。因為排名算法改變了。

四、2014年-2015年

13年提出的“千人千面”真正收益的其實只有少部分,這個算法也不夠完善。

總結起來就是銷量模式,別給我講什麼套路,就數刷。當然這時候,也有商家另闢蹊徑,很多有資源的商家開始做粉絲經濟。2015年直播進入我們視線。可以說這個時期就開始圈人的,積累到現在真是一筆巨大財富。

15年很多人說千人千面取消了,我個人認為這個東西從推出一直存在的,只是有所調整。這個時期,流量也開始向移動端湧入。這一年,其實一些黑科技就開始湧現了,如直通車低價卡首屏。

五、2016年,黑車盛行。

黑車,可以說到如今餘熱都沒散去。這一年也不知怎麼就突然爆發起來了,可能是流量趨於飽和,這一年,排名算法簡單說還是銷量模式,而13年到15年排名算法變化又不大,很多人研究黑科技吧。賺的人很多,翻車的也不在少數。這就爆發了各種妖魔鬼怪的黑科技。

至於黑車原理,派代有幾個大神也說了,其實就是刷,核心就是做量的積累和遞增,只是相對有技巧,從多維度控制,至於有的能起來,有的起來的快,有的起來的慢,還有翻車的,只要技術沒問題都是資源的問題,刷手號安不安全,沒有控制好時間,量。其實絕大部分,還是刷這個字。只是各有各的手法,看起來眼花繚亂,其實很都是故作高深,取個聽起來高大上的名字。當然得承認很多玩法的確有效,如七天螺旋、雙螺旋、大額產值(坑產)、低價卡首屏等等

不過平臺不會放任這種現象的。除了後來加大處罰力度外,這一年人群的出現,也算是有一定打壓。人群是再一次強化了千人千面,也可以說強化了標籤的重要性。

當然人群的出現只能說增加了刷的難度,黑搜照樣有人玩。

六、2017年直播興盛,內容營銷。

關於直播和內容營銷,就不多講了。

應該很多人知道,這年六月份淘小二開會專門討論了佛山傢俱這個類刷的太狠的問題,“布藝沙發”這個詞剛上架,直接淘口令卡首屏一天200單,三天起流量,真狠!

據說刷單費一單接近100,真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為什麼這麼貴,就是號的問題。所以有些有資源的人高價開黑車也是貴有貴的理由。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些號哪裡來的。據我所知,這些號都來自工廠,工人來自五湖四海,很多人都是老家的號碼,這樣就解決了人群地域等等限制因素。

其實到現在為止,黑車依然有效,只是限制條件太多了,對類目產品要求也是極高。

前段時間大家可能看到了一位賣家請Z少開黑車翻車的帖子,流量爆發大而快,但是店鋪缺死了。一方面,是掌櫃這個類目產品並不是很適合,另一方面,我懷疑是人群標籤亂了,權重起不來。所以無法帶動自然流量。當然沒了解具體實情以及操作手法,不敢妄下結論。

好了,說了這麼多,我最終想表達的是什麼呢?

1. 順勢而行,四兩撥千斤。03年入淘寶的賺翻了;08年開直通車的賺翻了;11年入駐淘寶商城(天貓)的賺翻了;13年會玩千人千面的賺翻了;17年玩直播的賺翻了。

2. 未來屬於遠見。早期看好淘寶的賺翻了;14年15年就開始玩粉絲經濟的,累計到現在,這種資源產生的財富是你不敢想象的。

3.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如果你錯過了流量紅利時代,錯過了無腦刷的時期,錯過了黑科技的浪潮,那就不要回頭看,追上一班車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乘上下一班車。為什麼今年抱怨的人特別多?因為想走捷徑,殊不知近路不再是曾經的近路。

4. 市場>類目>產品>技術,以及精準人性化服務,是大勢。

為什麼有賣家並沒有過多技術經驗,也沒有尋找黑科技,也能做的不錯?

那是迎合了市場,滿足了人們需求,產品自身過硬。

平臺規則變化不斷,但方向都是想著精準人性化服務,給客戶提供更好的體驗,提升品牌,提升質量。平臺發展的方向,也是每個賣家需要提升的方向。

那麼未來怎麼玩?

1. 選擇對的產品。一方面要有消費市場,一方面有質量保證。前面說的,要順勢而行,你的產品優質,受歡迎,平臺自然會扶持。同時做好內功。其實本質就是提升權重。可以說權重是伴隨淘寶同生的,因為大數據不可能人工處理,為什麼排名靠前?就是權重高。只是算法一直變。從以前的簡單排名到現在的多維度。

可以籠統的說所有的黑科技,除了破壞系統的(曾有其內部人員洩密,很快被處理),利用淘寶不完善的機制的(漏洞),其他都是從權重做文章。所以以後還是老老實實做內功,提權重。

2.除此之外,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圈人,也就是所謂的魚塘。

不管是今年興起的直播還是內容營銷,其本質就是圈人。我覺得用魚塘理論來說可能更科學,就是如何讓魚到自己的魚塘產生價值。

3.當你沒做過同行對手時,對手就是最好的老師。

我很認真想了很久,為什麼包括我在內,做不起來的時候都會抱怨。第一,渴望一步登天;第二看到別人賺的多眼紅;覺得競爭大;

我又認真的回答了自己一遍:自己找的資源是否夠好呢?產品質量是不是夠硬,如果賣著假貨、低質的產品我覺得是沒有資格抱怨的。首先質量都比不過,談什麼競爭產品是否有滿足市場需求呢;是否做好了內功呢,從主圖到買家秀,從客服到售後,從新流量引入到老顧客維護。是否有創新意識呢?

當然,想永遠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此篇沒有好看的數據,沒有什麼高深技巧,只有等待志同道合的思想。

縱觀網店發展史,你覺悟了麼?你是放棄還是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