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水不足的常見「誤會」和真正的表現是什麼?

奶水不足的常见“误会”和真正的表现是什么?

小舒答疑為固定欄目,每天推送,

記得收藏喲。

也歡迎大家在本篇文章下面留言,

寫下你在育兒道路上的疑問~

Q&A

奶水不足的常见“误会”和真正的表现是什么?

Q 奶水不足的常見“誤會”和真正的表現是什麼?

A 經常在母乳餵養話題裡收到媽媽關於“奶少”的疑惑,其實很多時候是媽媽認為自己奶少,最常見的誤會是:

1. 寶寶喝奶太頻繁:母乳餵養的嬰兒常常需要頻繁的餵養(通常是每天8-12次),但新生兒可能更多。實際上,頻繁餵養,特別是早期頻繁餵養,是十分必要的:寶寶要吮吸,一方面是需要喝奶,一方面是需要安撫,還有一方面是給媽媽的身體“下訂單”,這是母乳餵養的一個必要的開端。

2. 乳房不脹,很軟:當泌乳量適應了嬰兒的需求,乳房就不會感到太脹(通常是產後3-12周)。當你把寶寶從乳房上抱開,用手一擠,往往都有乳汁出來。乳房脹不脹硬,影響的主要是流速。奶流得慢,寶寶容易喝得久,容易睡著,容易頻繁想要喝,但是,只要你滿足寶寶這麼做,一方面可以幫助她獲得足夠的乳汁,一方面也會很快讓你的奶水變動,流速變快。

3. 寶寶突然就開始想要頻繁喝奶:寶寶突然的需要頻繁進食,這可能是因為他處在猛長期,對母乳的需求也相應變多。乳房往往需要幾天的時間來增加泌乳量,但通過滿足寶寶頻繁喝奶的需求就可以做到了。

4. 寶寶進食時間較短:只要寶寶發育正常,就不太需要擔心寶寶喝奶是每次30分鐘還是每次5分鐘。一般來說,隨著寶寶的長大,大概在產後2-3個月,寶寶的進食就會更加的得心應手,使得進食時間的縮短。

奶水不足的真正表現是:

從短期來看,寶寶在餵奶後總是無法獲得滿足感,也不能被餵奶安撫,同時每24小時的溼尿不溼少於6-8片(或者少於4-5片很重的必須換掉的尿不溼);

在寶寶6周前,每天至少有一次大便(母乳寶寶大便的次數通常會在第6周到3個月之間慢慢地減少,早期大便次數多是餵養充足的表現之一)。

從寶寶的發育狀況來看,寶寶出生後第三天,體重下降超過10%;寶寶出生2周後,仍然沒有長回到出生體重(出生後可能體重下降,大約於72-96小時體重最低,之後開始長體重);前三個月,以4周平均來看,每週的體重增長少於150克。

(正常情況下:3個月前平均每週增重150-200克;3-6個月,100-150克;6-12個月,70-90克。都得以4周平均來看。)

反過來說,如果寶寶精神機敏,眼睛和皮膚溼潤,大多數時候餵奶後都表現出滿足,每天溼6-8片以上的尿片,前6周每天都至少有一次大便。同時,寶寶出生2周後回到出生時的體重,寶寶前三個月按4周平均來算,每週體重增長超過150克,那麼寶寶的奶量就是充足的。

如果喜歡,請轉發分享:)

關注“夏天的陳小舒”,

回覆以下關鍵字,就可以看到對應的推送啦

回覆【懷孕】備孕知識、孕期疼痛、孕期營養、孕期美容 等;

回覆【哺乳】開奶、母乳不足怎麼辦、母乳成分、哺乳期用藥 等;

回覆【奶粉】配方奶知識及奶瓶餵養;

回覆【乳腺炎】漲奶、母乳過多怎麼辦以及如何擠奶餵養;

回覆【溼疹】瞭解嬰兒溼疹;

回覆【生病】關於感冒、打鼾、發燒、咳嗽、便秘等幼兒常見病;

回覆【睡覺】嬰兒睡眠知識綜述、新生兒睡眠安全等;

回覆【頭型】如何塑造寶寶的漂亮頭型;

回覆【食譜】輔食食材與食譜目錄;

回覆【兒歌】兒歌精選與推薦;

回覆【繪本】 繪本推薦、書單、親子共讀等;

回覆【雙語】 雙語、英語學習;

回覆【刷牙】 兒童牙刷的選擇,刷牙方法,牙膏用量等;

回覆【語言】 語言學習、語言發育遲緩;

回覆【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遊戲;

回覆【生長曲線】 正確解讀生長曲線,判斷孩子的發育狀況;

回覆【不吃飯】 孩子不吃飯怎麼辦;

回覆【輔食】 瞭解關於孩子輔食添加的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