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皇帝逃離權臣投奔他認爲的忠臣,結果皇帝做不成還被毒死

歷史上傀儡皇帝很多,比如秦二世、漢獻帝、唐哀宗等等,這些人都是權臣手中的棋子,不僅沒有人生自由,還處處都要看權臣的臉色,稍不留神就會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而且,這些人中的大部分人結局都不好,在權臣要登基稱帝的時候,他們不是被毒死就是被溺亡,當然啦!個別運氣好的還是可以苟全性命的,比如漢獻帝劉協。

事實上,這些個傀儡皇帝中並不是所有人都是懦夫、軟貨,他們會起來反抗,鬥爭,比如漢獻帝的“衣帶詔”等等,但這些掙扎基本上是徒勞,其結果可想而知,北魏最後一位皇帝元修就是典型例子。

傀儡皇帝逃離權臣投奔他認為的忠臣,結果皇帝做不成還被毒死

元修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孫子,北魏末年第一代權臣爾朱榮發起河陰之變後,為了躲避災難,元修躲入民間,幾年後,北魏第二代權臣高歡擊敗爾朱氏,獨攬大權,為了達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效果,高歡開始物色傀儡皇帝,他本想立元悅為帝,但眾人不服,所以,他就派人找到了元修。天上掉下一個皇位,元修自然是笑納了,與此同時,他還得到了一個老婆—高歡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

很快,元修就發現自己這個皇帝完完全全就是一個傀儡,不能自作主張就算了,還要事事看老丈人的臉色,血氣方剛的元修忍無可忍,撕破臉皮和高歡攤牌,高歡自然不容自己的權威受挑戰,於是帶兵前來興師問罪,元修知道大事不妙,無力和老丈人抗衡,於是,決定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但,天下之大何處才是容身之地呢?

傀儡皇帝逃離權臣投奔他認為的忠臣,結果皇帝做不成還被毒死

投奔南朝是不可能的,一般的軍閥也是不靠譜的,保不齊把他賣了,最合適的人選就是和高歡有矛盾的宇文泰,而且,宇文泰是他妹夫,從理論上來說是個值得依靠的忠臣。於是,元修就帶著一群人投奔了宇文泰。

宇文泰看到天子來投奔自己,竊喜,因為挾天子以令天下的棋子落在了自己手上,於是,好吃好喝款待。高歡看到煮熟的鴨子飛了,惱羞成怒但又無可奈何,只得從皇室中挑選另一個人元善作為傀儡皇帝。

元修投靠宇文泰後覺得自己可以做一個名副其實的皇帝,但他萬萬沒想到,自己是剛脫離虎穴又進入了狼窩,他的妹夫宇文泰和高歡一樣,只是把他當做廟裡的菩薩,好吃吃喝供著,至於實權,想都別想。甚至,宇文泰的一些部下,只認宇文泰而不認他這個皇帝。隨後,兩個人的矛盾愈演愈烈。

傀儡皇帝逃離權臣投奔他認為的忠臣,結果皇帝做不成還被毒死

元修也真不識時務,亂世之中強者為王,做不成強者就要老老實實待著,但他卻一而再,再而三和宇文泰鬧矛盾,結果,後者惱羞成怒,把他毒死了。元修死時才25歲,血氣方剛要了他的命。就這點來說,漢獻帝比他聰明多了。

元修死後,宇文泰立元炬為帝,北魏正式分裂成東魏和西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