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走的太匆忙,记得给自己一个心灵栖息的地方!

人活着不是为了被别人赞美的,人活着应当适意。

陶渊明当年出山,是因为“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于是,挥挥衣袖,作别故乡的山水田园。可是,在红尘滚滚里,他难以卑躬屈膝,难以谄媚讨好,甚至时时感到自己人格受到侮辱、摧残。

于是,他终于挂印而去,借着一帆风,一直走向老家柴桑,并抒发自己“寓形宇内复几时?喝不委心任去留”的心声。他,找回了丢失的自己。

别走的太匆忙,记得给自己一个心灵栖息的地方!

人生如一棵草,长在花盆里,即使是青花瓷盆,也没有长在山野里舒展,充满生机;

人生如一只鸟儿,金笼华屋再美,也没有山林逍遥。回归山里,身心都是自由舒展的。

每天早晨起来,一杯茶后,可以慢慢地顺着山路行走,看天光如水,浸透山尖,也浸润着自己的心;

上午的时候,坐在树下大石上,看一本书,听着盈耳的鸟鸣。

尤其晚上,坐在窗下读书,一声声虫鸣,透过绿窗纱,一个富有生机的春天,也透过窗纱,进入你的心里。那一刻,虫鸣如水,心净如洗,岂不舒畅?

别走的太匆忙,记得给自己一个心灵栖息的地方!

梭罗说:“从今以后,别再过你应该过的人生,去过你想过的人生吧。”

应该过的生活,就是红尘里的生活,是名利中的生活。现实中,一个个人衣袖飘飘地走进去,甚至陷进去,摸爬滚打,劳累不堪。等到有一天,清闲下来,对着镜子一照,里面已经不再是“山中相送罢”的那个你,不是风神潇洒的你,而是一个一脸市侩、一脸奸诈、一脸得意的你。

别走的太匆忙,记得给自己一个心灵栖息的地方!

那时,你的心里一定会有一份失意和痛苦。因为,你活成了他人,丢了自己。

在红尘里走累了,就回山里。山里有一间小木屋,有一片连天的春草,还有芭蕉细雨。山里有等著你归去的人,坐在木屋的窗前,正望着远处。山中还有一轮圆满的月亮,清辉如水,笼罩着小木屋,使得小木屋如山中的一朵蘑菇。


走的太久,别忘记自己当初是因为什么而出发。

别走的太匆忙,记得给自己一个心灵栖息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