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信旅遊:股市與市場的吃相

【品橙旅遊】6月22日,眾信旅遊(002707.SZ)收到證監會受理其購買竹園國旅30%資產的通知,至此,眾信旅遊收購竹園國旅30%資產的事件進入最後的收尾階段。

6月15日,眾信旅遊在宣佈收購竹園國旅剩餘30%股份,停牌一個半月後重新復牌。當日開盤10.30元/股,收於10.26元/股,跌幅-0.39%,市場的火熱與股市的冷淡,對眾信旅遊而言似乎早已是司空見慣。

眾信旅遊:股市與市場的吃相

2014年1月底,眾信旅遊首發上市。在遊資和股市大環境刺激下,在2015年3月底,從發行價23.15元/股到達最高值51.15元/股,此後卻一路下跌,到如今的9.55元/股(截止2018.6.19收盤價)。而出境遊市場方面,眾信旅遊自上市以來參與復星國際要約收購Club Med地中海俱樂部股權事項、參投悠哉旅遊網、世界玖玖整合O2O業務、“收購+增資”開元周遊51%股權,搭建海外目的地生活平臺等,出境遊市場似乎被“攪”的一片火熱。

在眾信旅遊諸多投融資併購案中,佔舉足輕重地位的,當屬2014年6月啟動重組收購竹園國旅70%的股份。作為其首發上市的首次重大併購案,延續至今的不僅有3年來的對賭協議,還有時過境遷的旅遊市場和股市環境。

1.停牌,一紙公開信揭開“競對”到“自家人”的轉變

  • 2014年6月13日,剛首發上市半年的眾信旅遊即因重大事項宣佈停牌。
  • 9月26日,眾信旅遊在停牌3個半月宣佈後復牌。

同時,眾信旅遊披露將按81.56元/股的價格,定向發行772.44萬股,收購竹園國旅全體股東郭洪斌、陸勇、何靜蔚、蘇傑、張一滿、李爽、上海祥禾泓安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天津富德偉業企業管理諮詢中心(有限合夥)合計所持竹園國旅70%股權。此次,收購交易作價為6.30億元,此時,竹園國旅的估值約為9.01億元。

實際上,早在9月初,竹園國旅總經理郭洪斌發出了一封極具情感的內部信,揭示了與眾信旅遊重組的艱難抉擇。郭洪斌在公開信中不無擔憂的稱:“大家是否能適應我們曾經最大的競爭對手一夜之間變成我們自家人?”而更讓郭洪斌擔憂的還是當前的局勢,因為“作為公司的掌舵人,我每天都在考慮:下一步我們怎麼辦?我們的未來是什麼?我們是否能緊緊抓住這黃金時代?”

郭洪斌所說的“黃金時代”指的是什麼呢?當年除了1月份,在國內A股上市的眾信旅遊外;5月,成立於2006年的途牛在納斯達克上市;9月,攜程正在聯合中信產業基金收購1993年成立主打歐洲的華遠國旅。與此同時,攜程也在加緊步伐與主打歐洲的竹園國旅洽談“業務”。此外,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11月,成立於2005年的去哪兒網也在納斯達克上市。這僅僅是資本的一部分活動,更大的焦慮感,還是來自2012年開始的在線旅遊價格戰,戰火延續到2014年9月,James迴歸攜程一年有餘,加速了資本燒錢的速度,也讓攜程找到了有可能快速結束價格戰迴歸盈利的“大殺器”:資本併購。

雖說,在線旅遊價格戰,燒的是資本的錢,但是獲得流量確是線下的客源,這無疑成為擁有20多年傳統門店經經驗的郭洪斌最為感嘆的地方,明白了這一點,也就不會奇怪,他在內部信中所言:“一家由兩位沒做過旅遊業的創始人所創立的途牛,只用了6年的時間就在納斯達克上市了。”

1995年和1992年成立的竹園國旅與眾信旅遊,就在上述市場環境中結伴同行,拒絕了攜程橄欖枝的同時,一封內部信揭示了雙方由“競對”到“自家人”身份的快速轉換。伴隨著這份結盟的驕傲與“A股5000點不是夢”的吶喊,眾信旅遊步入了她在股市上,迄今股價的巔峰時刻,也就此埋下了一個3年之約。

2.對賭,三年2億的協議揹負著近半個眾信旅遊

2015年3月,眾信旅遊在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取得竹園國旅70%的股權的同時,竹園國旅品牌“全景旅遊”也隨之成為眾信旅遊出境遊批發業務兩大品牌之一。

而竹園國旅總經理郭洪斌,也隨即出任眾信旅遊副董事長。人事任命,對於眾信旅遊真正完成與竹園國旅的更深層次的業務體系、企業文化等多方面的融合,僅僅是第一步。尤其是對於竹園國旅在接下來揹負的對賭協議而言,不過是一紙文章。

竹園國旅在《盈利預測補償協議》中承諾:竹園國旅2014年、2015年及2016年淨利潤(扣非)將不低於5650萬元、7062萬元、8828萬元,分別佔三年承諾利潤總額的26.23%、32.79%和40.98%。如果實際淨利潤低於上述承諾淨利潤值,則補償義務人將按相關約定進行補償。

圖:竹園國旅盈利業績承諾的實現情況

眾信旅遊:股市與市場的吃相

圖:竹園國旅盈利業績承諾的實現情況

2017年4月,眾信旅遊召開《關於竹園國旅盈利預測及業績承諾實現情況的說明》,竹園國旅順利完成2014-2016年合計約2.15億元淨利潤(扣非)業績對賭承諾,完成率分別為102.25%、102.40%、104.90%。竹園國旅在完成對賭協議的同時,淨利潤(扣非)佔比也基本穩定在在總體的45%左右,幾乎揹負了近半個眾信旅遊的淨利潤。

3.博弈,在眾信與攜程之間的竹園與華遠

在這3年期間,眾信旅遊的股價並沒有隨其營收和淨利潤的增長水漲船高,反倒是整體呈現出每況愈下,一發不可收拾的趨勢。

眾信旅遊:股市與市場的吃相

眾信旅遊的股價從2014年上市收購時的高位上漲,到如今的持續下跌。即便是業績依然是保持20%以上的速度上漲,但是股市的表現似乎有點難堪。自從2015年3月份,達到歷史最高位之後,就開始在跌宕起伏中下滑。

眾信旅遊:股市與市場的吃相

圖:眾信旅遊歷年股票趨勢圖

是的,眾信旅遊是成功經受住了2014年剛上市時資本狂熱帶來的考驗,也學會了在投資決策時考慮產業鏈上由近到遠,資產類型上由輕到重,標的規模上由小到大,也學會了平衡當前業績與未來長遠的需要。似乎一切都在規劃中。

但事實,並非如此簡單。

2016年3月,眾信旅遊擬以35.82元/股的價格,向攜程等11名股東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其合計持有的華遠國旅100%股權,交易作價26億元。攜程自2014年11月入股華遠國旅後,截止眾信旅遊重組時,持有38.07%的股份,是華遠國旅的第一大股東。當初,攜程入股華遠國旅之際,眾信也正在入股竹園國旅,攜程看中華遠國旅2B的業務。此時談判的條件是,攜程將其未來可能將度假板塊業務(以下簡稱“度假公司”)拆分上市的計劃作為雙方在度假業務板塊合作的籌碼,眾信旅遊將有權購買並保持有度假公司10%的股份,而攜程也將間接增持持有眾信旅遊10%的股份。

這場耗時長達一年之久的重組,最終在2017年2月無疾而終。一方面,雖然本次交易已獲得中國證監會審核通過,但由於關於海外上市公司迴歸A股上市相關政策尚未明確。而另一方面,眾信旅遊動盪的PE數,使得眾信旅遊股價由談判伊始的23.64元/股下跌到13.93元/股,導致眾信旅遊的估價下滑嚴重。

4.熱鬧的出境遊併購,慘淡的股票市場

從眾信旅遊披露的本次收購目的來看,不可否認,竹園國旅和眾信旅遊經過近4年的融合,在業務層面磨合的相當默契。竹園國旅2017年的的營業收入更是達到49.59億元,佔總收入的41.22%,淨利潤為1.25億元,佔總淨利潤的46.30%,已經成為眾信旅遊的名副其實的半邊天。尤其是,本次交易完成後,眾信旅遊的利潤規模將獲得提升,而這成為本次收購的重要目標之一。

眾信旅遊:股市與市場的吃相

圖:本次交易完成前後上市公司主要財務數據比較

據悉,竹園國旅剩餘30%的股份,作價約3.58億元,以10.74元/股,發行股票3335.20萬股。此時,竹園國旅的估值約為14.62億元,較2014年溢價62.26%。與此同時,不再設置對賭協議。本次收購完成後,馮濱持股比例從交易前的31.29%降為30.11%,依然為第一大股東,郭洪斌的持股比例從交易前的6.70%提升至10.09%,成為第二大股東。

本次眾信旅遊收購竹園國旅30%股權的靜態PE約為9.56,而在此前,嶺南控股(000524.SZ)收購廣之旅90.45%股權的靜態PE為25.06%、騰邦國際(300178.SZ)分別收購北京捷達52%股份和深圳喜遊29.81%股份的靜態PE為19.53%和19.80%,可見眾信旅遊此番剩餘收購竹園國旅30%的股份,處於明顯的低位。

眾信旅遊:股市與市場的吃相

此外,與股市的慘淡不同的是,2017年,中國出境遊達到1.31億人次,同比增長7.38%,一度被業內視為出境遊企業的新市場契機。

竹園國旅成為眾信旅遊全資子公司的故事已接近尾聲,但是眾信旅遊在熱鬧的佈局出境遊市場的同時,股市卻不買賬,兩種吃相權衡後,究竟是“熱鬧”的出境遊市場出現了問題,還是眾信旅遊本身的成長性堪憂呢?(中博文旅 梁國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