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党章学习辅导“双百问”》之二

《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党章学习辅导“双百问”》之二

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党章学习辅导“双百问”之二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发布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党章学习辅导“双百问”学习问答,供广大党员干警学习。

★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辅导百问之十三:

如何理解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这一重要论断,科学揭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进方向、必由之路,对于我们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矢志不渝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既传承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又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既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最大限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促进共同富裕;既发展高度的人民民主,又实行党领导下的高度集中统一;既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既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又着眼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既维护中国人民正当利益,又促进各国人民共同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独具特色,又具有独特优势,是21世纪的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彰显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的“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打破了西方政治制度和价值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神话,打破了所谓“历史终结论”,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时代推进伟大事业,必须保持政治定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以新发展理念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着力解决好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实干兴邦,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新党章学习辅导百问之十三:

党章修正案增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意义何在?

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在总纲中增写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对党领导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增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彰显了我们党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要求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我们党来自人民,人民利益是党的最高利益,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记使命,要求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心系人民,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的体现,就是我们党履行使命的要求。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奋斗,党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表明,创造这种飞跃的根本力量就是人民力量,创造这种飞跃的发展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写入党章,就是为了保证我们党能够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更有效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聚起全体人民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第二,增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深化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和推动新发展的伟大实践。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把握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在思想和理论上明确应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发展为了什么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世界发展大势与中国发展规律,科学认识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有效引领和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新发展理念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机统一,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要求党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使新发展理念引领和推动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有机统一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局面,不断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第三,增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坚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的信念和决心,使发展成果能够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的伟大事业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在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稳妥而有效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使发展符合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意愿,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迈向共同富裕。

总之,党章修正案增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进一步明确党的使命、强化党的领导、推进党的事业、实现党的宗旨具有强大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辅导百问之十四:

如何理解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重要论断,科学揭示了“四个伟大”的内在逻辑。对此,需要深刻体会、准确把握、全面贯彻。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们党的许多重要文献中把伟大事业同伟大工程联系起来讲,强调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并提,突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把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提出来,这是我们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不仅对党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新要求,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总战略、引领全局的总蓝图、谋划工作的总坐标,体现了奋斗目标、实现路径、前进动力的高度统一,历史传承、现实任务、未来方向的高度统一,党的前途命运、国家的前途命运、人民的前途命运的高度统一,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怎样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使我们党对自身肩负历史使命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统一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伟大梦想是目标,指引着正确方向,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破浪前行领航导向;伟大斗争是动力,昭示着中国共产党的担当精神,为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破解难题,扫除障碍,提供牵引;伟大工程是保证,为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供坚强保证;伟大事业是路径,宣示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梦想开辟前进的道路。

在“四个伟大”的相互关系中,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只有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提高“四自能力”,经受“四大考验”,战胜“四种危险”,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才能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才能不断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如果离开了党的坚强领导,如果党自身不过硬,要想赢得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然是空想。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对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我们要贯通起来理解、结合起来把握、协同起来推进,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新党章学习辅导百问之十四:

党章修正案增写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内容意义何在?

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在总纲部分,增写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内容。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发展经验的集中反映,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新认识的理论化制度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把新发展理念写进党章,有利于全党更加深刻地认识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的环境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的目标任务也不会一成不变,这在客观上需要引领发展的理念因应而变、与时俱进。否则,发展理念就会滞后于甚至阻碍发展实践,产生破坏性作用。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无论保持中高速增长还是实现提质增效升级,无论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还是培育新增长点、新增长极、新经济轴带,再坚持过去那种粗放型模式,显然是难以行得通的,而必须用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和推动新的发展实践。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和确立,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指挥棒、红绿灯。把新发展理念写进党章,有利于全党进一步统一发展的思想和行动,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加以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行为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做法彻底摒弃,真正把新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二,把新发展理念写进党章,有利于全党更加精准地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学习贯彻党章,必须学习贯彻党章的每一条要求。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增写新发展理念,有利于广大党员和各级干部精准把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精准把握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精准把握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精准把握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精准把握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坚持新发展理念,必须同时坚持而不是只坚持其中一个或几个;落实新发展理念,必须全面落实而不是只落实其中一个或几个。对新发展理念通过党的根本大法作出规定,必将增进全党对新发展理念统一性、全面性的把握。

第三,把新发展理念写进党章,有利于全党更加主动地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不断开创我国发展新局面。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关键在行动。党章修正案写进新发展理念,将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确立对新发展理念的自觉和自信,真正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坚持用好辩证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把握工作时度效,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分工;坚持创新手段,善于通过改革和法治推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为牵引,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切实破解不适应、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辅导百问之十五:

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准确把握这一精辟论断的科学内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

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我们党一经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同时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我们党始终与时俱进,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圭臬和法宝。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新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聚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围绕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伟大实践,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我们党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充分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实现的新飞跃,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方略的重大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的重大变化;充分体现了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从第一个百年迈向第二个百年;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建设依然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但要更加注重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有这些,都更加充满时代性、更多把握规律性、更加富于创造性,标志着我们党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让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新党章学习辅导百问之十五:

党章修正案增写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意义何在?

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在总纲部分,增写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将其写入党章,对于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把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写进党章,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分别通过一次中央全会进行专题部署。“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炼和概括,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党章修正案增写“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能够促进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这一战略布局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深刻理解这一战略布局的理论渊源、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内在联系和实践要求。

第二,把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写进党章,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和把握治国理政总战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重大战略目标,居于引领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全面深化改革,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活力、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着眼于促进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源泉和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锻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完成执政使命的迫切要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根本保证。总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党章修正案增写“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于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总战略意识,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把握“四个全面”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必将产生重要作用。

第三,把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写进党章,有利于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在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攻坚战中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依然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章修正案增写“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鲜明的顶层设计,以此为指引攻坚克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有利于运用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有利于汇聚改革力量、啃下改革硬骨头,发挥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导性作用,推动改革持续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有利于引导全社会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努力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有利于巩固管党治党成果,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辅导百问之十六:

如何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高瞻远瞩,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精辟概括的“八个明确”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之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八个明确”:第一,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第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第四,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五,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六,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第七,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八,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为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基本方略共14条:第一条,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讲的是领导力量问题;第二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讲的是政治立场问题;第三条,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讲的是发展动力问题;第四条,坚持新发展理念,讲的是发展导向问题;第五条,坚持人民当家做主,讲的是依靠力量问题;第六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讲的是法治保障问题;第七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讲的是精神力量问题;第八条,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讲的是发展目的问题;第九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讲的是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第十条,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讲的是国家安全问题;第十一条,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讲的是国防和军队建设问题;第十二条,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讲的是国家统一问题;第十三条,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的是中国和世界关系问题,第十四条,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讲的是党的自身建设问题。

这14条,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其归纳为“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正因为这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两个涵盖:一是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涵盖“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二是涵盖此前提出的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五个基本”简化整合为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三个基本”。应该看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行动纲领层面的展开,两者在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而应该统一学习、统一把握、统一贯彻,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新党章学习辅导百问之十六:

党章修正案为什么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修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作这样的修改,虽然只增加了两个字“美丽”,只修改了两个字“强国”,但是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要实现民族复兴必须完成两大历史任务,即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条件;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继续发展和必然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第一个历史任务的完成,而第二个历史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推进。

在推进第二个历史任务过程中,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奋斗目标有不同表述。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战略构想。这一提法一直沿用到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我们党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富强民主文明确定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以后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对这一目标又进行了不断发展和完善。

下面,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对这一历史过程作个简要梳理和回顾。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建议,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党的十三大还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党章中,基本路线对奋斗目标的表述都没有变化,只是历次大会的报告对发展战略实施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规划和调整完善。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提出实际上对应了富强民主文明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发展成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十七大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对应社会建设,在党章中,基本路线对奋斗目标的表述增加了“和谐”二字。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强调,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党章中,基本路线对奋斗目标的表述与党的十七大相同。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表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确定为国家层面的价值导向。

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后,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又进行了两个阶段的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表述奋斗目标时,对应生态文明建设,增加了“美丽”二字,并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概念更完整,内涵更丰富,目标要求也更高。

党章修正案依据党的十九大战略决策和部署,作这样的修改,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必将产生强大动力,极大激励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辅导百问之十七:

如何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重托,归根到底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实践逻辑所决定的。正是有了党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才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中国发展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开创新局、谱写新篇,也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

第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一条根本的政治规矩。过去一个时期,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同志在这个问题上产生模糊认识,一些地方和部门不敢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弱化问题比较普遍,甚至出现放弃党的领导的现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这个问题,果断提出全党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被忽视、淡化、削弱的状况得到明显转变。

第二,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要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地位。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这是党的领导决策核心。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党的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部门要贯彻落实,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党组织要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的党组织也要贯彻落实。各方面党组织都要对党委负责,自觉向党委报告重大工作和重大情况,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尽心尽力做好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加强向党中央报告工作。要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实现全党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和落实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

第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同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一致的。我们党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既要充分发扬民主,又要善于集中。一方面,党的重大决策都要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做到兼听善听、防止偏听偏信,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另一方面,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要有正确的集中,党中央从全局出发、集中各方面智慧作出的决定,各地方各部门都要坚决贯彻执行,不允许任何人讨价还价。要充分发挥各地方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决不允许自行其是、各自为政,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搞上有对策、下有对策。

★新党章学习辅导百问之十七:

党章修正案增写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内容出于何种考虑?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把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的这些重大战略写入其中,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提,充实完善了党的基本路线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方面的内容,有利于统一全党思想认识,凝聚起各方面力量,更好地推动这些重大战略实施见效,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就能够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重大部署。全党同志要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倡导创新文化,大力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完善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第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比较突出,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相差巨大,截至2016年底仍有4300多万农村人口没有稳定解决温饱;农业基础仍不稳固,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大;一些地方乡村凋敝,“空心村”大量出现,道德失范问题严重,乡村治理亟待完善。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制约农业农村发展,也制约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提升,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无法回避而又亟待解决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通过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切实改变农业农村落后面貌,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各级党组织一定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着力破解“三农”发展难题。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农民工在城镇落户。要采取切实措施,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第三,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补齐短板、缩小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自然、地理、和社会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长期存在较大差别。1999年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实施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新的战略构想和重大举措,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结十八大以来的新鲜经验,对实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战略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强调要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对于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切实把这些重大部署和要求贯彻好、落实好。

第四,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党长期探索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作出的重大抉择,是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当前国际局势中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定因素增多,我国面临的外部制约、发展阻力、安全压力相互叠加。在这种背景下,迫切需要统一富国和强军两大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统合经济和国防两种实力,加快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保障国家安全提供可靠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党委和相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辅导百问之十八:

如何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建立在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这个深厚伟力基础之上的。党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回顾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作用、人民群众作为力量的源泉贯穿始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正是广大人民群众以奋不顾身的抗争精神,汇成排山倒海的革命洪流,筑成真正的铜墙铁壁,最终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国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焕发出冲天干劲,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社会制度的伟大跨越,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用心血和汗水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桩。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许多推动改革发展进程的新经验新举措,也都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摸索创造出来的。可以说,96年来,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依靠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是历史的真谛,永远不能忘记。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把人民当家做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观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为各行业各方面的劳动者、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创造发挥作用的舞台和环境,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

★新党章学习辅导百问之十八:

党章修正案为什么增写充分发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的内容?

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在总纲第十二自然段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之后,增写了充分发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的内容。这表明我们党对创新的认识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度。

第二,这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战略转变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政策进一步完善,科技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创新对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支撑促进作用明显增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要看到,我国创新能力与世界主要科技创新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是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强。重大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创新尚未摆脱跟跑状态,受制于人的格局尚未实质改善,高水平创新成果有效供给不足,高端芯片、飞机发动机、计算机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大量依赖进口,研发能力强、辐射作用大的领军型企业和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稀缺,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的能力不强。二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符合发展规律的国际创新体系尚不完备,特别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科技与经济联系不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不顺畅,科技创新仍然未能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三是制约创新发展的机制障碍依然严重。市场竞争失序抑制创新的问题突出,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有待完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四是鼓励人才创新的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有待健全,户籍、档案、社保等制度障碍依然影响人才流动,大城市房价过高、个税改革滞后大幅度增加创新创业成本,削弱我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竞争力,高层次创新人才依然缺乏,创新队伍建设面临严峻挑战。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要求我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三,这是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新发展理念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演进的客观规律,深刻洞察经济运行的内在走势,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判断,提出了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新理念新观点,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概括,是致力于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治本之策,是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科学内涵,更为进入经济新常态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扎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新形势下,只有真正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创新,才能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辅导百问之十九:

如何理解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第一,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现在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全面深化改革,根本在“改革”,关键在“深化”,重点在“全面”。强调“改革”,就是要始终高举改革的旗帜不动摇,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强调“深化”,就是要有勇气、有胆识、有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强调“全面”,就是表明改革不是某一领域、某一方面单兵突进,而是全面系统改革,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使各方面改革协调推进、形成合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是由两句话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对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第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探索到形成只有几十年时间,各方面的具体制度还远未成熟或定型,仍然有不少缺点和不足。比如,一些体制机制对新形势新任务“不适应”、“不管用”,新旧制度过度交替期间出现“制度漏洞”、“制度缺失”,制度之间未能形成合力甚至相互冲突,一些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甚至流于形式,等等。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各方面制度创新,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敢于涉深水区、啃硬骨头,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新党章学习辅导百问之十九:

党章修正案为什么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修改为促进国民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将总纲第十二自然段中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修改为促进国民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准确把握,科学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的根本问题,为我们科学谋划发展、有效推进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各种矛盾和问题凸显。强调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主要着眼点是破解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

第一,着眼于破解我国发展面临的质量和效益问题。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增长,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在新常态下,再按照过去那种粗放型发展方式来做,不仅国内条件不支持,国际条件也不支持,是不可持续的。如果仍旧坚持粗放型高速发展,习惯于铺摊子、上项目,即使暂时把速度抬上去了也不会持久,相反会使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积累、激化。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但不能单纯追求增长速度,关键是要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做到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

第二,着眼于破解我国发展面临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仅是“小康”,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即使最后宣布实现了,也无法得到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认可。这就需要在补短板上下功夫。比如,在3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中,我国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产品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但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提高不快,一些地方生态环境还在恶化,迫切要求我们尽力补上生态文明建设这块短板。比如,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如果现有的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就称不上是全面建成小康。同时,城乡区域发展存在的差距也是影响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

第三,着眼于破解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问题。过去,人们常常以为,一些矛盾和问题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老百姓收入少造成的,等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老百姓生活好起来了,社会矛盾和问题就会减少。现在看来,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发展起来有发展起来的问题,而发展起来后出现的问题并不比发展起来前少,甚至更多更复杂。新形势下,如果利益关系协调不好、各种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导致问题激化,严重时就会影响发展进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我们面临的重大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军事风险等。各种风险往往不是孤立出现的,很多时候是相互交织的,如果不加以防范,就可能形成一个风险综合体。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就可能被迫中断。我们必须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不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不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我们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辅导百问之二十:

为什么要坚持新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加以强调。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使发展观念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概括,是致力于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治本之策,是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但经济规模大而不强、经济增长快而不优,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这已成为我国这个经济大块头的“阿喀琉斯之踵”。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解决发展动力转换问题。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以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是过去一个时期发展观念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导致的,特别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等矛盾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坚持协调发展,才能够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我国经济提质增效、行稳致远。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体现。随着发展步伐的加快和发展体量的增大,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对人民健康的影响已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建设美丽中国、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正在面临重大调整。从总体上看,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还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的本领还不够强。只有坚持开放发展,才能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所以,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我国开放型经济提升到新水平。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但仍存在收入差距较大、社会矛盾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问题和短板。同时,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只有坚持共享发展,才能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所以,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发展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新党章学习辅导百问之二十:

党章修正案增写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容意义何在?

改革开放是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特点。邓小平同志说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拨乱反正,二是全面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我们一直在推进改革,从来也没有停止,取得了重大成就。”实践已经、正在并将继续证明,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只有不断深化、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他还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党的十八大前的30多年,我们党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由于多方面原因和长期积累,我国各方面体制机制仍然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形成了许多利益藩篱和羁绊,严重阻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严重妨碍全社会创造活力发挥。如果不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党和国家事业就难以更好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这5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敢于破除思想观念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的决心和勇气,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不断推向前进。

5年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广度、深度、力度空前未有,改革全面发力、重点突破、纵深推进。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共出台1500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已基本确立,阻碍发展活力和社会活力的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得到改变,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增写“要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既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成绩和经验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宣示。

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把“全面深化改革”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同时提出来,抓住了新时代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核心和关键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这是由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这“两个不是而是”,体现了坚决把改革进行到底同坚持改革正确方向的有机统一。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其中,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这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包括提高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能力;只有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这5年,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了加深理解这一点,可以看看以下两个方面的鲜明对比:一是从国家治理状况看,现在不少西方国家乱象丛生、弊端百出、动荡不已,而我们党成功治理下的中国则稳定而富有活力。二是从国际影响力看,过去不少发展中国家都习惯于眼睛向西,热衷于“西天取经”,现在则纷纷向东看,注重向当代中国寻找治国理政的东方宝典。这一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的鲜明对比、向西看转为向东看的鲜明对比,生动地表明了改革开放近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不仅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而且形成了一套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而且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增写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容,有助于增强全党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在努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同时,不断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全面增强执政本领。领导13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增强学习本领、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这就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着眼于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不断增强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更多把握市场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等各方面规律,成为胜任国家现代治理和现代化建设的行家里手。

★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辅导百问之二十一:

为什么要坚持人民当家做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宪法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是我国国体和政体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人民当家做主,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和实践者,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956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八大《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正是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确认这一点,就是确认党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向人民群众实行恩赐、包办、强迫命令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在人民群众头上称王称霸的权力,而只有支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力。

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开创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纪元,建立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建立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人民能够以平等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参与政治生活,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一切剥削阶级政治制度的根本区别,它直接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性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民当家做主,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性质和宗旨要求我们党必须永远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建立人民政权,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我们党和国家的一切干部,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义务,而没有贪图私利的权利,必须向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这样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才不会“人亡政息”。早在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回答黄炎培先生关于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时,就认为“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个著名的延安“窑洞对”表明了我们党对人民民主和人民政权的坚定信心。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至关重要。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也才能更好地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党的十九大报告还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新党章学习辅导百问之二十一:

党章修正案将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修改为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意义何在?

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之所以将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修改为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由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任务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实现改革目标任务的协同性、艰巨性决定的。从以往的“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这“一个性”到“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三个性”,就是要求全党同志更加自觉牢固地树立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的观念,进一步认识到:推进这项系统工程,靠零敲碎打调整不行,靠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必须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2012年习近平同志在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时就明确要求,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同时提出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目标。遵照这一指示精神,党的十八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5个方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制度性目标,并且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调研时也明确指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重大改革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需要全面考量、协调推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中,要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作出统筹设计,加强对各项改革关联性的研判。要同时推进配套改革,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对看得还不那么准、又必须取得突破的改革,可以先行试点,摸着石头过河,取得经验后再推开。

此后,在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时,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项领域改革。”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同时,也提出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国防和军队建设体制、党的建设制度等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分目标。这表明,作为顶层设计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和分目标,本身就体现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当然也必须注重这“三个性”。这既是改革深入拓展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党更多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规律性的体现。

比如,我们党在20世纪80年代最初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三位一体”,提出的战略布局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现在已扩展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我们党更多更深入地把握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规律性的体现。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作过这样的深入诠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我们所有奋斗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他还说,全面小康,核心就在全面。这包括: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这就告诉我们,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也是由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样的全局部署决定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亲自担任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亲力亲为谋划设计和指导推进改革过程中,也是按照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要求做的。习近平总书记运筹帷幄、总揽全局,系统谋划、整体把握、协同推进各项改革。在政治把握上,他提出,改革不是改向,变革不能变色;还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在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把握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深入论证改革举措可行性,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在全面深化改革举措出台步骤的把握上,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统筹推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要求和改革举措,统筹考虑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路线图、时间表。他一在强调,要把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即“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把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结合起来;把改革创新与法律法规立改废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既重视抓方案协同,也注重抓落实协同,更注重抓效果协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等重大关系,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和领域率先实现改革举措系统集成,使各项改革举措不断向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靠拢,提高了改革整体效能。

2017年,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施工高峰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强调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加大改革落实力度,提高改革整体效能,扩大改革受益面,不断取得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成效。

总之,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写入“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要求,对运用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成功经验,引导各级干部把握改革内在联系、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发挥改革整体效应、取得改革协同效果,意义十分重大。

★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辅导百问之二十二:

为什么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全面依法治国,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法治与政治制度紧密相连,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法治体系。只有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才能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和社会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法治作为“武器”,把法治作为“招牌”,大肆渲染西方法治理念和法治模式,目的就是企图从法治问题上打开缺口,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二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各种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需要。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三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必然要求。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客观上要求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创造更好的法治环境,为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法治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严重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开辟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新境界。二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立法步伐加快,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民法总则等一大批法律法规相继制定、修订出台,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立法解释,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善。三是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对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不断健全。四是司法水平和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更加完善,一批冤错案件得到纠正,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责任制、司法职业保障制度以及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等司法改革全面展开并初见成效,保障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制度进一步健全。五是全民法治观念明显增强,法治宣传教育深入推进,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更加健全,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会法治环境进一步改善。六是依规治党驶入“快车道”,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衔接协调,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制定《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使权力监督制约体系更加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七是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法律服务队伍进一步壮大,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更加健全。八是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显著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深入推进。这些重大工作和重大成就,有效提高了国家机构依法履职能力,有效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有效增强了全社会法治意识,有效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显著增强了我们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

同时,在落实全面依法治国重大举措的实践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全面依法治国在一些地区、一些部门和一些领域推进不平衡,一些重大举措尚未有效落实;一些领导干部对全面依法治国的认识跟不上,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意愿不强、推进不积极;一些重大法治建设与改革举措在实施中遇到较大阻力,法治建设与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存在不足;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需要加快推进;人民群众对一些改革举措的实效性和获得感还不够满意,等等。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新党章学习辅导百问之二十二:

党章修正案为什么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在总纲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然段,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样的修改,有利于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第一,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们党一直在根据实践拓展和认识深化寻找新的科学定位。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解决了我们思想上的一个禁锢,即社会主义也可以发展市场经济。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五大指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指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指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指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基础性作用”的定位并不彻底,容易让人理解为“基础性作用”之上还有一个更高层面的“决定性作用”,而且容易把“决定性作用”理解为政府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和经验,明确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党章修正案吸收了这一重大理论创新。

第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坚定决心的体现。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所谓“决定性作用”,是指市场在所有社会生产领域的资源配置中处于主体地位,对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商品价格拥有直接决定权。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以及激励和约束机制。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利润为导向引导生产要素流向,以竞争为手段决定商品价格,以价格为杠杆调节供求关系,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总体平衡,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的投向、产品消费、利润实现、利益分配主要依靠市场交换来完成。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使最有效率的形式。只要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性作用,其他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市场的作用。

第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政府作用同样不可或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是把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体制有机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更有优势,就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顾了效率和公平。兼顾效率和公平,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在参与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更加积极全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仅仅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市场化改革越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越完善,越要发挥好政府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等方面的职责和作用。

总之,要讲辩证法、两点论,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都用好,找准市场功能和政府行为的最佳结合点,切实把市场和政府的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色和优势,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

★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辅导百问之二十三:

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把握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首先要深刻认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迫切需要。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各种社会力量竞相发声,传统思想观念与现代思想观念相互交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激荡,社会思想意识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越是社会思潮纷繁复杂,越需要主旋律鲜明昂扬,越需要用党和国家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社会意识,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才能形成既解放思想又统一思想、既弘扬主旋律又包容多样性的生动局面,才能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第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我们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本途径是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方向的把握,改革方案的设计,改革路径的选择,都内含价值问题。改革必然动奶酪、破藩篱、涉险滩,必然涉及利益调整,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追求什么、舍弃什么,都检验着人们的价值取向,需要正确的价值体系引领。“改革不能改向,变革不能变色”和“全面深化改革不能犯颠覆性错误”等要求,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核心地位,牢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加快构建充分体现崇尚法治、维护权利、注重程序、科学规范等现代治理理念的价值体系,顺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今天,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西方思想文化对我国的渗透和影响也在不断加剧。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充分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不断从时代的火热实践中汲取新鲜养分,有利于中华文化保持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有利于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渗透,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新党章学习辅导百问之二十三:

党章修正案为什么增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在总纲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然段,增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结晶。增写这一内容,有利于引导全党充分认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目标、任务,形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合力。

第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大势所趋、形势使然。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与此相对应,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是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或抑制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曾经在我国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现在再按照过去那种粗放型发展方式来做,不仅国内条件不支持,国际条件也不支持,是不可持续的。不抓紧转变,总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要发挥我国经济巨大潜能和强大优势,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我们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所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

第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问题倒逼、必经关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但在前进的道路上,必须破除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如果产能过剩这个结构性矛盾得不到解决,工业品价格就会持续下降,企业效益就不可能提升,经济增长也就难以持续。目前,我国相当多的产能是在世界经济增长黄金期面向外需以及国内高速增长阶段形成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一些产能又有所扩大,在国际市场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刺激国内需求难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这就相当于准备了两桌饭,只来了一桌客人,使劲吃也吃不完。这个问题不仅我们遇到了,其他国家也遇到了。致力于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药方有局限性,根本解决之道在于结构性改革,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这是我们不得不采取的重大举措。

第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需求升级、发展之需。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义是“腾笼换鸟”,即淘汰过剩产能,发展更高质量产能,适应、满足、引领需求升级,实现供给和需求在更高层次上的平衡,从而使经济进入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境界。一方面,满足升级后的需求,需要供给侧改革。当前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比如一些有大量购买力支撑的消费需求,在国内得不到有效供给,消费者将大把钞票花费在出境购物、“海淘”购物上,等等。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另一方面,新供给能引领需求层次升级。根据各国经验,消费升级与收入水平、人口结构、科技进步等因素密切相关,每一轮科技革命均会催生新一轮消费升级。比如当前,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正在改变消费习惯、变革消费模式、重塑消费流程。互联网与协同制造、机器人、汽车、商业零售、交通运输、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产业跨界融合,创造和引领着人们的信息消费,并带动着各领域消费。因而,适应我国消费需求升级趋势,必须进一步改善供给侧结构,找准在世界供给市场上的定位,加快培育新供给新动力,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第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消除两种误解。一种误解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实行需求紧缩。供给和需求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互为条件,相互转化,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经济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但主要矛盾已转化成结构性问题。因此,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需要营造稳定的宏观环境,在需求政策上,既不能搞强刺激,也要防止出现顺周期紧缩。还有一种误解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搞新的“计划经济”。恰恰相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为此,要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时代的完善和深化,决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过去正是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得不够,政府干预过多,导致市场不能及时出清,引发各种结构性矛盾。因而,必须正确理解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于当前又立足长远。

总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明确的理念,也有清晰的思路,还有具体的任务。应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完成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不断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辅导百问之二十四:

为什么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使命所在。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在党的治国理政实践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要以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推动发展。实践中,我们党始终把推动经济发展与实现民生改善有机联系起来,以推动经济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的前提,强调离开经济发展谈改善民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把抓民生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与保障,强调抓民生建设,既能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调动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又能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内生动力。我国是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之所以能在不长的时间里让全体人民过上殷实小康的幸福生活,在人类发展史上创造民生建设的中国奇迹,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始终立足发展,把持续推进经济发展与持续改善民生有机统一起来,实现两者良性循环。

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决定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客观实力与能力。在任何时候,保障和改善民生都不能离开现实经济发展水平,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只有这样,改善民生才是有保障的、可持续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善民生不能脱离这个最大实际提出过高目标,只能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多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多做雪中送炭的重点民生工作,多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不要做过多过高的承诺,不能开空头支票,防止把群众胃口吊得过高,否则,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在这方面,世界上一些国家因过度福利化,用过度承诺讨好民众,结果导致债务沉重、效率低下、增长停滞、通货膨胀、收入分配恶化的教训是很深刻的。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既要努力不断做大“蛋糕”,又要把“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在发展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机制、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做到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搞建设、促发展、抓改革,最终目的都是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所以,我们党要始终把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作为衡量发展成效的根本标准,让发展更好地回应人民的期待、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新党章学习辅导百问之二十四:

党章修正案增写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意义何在?

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在总纲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然段,在原有建设创新型国家基础上,进一步增写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内容。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决策,并明确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在党章中增写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对于引导全党更加深刻认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不断增强推进科技创新的自觉性坚定性,推动我国向着世界科技强国阔步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科技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主要标志。科技创新既是“硬实力”,又是“软实力”;既是支撑当前市场竞争的“近实力”,又是增强国家长远发展能力的“远实力”。邓小平同志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这些重要论述深刻表明,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很大程度上要看科技是否强大,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充分演绎了从科技强到经济强、国家强的基本路径。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的国家。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这也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第三,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有利于促进我国发展的转型升级。“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科学研究既是追求知识和真理的过程,也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现在我国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二,但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当前,我国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生态文明发展面临严峻的环境污染,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国防安全等风险压力增加,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保障国家安全;等等。所以说,科技创新是根本,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必须大力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深入研究和解决经济和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问题,围绕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性转变,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第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有利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13亿多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日益上升,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增强人民健康素质等都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要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普惠共享,亟须加强公共科技供给。发展低成本疾病防控和远程医疗技术;要实现优质文化教育资源均等化,消除不同收入人群、不同地区间的数字鸿沟,亟须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等等。科技可以让生活更美好。依靠科技创新,可以建设低成本、广覆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体系。

★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辅导百问之二十五: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以天地自然为生存之源、发展之本,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创造和发展了人类文明。在这个历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从依附自然到利用自然、再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过程。今天,人类社会正日益形成这样的普遍共识: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5000 多年的中华文明就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发育成长,生生不息,绵绵不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民族生命之根,是中华文明发展之源。到了近代,伴随着工业化的到来,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我们也经历了一个向自然界进军、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历史过程,在快速形成现代化发展物质基础的同时,也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很大破坏,出现森林消失、土地沙化、湿地退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等严重生态问题和水、土、空气遭到污染等严重环境问题。伴随这些问题而来的,必然是自然的报复。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党及时改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明确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要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的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建设生态文明,第一,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形象而深刻地说道:“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所以,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第二,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第三,要坚定不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创新生产方式,改变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四,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保护生态环境是今天的全球共识,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执政党的行动纲领,我们党是第一个。我们党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所以,在领导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中,我们党旗帜鲜明地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党的神圣使命,作为党对中华民族的庄严承诺。

★新党章学习辅导百问之二十五:

党章修正案为什么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在总纲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自然段中,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修改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充分表明和体现了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战略部署的新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确定为新时期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党的十二大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明确写进新党章总纲。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取得重大成就和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依法治国并作出战略部署,随后将全面依法治国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一道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依法治国由此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写入基本方略之中。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使之内涵更为系统、丰富、深刻,体现了一以贯之和与时俱进的统一。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同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紧密相连。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对全面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引领意义。

第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和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包括立法立规、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监督制约、普法守法、人才队伍、保障条件、依法执政等领域,包括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政党组织、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方面,包括决策、执行、监督、保障等环节,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来推进。

第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和法治相辅相成、相伴而生。”“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分别就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构成了相得益彰的姊妹篇,体现了“破”和“立”的辩证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把法治同改革有机统一起来,有利于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框架内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

第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同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协同推进。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调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将有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向纵深发展。

★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辅导百问之二十六:

为什么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安全,关乎人民的最基本利益。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安全,是国家的最基本职责。国家自身安全,是国家担负起保障人民安全职责的根本前提。所以,国家安全既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又要坚持保障人民安全与保障国家自身安全有机统一。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人类社会有了国家,就同时有了国家安全问题。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不论是国家的内部结构与运行方式,还是国家的外部关系与发展环境,都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国家安全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与挑战、困难与风险。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国家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在全面增强国家实力与发展能力、全面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与水平的同时,也深刻改变了国内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行为观念,深刻改变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今天,这些发展变化,在带给我们新资源、新机遇、新空间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压力、新挑战、新风险。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不难发现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加繁重艰巨。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这就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创新国家安全理念,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统揽国家安全全局,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坚持和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坚持和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既要重视外部安全,又要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要重视国土安全,又要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既要重视传统安全,又要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既要重视发展问题,又要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既要重视自身安全,又要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总之,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维护国家安全,必须聚焦和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历史使命,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的国家安全工作责任制,强化维护国家安全责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利益,创新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做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中维护国家安全。

★新党章学习辅导百问之二十六:

党章修正案为什么增写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内容?

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在总纲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自然段中,增写了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内容。这是全面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经验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功经验、适应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反映和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在我国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民主不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的参与实践。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和实践,强调要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这一重大判断,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这一基本定性,切实落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一战略任务。2015年1月,中共中央出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围绕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系统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重要论述和部署要求,具有重大创新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是提升协商民主的重大意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来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让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是明确协商民主的科学含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坚持求同存异、理性包容,坚持广开言路、博采众谋,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努力形成广泛政治共识。

三是畅通协商民主的基本渠道。重点加强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积极开展人大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逐步探索社会组织协商,发挥各协商渠道自身特点和优势,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畅通社情民意表达和反映渠道,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四是发挥人民政协在发展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近年来,人民政协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创新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规范协商程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最大限度凝聚正能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新思想新举措新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党的十九大将“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内容写入党章,有利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